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挖点根子·给点样子·用点法子 ——我培养孩子日记习惯的三个小不点

 马燕舞 2020-02-23

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培养习惯。林格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老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是多维度的,从习作教学来讲,就是培养习作习惯。良方,从日记起步。

日记,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日记,能记录生活,留下回忆;能以文思己,以文克己;能锻炼意志,自我提升……其好处,不言而喻。对习作来说,日记能培养观察能力,养成闻则命笔,激发表达欲望,提高表达能力……其功用,亦有目共睹。日记之妙,众人兼知,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望“记”兴叹。在班级实施一段时间后,经常无功而返,不了了之。其缘由往往是孩子无物可写,孩子怕写,孩子不想写。本人在“培养孩子写日记习惯”的实践上略有心得,在此做一分享,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挖点根子——细味动力源泉

对孩子来说,为啥要写日记,这对他有什么好处,什么样的动力能驱使孩子长期坚持?这是我从事小学作文教学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不妨从自己的经历上来看看,或许能找到源动力,因为,我们也曾是孩子。

我很幸运,在不惑之年拥有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一堆三十年的日记本。自己也不明白,从开始日记至今,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用“坚持”二字实则有些不妥,因为我从不觉得这是一种坚持,而是一种与好友间的倾述,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一日不记,似乎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有时在外出差,忘了带日记本,回去一定会补上几篇,并向“她”表示深深地歉意。

翻开儿时日记本,弯弯扭扭,流露着儿时的梦想——童话、武侠、诗词、未来;捧起细读,字里行间,流淌着儿时的喜怒哀乐——吃、喝、玩、乐;放下回味,本本册册,讲述着一段段美好的回忆——懵懂、幼稚、成长、懂事。

还记得我的习作启蒙老师讲过一句话:日记是一笔最大财富,是一生最美回忆。在听完老师这句话后,我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我要为自己创造一笔最大的财富,我要为自己留下一段最美的回忆。也正是源于这样的动力,我一直乐此不疲地记录着。

这是我童年日记的源动力,几年,便成了一种习惯。我想,这或许也会是我的孩子们的源动力。于是,我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实践。

二、 给点样子——巧递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榜样胜过几十条教诲。学习,需要一个榜样。名人日记数不胜数,佳话美谈不胜枚举,但过于遥远。我想,我就黄婆卖瓜,不知廉耻一下吧,我来做这个榜样。

1.我的日记本

上课伊始,我将自己的所有日记本带到教室,从地面往上一本一本堆起,足足有两米之高。“哇!”孩子们一阵惊呼,各个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孩子们,这是老师30年来的日记本。”“轰”的一声,孩子们涌了上来,围观着,议论着,询问着。日记本五花八门,大小、颜色、样式、品类各不相同。有密码本、带锁本、带扣本、插扣本、按扣本;有日记本、记事本、笔记本、软抄本;有塑料面、PU皮面、软皮面、羊巴皮面、牛皮纸面、硬纸板面;有50K48K32K20K。孩子们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说说这个,问问那个,向往极了。5分钟的参观过后,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是老师拥有的最大一笔财富,这里有我最美的回忆。你们想和老师一样,在不久的将来也拥有这样一笔财富吗?”参观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已经告诉了我一切。

2. 我的日记内容

孩子的兴趣是激发了,也有一股动力在隐隐地推动着他们,但他们更担心的是“写”。因为他们怕写,怕不知道写什么,怕写得不好。于是,我向他们介绍起了我的日记:

1)武侠篇

我刚开始写日记时,和孩子们一样,不知道写什么,觉得没什么可写,便开始胡编乱造。小男孩都有一个武侠梦,儿时的我也一样,于是用自己的笔,在日记里仗剑走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剑客,“武功绝顶,大智大勇”的盖世豪杰,“单枪匹马,大义凛然”的孤胆英雄,一个个英雄形象油然而生,且乐在其中。

2)惊悚篇

过足了武侠瘾,总算让自己威震了天下,接下来该去探索那些神秘的世界了。儿童,对周围的事物总有一颗好奇心,总爱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未知的一切总喜欢冒险探索。在我的日记里又有了幻想。“手执桃木,降妖除魔”的茅山道士,“出有入无,不死不灭”的神仙佛陀,“魑魅魍魉,毛骨悚然”的聊斋故事,写着写着,便树立了自己的无神论观。

3)童话篇

小时候最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了,《白蛇传》、《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这是父母最喜欢讲的故事了。听着听着,萌发了自己写童话的想法,于是自己日记又进入了童话的世界。我让家里的公鸡长上雪白的羊毛,配上一对羊角,让它去草地里吃草;我让圈里的山羊披上锦衣,戴上金冠,站在屋顶上打鸣。我让猪长得像蚂蚁那样,整天忙着找食物;我让蚂蚁变成猪,整天好吃懒做。我让小狗长出翅膀,整天在天空飞翔;我让小鸟生出四肢,在门口保家护院。总之,所知道的所有动物都让它们变了个样。

