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读分享100天,我明白了这几个道理

 欧阳芊双 2020-02-21

1、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有输出

以前的我,虽然自认为读了不少书,但却很少形成文字输出,遇到好的书籍也会有醍醐灌顶之感,可是在别人问起时,最多只会说,嗯,那本书真的不错,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时间久了以后,除了记得那是一本好书,和自己曾经读过以外,甚至已经不记得书中到底讲了什么。

发生这种情况,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读过的书并没有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痕迹。我们之间,除了读书时一时感触在下方划过的横线,或者写在本子上的书摘以外再无其他。甚至于在豆瓣上我都懒得去标记“读过”这本书。

所以我开始反省,自己看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于是在一个初夏的早晨,忽然萌生了想法,就从最简单的发朋友圈开始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吧! 

所谓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开了头,就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通过每天的心得分享,我建立了输出的习惯,现在读完一本书后,会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书写读书体会。也慢慢写出了一些自己的文章。

通过这番历练,我更加认同读书要有输出的观点。

有很多朋友说,我读书只是为了休闲,没有什么目的性。其实,休闲也是一种目的。但问题是,你不可能一年读100本书籍用来休闲。

读书只是一种手段,而思考才是一种习惯。把自己的思考转化成体系整理出来,分享出去,才是读书最好的内化过程。

2、早起不是目的,早起以后做什么才最重要

因为给自己设置的是早上分享卡片,所以也无形中给自己早起后设置了目标。如果你不知道早上起来要干什么,那在闹钟响起那一刻,大脑给你的第一个信号就是“接着睡”。

如果能给自己设置一个起床后要做的事情,而且是自己喜欢做、想要做的事情,那起床就没那么困难了。

有不少想养成早起习惯的小伙伴,给自己设置早上起来以后看美剧,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比熬夜透支身体看要好得多。

所以,早起并不是目的,想清楚早起以后做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幸运的是,通过晨读分享这件事,不光让我形成了输出的习惯,也稳固了早起的习惯。

3、不想痛苦,就把坚持变成一种习惯

刚开始做晨读分享完全是兴趣使然,自己也没有想过要做多长时间,也没有给自己设定期限。就想着看看自己到底可以坚持多久,没想到不知不觉也坚持了100天。

作为一个曾经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主动“坚持”是怎样一种感觉。因为这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参加任何活动,没有任何人监督,完全是自我意志。

之前在《别再靠毅力坚持了,这里有方法!》这篇文章中,我也曾写过自己对坚持的一些看法。其实坚持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如果不想让它变得那么痛苦,就试着把你要做的事情变成习惯,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4、分享,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最好方式

有些心得如果只是写给自己,那只能算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而当你把它分享出去以后,就会影响到更多的人。同时,也会收到别人给予的反馈。即使是同一本书,当你看到不同人写的心得体会后,也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以前我是一个不太好意思分享的人,不愿意把自己展露到别人面前。可是这100天过后,我发觉,分享才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方式。

在如今的网络社会,如果你不勇敢地展现自己,真的不要期望有谁会来挖掘你。同样,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价值,那又有谁会相信你呢?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会收到反馈,有赞美也会有指责,但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可以引领我们走得更远。

有些事情,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并不清楚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也不清楚它本身有什么意义。但做着做着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想法和方向。

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只要出发,就会有更多可能。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