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身体化认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教海浪花 2020-02-22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其著作《自控力》中关于“身体化认知”的论述新颖而有趣,分享给大家。

        “身体化认知”(即身体的状态以及动作给认知带来的影响)。通过改变身体的姿势和外部环境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特定的身体感觉能够产生特定的内心状态。而特定的心态,又能产生不同的工作状态,从而改变工作的状态和效率。

        “身体化认知”与姿势的关系。把这些能够提高效率的姿势成为“能量姿势”。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埃米.库迪副教授进行的能量姿势研究发现, 采用不同的身体姿势,可以通过身体来影响精神。他们做了如下的研究实验:让一部分被测试者在接受面试前的几分钟里尝试一下打开身体的姿势,而另一部分被测试者则只是采用普通的姿势,结果参与面试的雇主认为使用能量姿势的人明显比那些使用普通姿势的人表现得更有能力,被雇佣的可能性也更高。研究者们甚至发现这一部分被测者无论男女,其体内的睾丸素水平都有所上升。而睾丸素恰是生理学上与自信有关的观测指标。研究者还发现国籍不同,文化差异不同,能够带来自信的最佳能量姿势也不同。在美国是把脚翘在桌子上,身体依靠在椅子上的姿势,是有效的能力姿势之一,但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挺直后背站立,手臂下垂端坐会更有效果。

        不同的人,能量姿势也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不同的姿势产生的思维反应也大小不同。所以要善于挖掘你不同姿势的思考效率,用有针对性的姿势来解决特定类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身体化认知”还与物理空间的感觉有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出,天花板越高越能唤醒人们的创意抽象思维,在室外散步也能起到与高天花板同样的效果。另外在狭窄封闭的空间则能有效地唤起人们具体缜密细致的思维。因此宽敞的空间有助于我们思考较宏大的问题,催生出新的点子,将房门紧闭,带上耳机,这样的简单行为能让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显示,人们在咖啡馆茶馆听到的声音,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更容易激发工作中的创造力。因此聪明的领导就会在工作的场所构建类似咖啡屋、茶社类的小场所,这样的既能放松员工身心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类似的休憩空间在缓冲压力的同时激发创造力。

        人类长期的进化史在我们的身体内蕴含了丰富的应对变故的宝藏,随着脑科学的研究的深入,这些逐渐被挖掘,虽然有些机理目前还没有充分研究透彻,但不妨碍我们利用这些有效结论来提高自己的工作学习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