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新疆乌鲁木齐人 2020-02-23

(原创)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乡土,在我的心上。

记忆的长情,散发着乡土的气息,虽然久远,但依然清晰。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六月,麦子黄了的时候,麦香诱惑着我,偷偷掐几穗,搓几下,放进嘴里咀嚼,还不紧实的麦粒,触碰到牙齿,汁桨四溢,满嘴的清香。

麦收,一天天近了。

麦子黄梢,饿的蹬脚。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所以,人们的眼神里,透着急切和渴望。

俗话说,麦熟一晌。

昨日还青欻欻的麦子,今天就乍了芒。

清晨,铲头犁子的响声,格外脆生,铛……铛……铛……开镰了。

麦收也就是几个晌的事。大人们还在说累的时候,麦子就收到了场里。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北洼的麦田,剩下了整齐的麦根,散落着零零星星的麦穗儿。南洼的地块上,大多是带根拔的,也能看到东倒西歪的剩麦在田里晃眼。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就等着村子里大喇叭上的招呼了。

全村老少请注意,明天,开…洼…了…

听到信的人们,晚上就开始准备了,镰刀,绳子,背筐。还有急不可待的心。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天,还黑漆漆的,邻家就有了动静,你家动了,他家起了,亮了灯的窗户上,闪着穿衣下炕的身影,呼儿唤女的声音从村里到了村外。

拾麦子,在我的记忆里很深。

小时候,国穷,家贫。

集体生产的体制下,粮食是最珍贵的。

印在心里的一句话就是“颗粒归仓”。

可以想象得到,收庄稼的时候,人们要多认真,多仔细。但是,拾麦子的人群,还是涌到了南洼北地。寻找着一颗颗如金子般的麦穗儿。

我还小的时候,就随着大了的姐姐们拾麦子了。

印象里,凌晨的黑暗。早间的凉风。

北洼路的远。紧跟着姐姐的脚步。

我家在村子的最南端。穿过村子去北洼,觉得好远好远。有点清冷的早晨,不情愿的心,在姐姐的不断催促下,加快了脚步。

拾麦子的人流里有好多像我这样的孩子。

那时候小,不知道日子的艰难,不懂得大人的心。是在妈妈的要求下去干拾麦子的活。

拾麦子,都乐意去北洼。因为地多,广阔,田里的麦子长的稀疏。镰刀收割时,散落的多。

开洼后的第一天,家家出动,大人孩子齐上阵。

可是,无论起的多早,地里都有密密麻麻的人群。

大人们的眼睛不停的巡视着,手麻利的捡拾着有穗无穗的麦子,脚步不停的移动着,从这块地奔向另一片田,由近及远的劳碌着。

至今,我真的忘不了那一双双敏锐而又贪婪的眼睛。那双快速的薅拔拽拾的手。飞奔的脚步里,是渴望,是希冀,是因日子的贫困而有的迫切。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我长大了,到了拾麦子的日子,妈妈不再催促了,而是叮嘱着,别起的太早。

在那个清凉的早晨,我会悄悄的起来,奔向北洼收后的麦田。

人,很少。弯下腰的身子,依稀能看的到麦子。我捡拾着,欢愉着,快速的移动着。

我的眼睛里闪着同样的贪婪。

当人声鼎沸的麦田,在晨曦微露的时候,我捡拾到了大大的一堆有穗无穗的麦子。

捆好扎紧的麦個,在我的后背上一走一颤,发出了沙沙的声响,欣喜,如花儿般在心里开着。

回到家,看到了正在盼着儿子回来吃饭的妈妈。她的眼神,就是最好的奖赏。

“怎么拾这么多呀?”妈妈的话语,充满了爱意。

骄傲升起来的我,和妈妈述说着拾麦子的心得和惬意。

一连几天,妈妈就会把拾来的麦子剪穗,晒干。然后在一个大簸箩里,用搓衣板,搓下麦粒。收下麦收时才有的欢喜。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一九七二年,我成了民办教师。从意义上来说,我真正长大了。我依然拾过麦子。

那是我带着我的学生们,为生产队拾麦子。

前边是收割的人群,后面是捆扎麦子和装车的人,最后,是我和一群孩子们拾落下来的麦子。

调皮捣蛋的男娃,是在不断哟喝声里,才认真起来。女孩子们乖巧听话,心细认真。总比男孩拾的多。

休息的时候,孩子们蹦蹦跳跳,唱着他们喜欢的歌,会缠着我给他们讲故事。

回想起来,那首“社员都是向阳花”的歌曲,依然犹如溪流在心里淌着。

我给孩子们讲的故事,是我的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学生告诉我的,他说,我讲的是“敌后武工队”里肖飞卖药的故事。

实话说,我已经记不得了,可他依然记得。让我一直高兴着,也感动着。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这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心因吗?

是,也不是!

拾麦子,成了往事,成了故事里的故事,能记得的人,该是什么年纪,我推算着最后拾麦子的人们,他(她)们多大了呀?

回忆里,我结束了这篇拾麦子的文字……

二O二O年二月初

乡村记忆散文《拾麦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