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感染抗体检测的6问6答

 保定市大医精诚 2020-02-23

新冠感染抗体检测

6问6答

56303例,589163人

    2020年因为一种新型病毒,让我们对于数字格外关注。

    前者是截至2月19日24时,全国现有确诊病例数。后者是同期累计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人数,两者相差近10倍。后者意味着57万多人需要进入14天医学观察,自我隔离。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后简称新冠)的确诊依据是病原学证据阳性,主要依靠病毒核酸检测或基因测序。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也能提供有力的病原学证据,然而,目前抗原检测的方法还不够成熟。人体受到病毒(抗原)攻击就会产生相应抗体。现已有多种试剂可以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抗体检测带来的临床问题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

问题

1

什么是抗体(antibody, Ab)?

     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由抗原刺激产生并能与对应抗原特异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称为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抗体最常见的功能是中和毒素和阻止病原体入侵。为大家所熟知的疫苗,其原理便是帮助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抗体可分为五类:IgM、IgG、IgA、IgE和IgD。在疾病诊疗工作中最常见的两种抗体是IgM、IgG。IgM作为人体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人体抗感染免疫的“先头部队”;IgG是血清和体液中含量最高的抗体,也是亲和力高、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免疫效应的抗感染“主力军”。

问题

2

临床医学中的“感染”和免疫学中的“感染”有何不同?

     感染是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机体正常功能受损并引起炎性反应的过程。机体被微生物感染后可能出现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等症状,也可能无临床表现,如密切接触者可能无症状而有抗体。医学中的感染多是指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这类感染应被确切的称为“感染病”;免疫学中的“感染”其概念范围更大,包括从微生物进入机体,到一系列的微观和宏观机体反应。根据普遍规律,被感染后的机体会产生抗体。因此,机体中检测到抗体,说明有感染,但不一定是感染病

问题

3

检测新冠病毒IgM抗体、IgG抗体的临床意义?

     IgM是首先快速产生的抗体。血液中检测到此抗体,提示近期感染,是辅助诊断指标。

     IgG抗体晚于IgM抗体出现。有研究表明,随着疾病的发展,有报道称新冠病毒感染者18天体内IgM抗体开始下降,IgG抗体开始上升(见下图)。IgG抗体在体内存在时间较长,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指标。IgG阳性表明机体有感染,但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换句话说,IgG阳性者可能是正在受感染者也可能是以前感染过,体内产生了抗体,是感染产生的痕迹。划重点:不是所有的抗体都具有中和保护力。有些抗体如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中和性抗体,可保护机体免受乙肝病毒袭击;有些抗体如丙肝抗体只是机体感染过HCV的标志。就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而言,其表达水平及其转归变化还需要更多的医学研究。

*左图(b):1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后7、8、9和18天的体内病毒IgM、IgG抗体水平。

右图(c):5例新冠肺炎患者发病后20天体内IgG抗体阳性。(https:///10.1038/s41586-020-2012-7)

问题

4

新冠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有什么区别?

    简而言之,核酸检测的是病毒RNA(核糖核酸),是病毒存在的直接证据;抗体检测是检测患者血液中被刺激产生的抗体,是间接证据。间接证据可以对临床有所提示,但仍需直接证据进行确诊。

问题

5

新冠抗体检测的有哪些优势?

快速,15-20分钟出结果;

简便,100μl血清即可实现检测;

判读方便,当出现C、T两条带,即是阳性;只出现C带,阴性;无带或只出现T带,无效(见下图)。可作现场即时检测(POCT)。

问题

6

新冠IgM、IgG抗体检测结果的实验室解释?

检测血液中新冠IgM、IgG抗体(ELISA法),结果解释如下表:

IgM

IgG

结果判读

-

1.提示感染早期;

2.不排除假阳性可能(特别是低流行地区)。

提示现症感染。

-

1.IgG双份血清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以回顾性诊断;

2.提示感染,但不能区分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3.抗体亲和力检测,可用于区分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

-

-

1.未感染;

2.窗口期;

3.不排除假阴性可能。

*做临床解释时需结合临床情况与流行病学综合解读。

    总而言之,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筛查方式。抗体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一种有效补充,其检测结果具有流行病学意义,是认识新冠感染发生、发展、预后、转归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截至2月19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

3.《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室检验及生物安全操作指南》(试行第一版)

4. Zhou P, Yang X, Wang X, et al.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Nature (2020).

5.Shu Y, Ying W, Huan L, et al. Evolving status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Proposal of conventional serologic assays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infection monitoring. J MED VIROL(2020).

6.医学免疫学(第7版)

7.临床免疫学检验(第5版)

来源:华西检验医学中心(ID:gh_f2aab2fe23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