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校长谈教育一针见血,如醍醐灌顶,解了我多年的疑惑

 悠悠淘228 2020-02-21

一、学校的招生

谈到学校的招生问题,就不得不谈到一个名词“超级中学”。超级中学是人数以万计,垄断尖子生比拼升学率瓜分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名额的一种现象,由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引起。

这些超级中学往往能够垄断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最优秀的生源。以追求升学率为直接目标,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现象,导致一流大学生源被超级中学垄断,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不断下降。

这一点可能如果是河北的学生最有发言权。因为河北存在着超级中学现象,是谁就不必说。因为清华北大这种国内顶尖大学在每个省的招生比例是有限制的,招生名额有限。

一省总共招300左右,一个小地方就招了275。如果说衡水中学把他们河北省的分数线提高了几分,可能并不为过。

至于说一些学校的生源,可能会有失公允。本人也不知道从何说起,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本就是教育的理想。

但是当我得知另外一个惊人的数据时,就稍显得有些困惑。2019年清华大学对于农村及贫困地区学子的录取率是19.3%,是656人,而其中学校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共有379人。

去除针对贫困地区的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清华的农村生源比例只有不到一成。至于其他985 、211大学大抵也是如此吧。

二、教育的本质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清华大学人文系教授景军曾在一个采访中说过,他觉得现在的教育就像一个淘汰人的机器,在中国你必须上大学,上不了大学可能就会心灰意冷。

这位教授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有一些道理。确实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以成绩为核心的单一的评价体系,很多学生从小就被打击的丧失了信心。如清华教授所言,心灰意冷。

但高考又是相对公平的,这一点又显得他不那么坏。他起码可以使本省的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台竞争。即使是河北的衡水,也是得有一定的基础,家长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还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才能进得去。

我一个朋友所在的单位就有很多家长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衡水中学。至于方式途径这里不便多说,但人家孩子肯定能达到学校的录取标准,或者人家能想办法拿到其他指标。

高考考察的不过是这个学生在全省的排名,它的相对位置,所有的高等院校不过是聚天下英才而教之。

那么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一棵树去摇动,另一个树一朵云去撼动另一朵云吗?我觉得应该是。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教育可能就是一种资源。角度不一,结论不一嘛。

教育作为一种资源,总是稀缺而有限的。越是优秀的资源,越是稀缺越是有限,是资源总是要分配的。个人认为教育的这个资源分配同样如课本上所讲,既要注重效率又要兼顾公平。

如清华原副校长施一公所言,教育的公平需要国家和政府来保障,但国家的安全需要教育的卓越来保障。听了这位校长的解释,感觉高层次的人说话就是一针见血,使我如醍醐灌,解了我心中多年的困惑。

也许我们需要集中一部分优秀的教育资源,培养部分高精尖的人才,站在世界舞台上去同世界各国竞争,用教育的卓越去保护国家的安全。

三、家长怎么办

对于国家需要卓越的人才来保护,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还有一个疑虑点就是农村及贫困地区的近50%的,孩子难道不能卓越起来吗?也许是我杞人忧天,好好教书就可以了。

在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只能适应环境。那么在高考指挥棒面前家长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不论是小学的孩子,中学的孩子,还是高中的孩子。家长都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对于小学的孩子,他们不是小大人,有时不能理解你苦口婆心的大道理,需要你明确的要求和指示。

对于中学的孩子,他们在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需要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此时家长必须区分开哪些事情该放权,哪些事情该牢牢把控,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那样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其次要包容和鼓励孩子,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的孩子,他们都难免犯错误,难免会迷惑。试错有的时候是最佳的成长方式,就像学走路一样,先摔倒900次才能最终掌握走路的技巧。

对于孩子犯错家长要包容,耐心沟通。对于孩子迷糊和退缩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予鼓励。一定要放弃暴力沟通和侮辱与责备。

最后要严格要求孩子。对于学习,有的孩子可能并不严肃认真,他们也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学习可能就是一种任务,完成了就好。但是家长们应该严格要求他们,以免他们懒惰,偷工减料,这是最常见问题。

比如字迹不工整,比如答题虎头蛇尾,都是有懒惰造成的,粗心也是一种懒惰,家长们一定要严格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