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莫为天下先 2020-02-22

秦国能从一个西陲国家,发展到成为天下的超级大国,最终东出统一天下,函谷关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秦与东方六国的几次大战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函谷关的名字,往往这些国家都是打到函谷关,在这里与秦国对峙,可真正能攻破函谷关的人没有几个。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后来刘邦灭秦,也非常忌惮函谷关的险要,因此就绕开了这个关隘,成功把秦朝给灭掉。之后,汉朝依旧重视函谷关的建设,像七国之乱,黄巾起义这些大的战争,函谷关也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函谷关的位置

其实函谷关也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关隘,它的位置也发生过多次的改变。在古代,长安与洛阳是国内的两大都市,通常很多王朝都会选择这两个地方作为自己的都城,这两座都市也有着一些关联,在他们的连接段,这段古道处在崤山至潼关的涧谷之中,在这里修建的关隘,就被称为函谷关。它的地理位置相当关键,依托崤山与关西高原的地利,连接黄河,秦岭。是中原地区与关中连接的关键,在古代没有飞机的情况下,要想在东西两地行军,就必须要通过函谷关才行。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秦汉时期,函谷关可以说是王朝的屏障,一直到唐朝,函谷关都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令人不解的是,唐朝之后,函谷关在中国历史上就好像消失了一样,很多历史的大战,都已经没有它的身影,可以说函谷关已经渐渐丧失了原本的作用,后来更是完全成为了一个象征,如今函谷关仍然还在,只是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早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为何函谷关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首先,函谷关渐渐被废弃,与潼关的兴起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从唐朝开始,潼关就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关隘,后来潼关频繁出现在各种大战中。当初安史之乱,哥舒翰就表示只要能守住潼关,就能守住唐朝的天下,可没有人表示守住函谷关,就能守住天下。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函谷关与潼关都处在了这段函谷古道上。两边的直线距离达到70公里,潼关是后来兴建出来的,它处在西侧临近长安的地段,而函谷关则是处在东侧的河南。可以说在这段函谷要道上,函谷关是东侧的关口,而潼关是西侧的关口。

潼关为何能取代函谷关的地位呢?

这就是由于长安的建立,从汉朝开始,长安成为关中的核心,这里也成为历史众多王朝的首都,为了能保证首都的安全,就必须要利用好周边的环境,潼关离长安更近一些,这里可以说是长安的东大门。其实守住这两个关口,哪一个效果都是一样的,但潼关离得更近,因此在补给物资,输送兵员的时候就能省去不少的成本,一旦要守函谷关的话,就必须要经过函谷古道,那样运输起来会非常麻烦的。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还有一点,早期的秦汉那么倚重函谷关,是因为天下还没有平定,东方残余的势力随时可能威胁到他们,因此他们就必须要随时准备出击,肯定要控制住函谷关,否则东出的话,连函谷古道都没办法走出去。可后来的唐这些王朝就不太一样了。

他们建立之后,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政权,地方没有什么割据的势力,因此不用随时准备东出,为了节省防御的成本,重点控制住潼关就行了。此外,千百年来的地理变化也是函谷关被废弃的一个主要因素,之前守住这里就能守住关西,是因为这里没别的路可以走了,要想带兵攻击关西的政权,就必须要通过这里才行,可后来随着黄河的多次冲刷,周边的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函谷关已经不再是一个关口就能覆盖所有道路的地方了,要想去往关西,出现了多条能绕开函谷关的道路,因此这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像著名的东魏西魏对立,宇文泰就是以关西为主对抗高欢,两人有人多次爆发了战争,可这些战争的关键点没有一个是函谷关,宇文泰也没有拒守函谷关来阻挡敌军,这就能看出函谷关在当时的作用就已经被明显弱化,修筑这些险关,本身就是为了能封锁道路,一旦这里能被其他的道路取代,控制这里的险关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当然,函谷关被废弃的主要因素,还是中国政治中心的转移,在汉唐时期,长安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这么多年无数的政权在关中建立,这里也是与西域沟通的重要地带。因此函谷关保障关西的作用就非常明显,对于国家的帮助极大。

可唐亡以后,开封,北京这些大都市开始成为新的政治中心,由于漕运与海运的便利,因此这些都市都受到了统治者们的青睐,虽然宋太祖与明太祖都曾打算要回到长安建都,可他们还都没有成行。既然国家的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了这些地方,那么关中地区就不再是重点屯兵的地方了,函谷关保障都城的作用就消失了,因此不只是函谷关,潼关这些关隘,整个关西地区的作用都在不断弱化,反而是东南,北京这些地方的作用开始越来越大。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曾经的函谷关有着辉煌的历史,拒守这里,就能抵挡住千军万马,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

这样的天险,确实要比绝大多数的关口更加重要,可那都是因为当初的战争条件非常恶劣,早期军事科技根本就没有提升,不要说攻下一个险关了,就是攻下一座小城,都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函谷关与国内的众多险关一样,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小,那是因为军事科技在不断发展,战争的走势也与之前有很大的区别。

汉唐是冷兵器时代的一个巅峰,可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在攻城的时候就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他们要想拿下这些险关,就必须要想办法不断拼人数,缺乏太多的攻关手段,因此函谷关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作用。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可唐朝开始,火器开始出现,尤其是后来的元明清三朝,军队里面都已经配置了大量的火器,还有像回回炮这类的功城武器。在这些武器的面前,关隘就已经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了,上来直接就拿炮火轰击,已经能打破大量的关隘,因此后来这些朝代的诸多战争,往往关口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到了现代,军事科技更是不断发展,在飞机坦克的面前,这些所谓的险关就根本不值一提了,它们被渐渐废弃,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宋太宗就曾经说过,“江山在德不在险要,”虽然他自己不是什么有德行的人,但这句话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朝的屏障:函谷关的作用是如何弱化的?与政治中心转移有关吗?

无论是函谷关还是潼关,再险要的关隘,也要考虑到国家是否能得人心。像秦曾经依靠着函谷关抵御六国几百年,可后来刘邦只用了几个月就灭掉了秦,这就是人心的作用,再险要的关隘也是人来守卫,一旦你的国家失去了人心,再拥有多少险关,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早晚都会被攻陷的。后来的这些王朝,都在重复印证了这句话,没有什么险关是能一直都守住的,与其依赖这些关隘,不如把国家好好治理,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太平寰宇记》《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