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古稀老人赵 2020-02-21

您有多久没出过门了

您有多久没跟人打过招呼了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在家关了这么久

好想听一句“吃了吗您内?”

咱北京人见面打招呼,讲究用“吃”打头儿

(这可是老传统的打招呼方式)

咱北京人真正讲究起来

那是面面俱到,不光是打招呼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个方面都讲究

今儿就和大家说说咱北京人的讲究!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讲究吃

北京人好吃会吃懂吃,更讲究吃

甭管是一碗豆汁儿还是一盘爆肚

只要是正宗,为了吃上这么一口

排多久队堵多久车都拦不住他们吃上一口儿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哪怕是自己做饭

为了能买上新鲜的菜肉

每天起大早跑上几公里太常见了

亏待了什么,都不能亏待北京人这张嘴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就拿面来说,甭管是什么时候

面条必须得是手擀面才吃的舒坦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咱北京人夏天得吃碗过水的麻酱凉面

夏天,搬个板凳坐在院子里树下边

吹着小凉风,来一碗冰凉爽滑的芝麻酱过水面

再来点黄瓜丝儿,一口下去,清凉爽滑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冬天来一碗锅挑儿的炸酱面

炸酱面炸酱面,炸酱自然是重中之重

黄酱要前门六必居的

甜面酱以西单天源酱园所产者为佳

用的肉一定得是猪肉,肥瘦参半

四六比例切成细丁,机器绞的肉馅没有灵魂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大火上锅,多放油,先放葱白过香,等到葱油出香味

肉丁下进去,小火干炸,中间绝对不放水

这样炸出的酱味道才香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不光是炸酱讲究,菜码也有的说

黄豆,豆芽,芹菜,黄瓜丝

胡萝卜丝,水萝卜丝

最好再准备两颗蒜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德云社刚成立那会后台演员比观众都多

但是只有跟郭德纲家里吃过炸酱面

你才能算是师父心腹

有几次郭德纲都提到有个徒弟

一口气吃了四大碗炸酱面的事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不同时节关于吃也有不同的讲究

惊蛰吃懒龙

传说吃了懒龙,可以解除春懒

懒能不能解不知道

到是那厚厚的肉馅儿能解馋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最讲究的当属烤鸭

”金炉不灭千年火,银钩常挂百味鲜“

说的就是烤鸭

北京烤鸭分两大门类

一种是挂炉烤鸭,一种焖炉烤鸭

焖炉烤鸭不接触明火汁水丰富

挂炉烤鸭外皮更酥脆,烤得是半透明状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北京烤鸭的规矩,鸭炉必须是红砖垒砌

鸭子必须是金星鸭场的北京填鸭

打气,掏膛,洗膛,烫皮

打色,晾皮,灌水一个都不能少

烤鸭木料也必须是陈年枣木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片鸭讲究不能少于100片,都是片出108片

长六厘米,厚零点五厘米柳叶儿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荷叶饼搁在手里一攥得是一团

一松手得是一张,这就是一卷

外行吃鸭子问吃了几只

老北京都称您吃了几卷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清明讲究寒食十三绝

姜丝排叉、马蹄烧饼、糖卷馃、糖耳朵

驴打滚、撒子麻花、芝麻酱烧饼、硬面饽饽

糖火烧、艾窝窝、焦圈、螺丝转儿、豌豆黄

都是咱北京人爱吃的一些小吃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关于吃的讲究那可太多了

豆汁得熬到火候、麻豆腐得用羊尾油炒

臭豆腐得吃王致和的、烤鸭就得全聚德的

(以前是全聚德)

肘子就得天福号的、点心就得稻香村的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讲究礼

就拿吃饭来说一上桌就要讲礼

现在人或许没那么计较了

但排座次仍然是个讲究的事情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以门为标志,正对着门的就是主位

主位确定后,再按尚右的礼儿,依次安排座位

右边的位置为尊,室内以西为右

宴请尊贵的客人,要坐西面东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饭桌上筷子不能插进饭里

过去北京有一种祭祀去世亲人的习俗

叫“倒头饭”,就是把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

所以筷子要平放,不能竖着插进饭里

“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不能大聊特聊

吃东西的时候也不能吧唧嘴

北京人在餐桌上还有一个规矩

叫“茶七饭八酒十分”

斟茶要斟七分满、盛饭要盛八分满、倒酒要倒十分满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北京人办事、交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不抖机灵,不玩心眼儿,不弄那鸡贼的事儿

平日里北京人说话必须要把“您”挂嘴边

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

打听道儿,不下车问路

老北京人一准儿说你,不懂礼儿

那些说话“你我他仨的”,老北京人最瞧不上

说声请,叫声您

小不了你,大不了我,表达尊敬亲切之意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讲究穿

说到这个可能很多人觉得北京人最不讲究穿

宽带背心、大裤衩子

似乎已经成为北京爷们的标配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但咱北京人讲究的不是好看,讲究舒服

老北京穿衣注重的是材质舒服

买衣服先摸料子

北北到现在都很佩服老母亲摸一下

就能知道是不是好料子的手艺

我们不讲究花里胡哨,讲究耐穿和舒服

在北京运动品牌可比网红潮流店人多

不过要说牌子,北京人其实也是有些讲究的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

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

在早时候,这可都是限量裁制、私人定制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北京人讲究住

北京人在住上面讲究的是四合院儿,

没有四合院也不碍事

正房得是南北通透,敞亮痛快的

有钱不住东南屋,冬不暖来夏不凉

这可是北京人对住房最大的讲究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不管房子大不大,都会花心思打理

门前种上花花草草,院儿里养个猫猫狗狗

还能种点常吃的油菜、丝瓜

哪怕是搬到楼房住,也会琢磨着在阳台种点什么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以前的四合院和胡同之间,邻里关系非常温暖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街坊

谁家要是做好吃的了,一条胡同都能吃到

谁家要是出点事儿了,一条胡同都跟着忙活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和邻居交往

早些年邻里间的热乎劲儿也没了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贪玩的北京人就连玩都得玩出讲究来

养个鸽子太简单,咱得养出来个鸽子文化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图片源于网络

斗个蛐蛐也太无聊,咱得斗出来个蛐蛐文化

“提笼架鸟“也是咱北京人玩出来的文化

一手养着宠物,另一手还得盘着手串

在北京人眼里真是“万物皆可盘”

北京人最好“瞎讲究”?别着急下结论,这都是老北京的规矩

走路手里两个核桃“咯吱咯吱”不停作响

另一只手鸟笼里“唧唧喳喳”欢快叫着

北京人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讲究

北京人离不开、也习惯了这些讲究

面儿、礼儿、习惯等很多方面

都可以称之为北京人的文化

这些讲究也是融入到北京人的血液当中的

北京的孩子们打小儿就照着这些讲究长大

早已融入到一言一行中

其实咱北京人的讲究还有很多很多

要不是咱老北京人,您一时半会儿还真学不来

也是因为这些个讲究

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

北京这座城市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