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的这个小村藏了一个博物馆,在这儿能看到很多夏朝的老物件儿

 nqdeshen 2020-02-22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日前在古都洛阳正式开馆。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现着中国最早的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的动人故事,也以最早的青铜礼器、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等多种类文物及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呈现着3800年前先民们生活的动人图景。
参观者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参观
发掘一甲子
二里头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地处于伊河、洛河之间,隶属于河南洛阳偃师市。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依据古代文献寻找夏王朝遗址。他认为,最可能找到夏文化遗存的有两个区域,其中之一便是洛阳盆地附近,二里头遗址由此被发现。
倏忽60载,二里头考古工作一直在持续。以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首任队长赵芝荃、第二任队长郑光、现任队长许宏为代表的三代中国考古人,把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了二里头考古事业。
到目前为止,这里已经发现了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最早的有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式宫室建筑群、最早的成组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最早的大型围墙官营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和玉质礼器群。
更为令人震惊的,是这里已经发现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紫禁城”——二里头宫城、最早的国家级祭祀遗迹和祭祀区域、以及中国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和“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很多考古大发现都出自偶然,比如秦始皇陵、郑州商城等,但偃师二里头遗址却是个例外。司马迁著的《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1928年,随着安阳殷墟的试掘,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史记》中记载的‘夏’到底在哪里?学界却争论不休。”许宏介绍说,“1959年,已经年过七旬的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自北京出发,带领学生周振华、方酉生等人来到陕西和山西,进行‘夏墟’调查。最终,他们把注意力聚焦到河南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翟镇镇的二里头遗址。这也是中国首次明确以探索夏文化为目标的田野考古。后来,他据此行写出了著名的《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二里头自此一举成名。”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龙形饰
也就是说,二里头遗址所处的河南洛阳盆地,其实位于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南临古伊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地理位置险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是中国历代王朝所追求的地理正统观。
学术界认为,二里头遗址是迄今所知东亚地区青铜时代最早的大型都城,探索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夏文化、夏商王朝纪年及其分界的关键性遗址。
“二里头遗址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商王朝的中心区域,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至商王朝早期的纪年范围内。”许宏说,“因此,二里头遗址理所当然地成为探索早期王朝文明的关键性遗址。”
呈现夏都故事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将有利于阐释早期中国形成的历程,让公众更好地认知、了解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将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华文明的又一个文化高地。”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上说。
10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洛阳市政府共建、共管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项目占地约246亩,总投资约6.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展品总量2000多件(套)。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赵晓军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包括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纪探索三部分,系统地展示了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的探索历程及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展厅还通过文物、图版、浮雕、沙盘、VR体验、互动游戏、模拟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展陈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展品历史背景,拥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二里头博物馆的整个外围及内部局部的装修都采用全手工夯土墙工艺,这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夯土单体建筑。”二里头博物馆首席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立介绍说,“夯土技术的运用,是二里头博物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核心技术。夯土筑城,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优秀传统理念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将为观众提供亲眼看见夏代先民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及礼仪用品,了解当时社会发展状况、人们生活面貌和创造能力的空间,提高文化自信,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动力。”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表示。
“新开馆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藏品类型涵盖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器、骨角牙器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形成规模和体系,集中展示了二里头遗址的丰富内涵。”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说,“同时,相邻的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占地约1000亩,对两处宫殿遗址和‘井’字形道路实施了原址保护展示,对古洛河河道进行了景观复原,最大限度保护了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镇馆之宝集中亮相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以及乳钉纹铜爵和网格纹铜鼎等重点文物首次亮相。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对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条绿松石拼成的中国龙的发掘过程,许宏记忆犹新。2002年春,在清理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南院的一座墓葬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在3号墓清理过程中,墓主人骨骼显露之前,已经有一些细小的绿松石片开始露头。“开始并不惊奇,根据以往经验,应该是镶嵌绿松石牌饰的组件,但随着揭露面积扩大,我们意识到碰上了十分重要的发现。”许宏说,“大大小小2000多片绿松石片,从墓主人肩部开始,直到胯部一带,呈龙形蜿蜒分布,每片绿松石大小仅有2—9毫米,厚度仅0.8—1毫米,总长超过70厘米。迄今为止在二里头遗址周边收集到的,以及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镶嵌牌饰仅有10余件,大部分长度只有15厘米左右。”
这件绿松石龙的龙头隆起于托座上,呈浅浮雕状,吻部略微突出,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眼睛呈梭形,轮廓线富有动感,以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绿松石片组成菱形主纹象征麟片,分布于全身,龙尾呈圆弧隆起,非常逼真,若游动状,跃然欲生。“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
与绿松石龙形器同时展出的,还有一件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同样精美绝伦。这件铜牌长约16.5厘米,宽8至12厘米,以青铜铸成主体框衬,整整齐齐地镶嵌着数百片绿松石,虽历经三千多年仍无一松动脱落,工艺精湛,保存得非常完好。
据介绍,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一种极具二里头文化特色的艺术品,属于礼器范畴。“这件1984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11号墓的铜牌,以青铜铸出的圆角凹腰状的牌体正面弧凸,上铸兽面纹,再以细小的绿松石片镶嵌其中。”赵海涛介绍说,“这件铜牌出土时,墓主人骨架已朽,只剩下几颗牙齿,随葬品众多,有铜爵、铜铃、璧、圭、刀和漆盒等器物。这个造型、工艺堪称完美的兽面镶嵌绿松石铜牌饰保存得非常完好,它静静地安放在墓主人胸前。”
目前,偃师二里头遗址共出土这样的铜牌饰3件。这类器物一般出土于墓主人的胸腹部附近,两侧各有两个穿孔的纽,或许是缝于衣服上的。该类铜牌饰常以青铜铸成主体框衬,四角纯圆,略呈亚腰形,上部略宽,下部内收,两侧各有对称环纽,其上饰有兽面纹,兽面之间镶嵌着数百片绿松石。绿松石丝丝入扣,虽历经三四千年仍无一松动脱落,足见工艺之精湛。
这件铜牌的发现,将我国镶嵌工艺的出现时间提前了一两千年。在此之前,史学界一直认为,我国成熟的镶嵌工艺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从这件铜牌饰来看,在夏代,镶嵌工艺已相当成熟,成为一门独立艺术——青铜镶嵌艺术。
据此推测,在原始社会时,镶嵌工艺已经开始萌芽。同时,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牌饰均有兽面纹图案,也开启了青铜器上饰兽面纹的先河。
除此之外,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镇馆之宝还包括乳钉纹青铜爵。这件青铜爵于1975年在二里头遗址被村民发现,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完整青铜酒礼器之一,被称为“华夏第一爵”。
该乳钉纹青铜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5厘米,壁厚0.1厘米。钉形短柱,束腰平底,腹部一面有两道凸线,中间排列5颗乳钉,右侧有便于端握的耳形握手,下部为三根尖足,细长,向外撇。杯口窄长流、尖长尾,斟酒时,酒从长流中流出,制作精美,堪称国之瑰宝。
乳钉纹铜爵是夏代青铜冶铸技术的实物见证,是王权的象征。这件青铜爵的内外范浇筑新工艺,代表着中国青铜铸造的飞跃性发展。
记者:付裕
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