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黑龙江波涛 2020-02-21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次有名的变法,比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西汉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等。而明代的政治家张居正进行了最后一次改革,力图挽回大明江山,结果却事与愿违。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张居正的影视形象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士,嘉靖年间进士。“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张居正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和众人不一般的政治天赋。《明史》中这样记载:“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考成法”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利弊

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所需要具备的才能和品格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而对于张居正来说,改革内容比较的简单,因为对于当时的大明王朝来说,已经“病入膏肓”,仅仅依靠药物也“不能自治”!所以,张居正最大的变革就是整顿了吏治,更改了征税的方法。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在《考成法》中,对于官员进行了督责,核心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

张居正让六部给官员们都建立了账本,制定了当年朝廷的计划和任务,规定了具体的期限,根据官员承办情况进行奖赏或者处罚。同时,他还强化了内部的监督系统,让都察院六科监督、考核六部,内阁控制六科,进行了层层的筛选和考核,不合格者尽数裁去。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明代的官员

诚然,制度的好坏取决于官吏的品德和能力,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皇帝和政府对于官员的约束程度也就成为了官员廉洁或者腐败的分水岭。

对于明朝来说,前期的吏治制度好于后期是因为前期的君主较为强势,但毕竟人治可持续性不是很强。而随着当政者的变化,制度也在跟着变化,百姓们参与不到具体的决策中来,只能在官员的统治下无能为力,所以到了明朝后期,政治出现了奄奄一息的状况!

而张居正这样的改革方式,即使是内部设计的再巧妙和合理,对当时的政权来说,也只是“左手限制右手”,起不到根本性的转折。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一条鞭法政策如何,取决于执行力度

说到著名的一条鞭法,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在我国古代,税收一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赋税;第二,徭役;

而张居正的做法是将各种名义的税收都统一成为一个,徭役改成了丁银也并入进去,每家每户都只需要交一笔银子就可以了,这就是“一条鞭”的解释。从古到今,官员的横征暴敛就如同这一条鞭子一样抽打在了百姓的身上,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更让税收和徭役都货币化,可量化。从此后,地银和丁银也都成为了政府征收的主要内容,官员如果需要民工劳动的时候,就需要花费银子去雇用即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流通。

为了配合“一条鞭法”,张居正还学习王安石,想像他一样重新丈量土地。

这一条政策到底如何,需要看当时的执行力度了:如果执行的比较好,那么可以减少官员巧立名目,对于纳税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如若执行不到位,那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在实物转化为货币的同时,百姓们会再次遭到一次剥削;

值得肯定的是,张居正在财政状况好转的时候,他也亲自上书皇帝,要求减免以前的税收,减轻农民的压力。

这项改革从张居正当政之后的万历年间,一直延续到了公元的1573年,在他去世的那一年,他都在不遗余力的实施自己的政策,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继承他的变法。但是却没料到,朱翔钧却在他尸骨未寒的时候宣布了张居正的罪状,让张家后代都家破人亡。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明代的政治苟且且阴暗,帝国本来已经摇摇欲坠,无可救药,张居正的改革只算是夕阳下的最后一抹色彩!如同王安石,他们效忠的王朝都将被少数民族所灭!

不管是何种选择,都或多或少的体现了民族的性格,中国人几千年来演变出来的政治制度,是民族整体性格的反映,不仅仅是汉族,还包括和汉族融合的少数民族,在无法改动的体制下,明明知道是强弩之末,但是仍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有血性的中国人!

对于这些变法的政治人物来说,即使背后面临的是万丈深渊,他们也需要做出一番努力,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王朝往下降!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变革失败的几个原因

当时的社会形态

从王莽开始的社会改造,到王安石的变法,再到张居正的改革,一方面虎头蛇尾,另外一方面也显示了政权的集权弊端,这些名家都企图通过儒家设计的政治理想也应对当时的现实,在中央集权君主郡县制的设计中,根本就是无能为力,甚至连改进的方向都没有!

对于儒家思想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人的礼仪规范,而非社会制度的合理性,道家的思想也只是用在了汉初的“无为而治”的情况中;法家则是注意到了儒家理论在法治方面的薄弱,同时,将道家的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能够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的理论思想。

变法的死局:张居正最后的努力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明江山

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

而人民大众作为国家最广泛的集体,却一直受到统治阶级的漠视和思想家的排斥,在农业经济下,他们也很难分散而形成力量,几次的改革,在政治上并非不思进取,而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这不是先知先觉者的迟钝,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现代,学者南怀瑾曾经说过:“一流的人才领导变化,二流的人才适应变化,三流的人才跟着变化走!”

王莽,王安石,张居正等人作为社会的大改革家确实应该受到历史的尊重,无论他们的改革存在着怎样的弊端,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多少帮助;从精神层面来讲,他们的变法都是伟大的,因为带动了当时人们对于王朝的重新审视和自我认识!而他们失败的原因,也是值得后人去思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