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股市分析: 论香雪制药转型值几个板

 kenbian 2020-02-22

近日,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Athenex签署了《授权协议》就Athenex在研产品口服紫杉醇、口服伊立替康和KX2-391软膏(适应症:光化性角化病)的研发、商业化进行合作,合作总额将不超过1.8亿美元。根据协议,香雪制药获得在中国内陆、香港和澳门区域开发和商业化上述在研产品的独家权利。

截止落笔前,香雪制药在二级市场连续拉了三个涨停板,可以看出市场对这笔交易的看好。

那么,香雪制药这笔交易是值还是不值,让我们从数据来分析。

交易标为三个在研创新药,创新药的市场价值是非常大的。

口服紫杉醇(胶囊)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已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研究资料整理后方可向美国 FDA 申请新药上市批准。口服伊立替康用于治疗大肠癌等实体瘤的适应症已完成 I 期临床试验,即将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阶段;KX2-391 软膏用于治疗光化性角化病的适应症已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研究资料整理后方可向美国FDA 申请新药上市批准。

三个创新药,临床的数据都非常好,除了一个一期的,另外两个都是三期临床结束,准备申请FDA,过的概率非常大,至于说造假问题,我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公司在美股上市,二股东是腾讯的马总,而且马总还是公司战略顾问。

而以上三个创新药中,紫杉醇市场空间非常大,目前是全部抗肿瘤药里市场最大的,具体有多大?紫杉醇这种植物抗癌药自从上市以来,全球销售额累计突破200亿美元,并且每年处于增长之中。

据数据,目前中国乳腺癌患者每年增速全球第一,到2021年预计达250万。

并且因为香雪的口服胶囊是第一次报FDA,所以大家以为他只能治疗乳腺癌,但并不是。

紫杉醇可以用来杀死癌细胞,它是广谱化疗药,对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等这种实体癌症都有效,也就是并不仅仅用于治疗乳腺癌,可以广泛适用于多种癌症。

而目前国内上市的三大紫杉醇品种,紫杉醇注射液为国家医保甲类品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未纳入医保。

国内目前紫杉醇上市品种分为三种,紫杉醇注射液已经纳入医保,另外注射紫杉醇(白蛋白)、注射紫杉醇(醇脂质体)没有。

香雪这次交易的紫杉醇口服胶囊正如其名,并非是注射用紫杉醇,而是口服胶囊,临床数据上,效果比注射紫杉醇效果好很多,并且也足够便利,在家吃药就可以了。

而不用去医院静脉注射3个小时紫杉醇注射液,白蛋白紫杉醇是30分钟。

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表示:“口服紫杉醇联合P-gp抑制剂encequidar临床数据非常令人兴奋,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方面显著提高了应答率和中位总生存率,同时降低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临床结果符合预期”。

本来想放具体临床数据,但因为是全英文,为避免影响阅读我就不放出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

而紫杉醇口服胶囊是创新药,也就意味竞争对手都是次一代产品,而在药物替代上,最重要的是效果和价格。有条件的群体,价格是其次,因为有条件的话,肯定尽量会选择好的药物。

因此,可以想象的是,紫杉醇口服胶囊在中国的替代空间非常大,具体有多大?

举个例子,18年石药仿制出了注射紫杉醇(白蛋白),然后开始全国推广,在现在全国白蛋白紫杉醇市场占比全国紫杉醇总市场份额不高的情况下,石药19年白蛋白紫杉醇的销售额预计突破10亿元,目前白蛋白紫杉醇市场有着三家竞争者。

那么香雪的紫杉醇口服胶囊的市场上限也就极高,而且作为创新药,产品的利润会很高。

而另外两个创新药:因为篇幅限制,我就简单说一下。

一个是一期的口服伊立替康,为晚期大肠癌的一线用药,也可用于术后的辅助化疗;对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也有一定疗效。目前一期结束后临床数据不错,要进入二期了。

市场空间大,国内恒瑞药业也研制出来了,恒瑞市占率接近70%,不过这个是优于恒瑞的创新药,如果能走到三期终点并且临床数据好,接下来替代恒瑞可期。

第二个是准备申报美国FDA的KX2-391 软膏,是一种全球首创(first-in-class)的双重Src激酶和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用于治疗成人患者的光化性角化病。并且对皮肤恶性肿瘤有临床治疗活性。

而且这个创新药3期临床数据特别好:试验三期结果显示,在60天内该药物可以100%清除光化性角化病(AK)的生长。

效果如此优异的市场创新药,接下来的市场替代空间极大。

那么,香雪制药从一个主营中药材和感冒药的公司转型成为一个具有多种实际性强力抗癌创新药产品的公司,应该值几个板呢?(作者:宁错过不做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