4)喜剧篇

童话给童年的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写全了所有动物,转而去改编名著,写成无厘头。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西游记》,改得最多的也要数《西游记》。我让唐僧师徒经过我们学校,参加我们的宋词考试,结果他们考了个零分,被我们惩罚做苦力一年。我让孙悟空和我比赛唱歌,结果唱晕所有小伙伴。我让唐僧和我姐比赛跳舞,结果跳吐了村民。写完一本,发现自己的幽默细胞飚升了。

5)流水帐

除了胡思乱想,瞎编胡造,日记中还会记些生活,把一天所做事的都记下来。早上几点起床,吃了什么早餐。上午上几节课,都是什么课。课间玩些什么,和谁一起玩。能回忆起的,都给一一记录下来。

(6)晴雨表

 记录心情,这是日记最主要的功能了。小小少年,烦恼多多。孩子也有孩子的烦恼。被爸爸逼着干农活了,向日记谈谈自己的看法。被妈妈打了,对日记说说自己的心理话。被同学欺负了,和日记聊聊内心的痛楚。开心了,对日记讲。伤心了,向日记诉。

7)其它

     随着习惯的养成和年龄的增长,日记的内容就越来越丰富了,如记帐日记、学习日记、工作日记、家庭日记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用点法子——精炼后续段子

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上述种种只是一种引导,只为打消孩子恐惧心理,是让孩子知道,日记不是任务,这是在为自己创造一笔人生财富,为人生留下一段回忆。然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后期的延续,我遵循以下几点:

1. 选一些本子

    第一次让学生写日记,我会自己帮他们选一批日记本。日记本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厚,要有一定的保密功能。我一般选48K的本子,一本大概二三十页,本子带有密码或锁,封面当然是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图片。这样选的目的不言而喻。在内页写上老师的寄语,同时让孩子们来比一比,看谁最先写完一本,写完后,老师再送一本。

2.出一些点子

    孩子们拿到本子后,最担心的还是没东西写,写的内容不详细,写不完一本。我除了和孩子们讲上述的日记内容外,还会帮孩子出一些“偷懒”点子:第一、一页写一篇,这样不就可以很快写完一本了吗?第二、可以在本子中进行画画、贴画等修饰,这样内容不就显得丰富了吗?第三、内容不规定,想写什么就什么。实在没东西可写,那就写上“今天不知道写什么,算了,不写吧!”如果不想写,那就写上“烦!不想写!”字写得大些,最好占上半页。这样,日记就不会间断了,孩子的兴趣也会延续。第四、字数不规定。不高兴了,写一个字也行,高兴了,写上它几页。第五、写完后锁好,不要给家长看,当然老师可看,但会保守秘密。其目的众所周知。第六、一定要每天睡觉前写,而且必须每天写,不能一次性完成。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更容易养成习惯。

3.用一些法子

    学生的日记一周欣赏一次。在此,我用的词并不是“检查”。我一般会粗略地浏览一遍,对略有趣味的日记会写上一两句互动语言,当然,每一位学生的日记本都会有互动语言。然后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进行全班欣赏,讲一讲这一周的日记中,同学们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故事。欣赏日记,我一般采用“故事演绎”,把孩子们所写的内容演绎成一个个故事。这样,孩子的自信就提高了,不会写的学生也会借鉴学习。最后,根据所写的内容趣味性、充实度和坚持的天数进行奖励。正因如此,孩子们的兴趣一直未曾减退,每周的欣赏时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候。

4.耐一些性子

培养习惯最忌讳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因此,老师能否耐得住性子最为重要。刚开始写日记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孩子没写。其实并非是孩子不想写,而是忘了写,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习惯。对此,我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与家长沟通,请家长设好闹铃,在睡觉前提醒孩子写上日记。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训练,孩子基本不用家长提醒了。第二种,一次性完成。如果是一次性写成的,我一般还会与家长沟通,请提醒定时记录。如果是一天一记,问题不大,我的目标是养成习惯。第三种,内容简单,甚至每篇只写“烦”、“很烦”,或者流水帐。日记刚刚起步,我认为内容并不重要,随着课堂上的分享欣赏,孩子渐渐会有东西可写。贵在坚持每天定时写。第四种,内容低俗,难登大雅之堂。日记并非习作训练,亦非文学创作,旨在培养习惯,抒发情感,大可不必追求阳春白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学习都得靠日积月累。有了良好的习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我们无法从学生一天的日记中看到丰收,但是当他们养成了习惯,日复一日地写,日复一日地观察、思考与感受,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们的眼睛更明亮了,能发现这世界有那么多的新奇和美丽;他们的耳朵更灵敏了,能听到这世界有那么多的美妙与和谐;他们的心灵更敞亮了,能感受到这世界那么多的温暖与善良;他们的表达更高明了,能下笔成文、妙语连珠、谈古论今、文采斐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