分享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古稀老人赵 2020-02-21

哈音海日瓦庙是内蒙古镶黄旗境内最有影响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该地唯一一处宗教场所活动。初建时称之“马王庙”,位于商都阿都沁旗宝音德力格尔山,始建于康熙五年。对于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00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它是藏民们一生所追随的信仰,更是引起众多游客对藏地密码的向往与好奇。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但今天去内蒙古地区旅游,藏传佛教的古迹十分普遍。虽然萨满教是当地的原始宗教信仰,但追溯元朝时期,红教已传布于蒙古贵族之间。到了明朝隆庆与万历年间,黄教传入内蒙古地区,地位逐渐超越萨满教与红教,格鲁派成为大部分蒙古人信奉的宗教。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十七世纪中叶,清政府开始对藏传佛教进行大力扶植,内蒙古地区大规模兴建藏传佛教寺院,寺院规模在当时是达到鼎盛。康熙四十八年,“马王庙”得到清圣祖的赞赏,给该庙取名“广益寺”,赐给一尊50两重的哈音海尔瓦银佛。此后,该庙又叫哈音海尔瓦庙,并且沿用至今。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哈音海尔瓦庙经历几次扩建,在十八世纪末已经具有相当规模,香火最旺盛时期僧众达到两千余人。寺庙藏有大小金银佛像、金银制品、塑像、画像、刺绣等多种珍贵文物,工艺品达到数千件。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乾隆二年,一个叫斯琴曲杰的19岁男子被选定是转世活佛,同时也是哈音海尔瓦庙修行的小喇嘛。乾隆元年,25岁的斯琴曲杰远赴西藏朝觐七世达赖嘎拉桑扎木苏,赐给佛教法规《扎雅格》经。乾隆八年,在他32岁时再度来到西藏,迎请回《丹珠尔》经。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此后的1791年1958年该经卷一直供奉在哈音海尔瓦庙 ,并每年六月的诵经法会上打开经卷举行宗教晒经仪式,后来这部经卷一直保存在内蒙古科学院图书馆。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虽然说哈音海尔瓦庙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八年(1743)、乾隆五十六年(1791)进行了几次扩建,并在是光绪十一年(1885)、光绪二十五年(1899)也得以扩建,但在历史的长河里,哈音海尔瓦庙依旧逃不过被洗劫和拆毁的命运。在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期,连年战乱致使如此大规模的寺庙惨遭洗劫,大量文物丢失。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土地开垦问题这座古老寺院被迫搬迁到今镶黄旗哈音海尔瓦苏木政府所在地,其规模大为缩减。但在六十年代,寺院最终被彻底拆除 。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所幸保留下了古老经卷《丹珠尔》经。直到八十年代,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哈音海日瓦庙才得以从旧址上“重生”,仍称“广益寺”。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如今的哈音海日瓦庙看起来并不起眼,当地人称它是”大庙“,虽然规模小了很多,只有经堂1座,庙仓3间,昔日旺盛时期不复存在,但它是镶黄旗旅游中不可多得一处人文历史圣地,也是了解宗教人文历史一大素材之一,在经历洗劫与时代拆除,哈音海日瓦庙最终成为“收藏中国蒙古文丹珠尔经第一庙“。

19岁被选定转世活佛,所在寺院遭洗劫与拆除,丢失大量文物

历史如云烟,哈音海尔瓦庙历经浩劫,却依然顽强地矗立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尽管原址不在,新建的寺院覆盖了旧址遗迹,但在寺院后的山坡上,看经幡在风中摇曳作响,石堆旁的佛像眉目祥和,暮色苍茫下的远方,这座古老寺院本身所经历的就是一部无言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