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给20多天没回家的护士妈妈送上“惊喜”:自己做的南瓜饼、红糖馒头 二月二十一日,万州区医护人员定点医学观察酒店外,廖乐称赞女儿瑶瑶真棒。记者 龙帆 摄 2月21日下午4点,万州区新城路新营房1号。隔离带两侧,一边站着廖乐,另一边站着她7岁的女儿瑶瑶。她们都戴着口罩。 “瑶瑶!瑶瑶……”廖乐一边喊着女儿的小名,一边挥着手,意思是让女儿再朝前走两步。 瑶瑶没有动,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妈妈,渴望的目光里有些胆怯、陌生。 身后的奶奶推了推瑶瑶的背,但她还是没动。 廖乐急了,声音有些哽咽,“你不是想妈妈吗?” 廖乐是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下称三峡中心医院)一名护士,疫情发生后,母女俩就没见过面了,只是偶尔视频一下。 2月16日,廖乐已经与同事在一线持续上班超过20天。按规定,医护人员持续上班三周,就集中休息14天,然后与家人相聚一周,再继续上班。 自从妈妈上一线后,瑶瑶更乖更听话了,还劝爷爷奶奶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常说妈妈“打病毒”去了,大家要支持妈妈。 16日,听说妈妈集中休息14天后就可以回家,瑶瑶可高兴了,吵着要跟爷爷学做南瓜饼、红糖馒头,“做给妈妈吃。” “14天、13天、12天……”瑶瑶数着日子,脸上的兴奋之色,一天多过一天。 到2月20日,廖乐与另外12位同事接到医院通知:暂停集中休假,直接到三峡中心医院总院发热留观病区抗疫一线。 廖乐很纠结,但坚决服从医院安排,“我是预备党员,写过请战书。疫情防控是大事。” 接到妈妈不能回家的电话后,瑶瑶没说话,愣了许久,突然眼泪就流了出来。 过了一会,瑶瑶又听说第二天妈妈回医院后可以抽时间与自己见上一面,才破涕为笑。她说要给妈妈一个惊喜,便催着爷爷与自己一道,为妈妈做了南瓜饼和红糖馒头。 在疫情防控人员指导下,瑶瑶终于碎步向妈妈跑过来,递上手中的“惊喜”,回头就走。 奶奶拉着瑶瑶走了过来,安慰廖乐,“瑶瑶在家很乖,久了没看到,有点生疏了?” 2米!这是近一个月来,这对母女之间最近的距离。 为了安全,他们再不能靠近了。 廖乐低头,打开瑶瑶亲手制作的贺卡:封面是彩色纸条粘成的一束鲜花,里面是瑶瑶那稚嫩的笔迹——“妈妈辛苦了,祝您工作顺利,妈妈加油!”落款日期,竟然是2月2日。 奶奶说,这张卡,瑶瑶早就做好了,就是不知道怎么送给妈妈。 廖乐鼻子一酸,目光看向手中另一只口袋,里面装着一个南瓜饼、一只红糖馒头。瑶瑶终于开口了,很神气地说:“我自己做的。” 相聚总是短暂的。临别时,瑶瑶懂事地说:“妈妈辛苦了!妈妈加油!” 走出十几米了,突然,瑶瑶又转过身来,向妈妈做了一个加油和爱心的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