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09课-2020.02.21影像群集锦 第159天

 zskyteacher 2020-02-23

男,36岁,双眼视物模糊3天。

术中:肿瘤与垂体柄紧密粘连,呈灰红色


最后诊断:

垂体腺瘤

左颞部蛛网膜囊肿


本例比较特殊,肿瘤位于鞍上,与垂体柄关系密切,正常垂体仍存在,这样的表现很少见。本例术前误诊为脑膜瘤。

男,6岁,头痛伴恶心呕吐半年。

术后病理:四脑室 髓母细胞瘤


CT平扫表现:

四脑室高密度肿块

密度较均匀,内见点状钙化

幕上脑积水

男,53岁,右膝关节疼痛1年,加重1个月。

体检:左股骨内上髁处约2.0 cm×3.0cm 肿物,光滑,边界清,伴压痛,可随股内侧肌收缩活动,局部皮肤感觉正常。

CT:右股骨内侧髁内侧见软组织密度结节,邻近骨质见弧形压迹,无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

MRI :右股骨内侧髁与股内侧肌间见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物,信号不均匀,见多个短T2信号结节;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与股内侧肌腱及膝关节滑膜关系密切。

膝关节镜发现右膝关节内滑膜轻度增生,退镜后于肿物处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筋膜暴露肿物,肿物位于股骨内上髁前,部分内侧副韧带覆盖,大小约3. 0 cm × 3. 0 cm,呈灰白色,血运良好,完整切除肿物后送检。

病理大体见灰粉不规则肿物,切面灰白灰粉实性,质中,镜下见梭形或卵圆形纤维母细胞呈短束状排列,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胶原化,小血管轻度增生,内皮细胞肿胀。


病理诊断:

腱鞘纤维瘤

腱鞘纤维瘤

(fibroma of tendon sheath,FTS)


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起源于肌腱、腱鞘的良性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1936 年Geschickter 和Copeland 首先报道了该病,国内迄今仅有几篇个案报道。


FTS 好发于肢端,以掌指部最为常见,发生于膝关节者罕见,国内仅有2例个案报道,本例肿物发生于膝关节股内侧肌与股骨内侧髁之间。


FTS 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征象,病变的肌纤维发生玻璃样变性及局灶性黏液样变或囊变,导致MRI T2WI 信号不均匀,出现无强化的低信号。


FTS 需与滑膜软骨瘤病、结节性筋膜炎及纤维组织细胞瘤等鉴别,FTS内常有含铁血黄素沉着,MRI 梯度序列见特征性肿物内低信号,有助于鉴别,而结节性筋膜炎发生于浅筋膜,与肌腱及腱鞘无关;滑膜软骨瘤病T1WI 可见高信号骨性结节,CT 表现呈簇状排列的骨性结节;纤维组织细胞瘤MRI 表现信号较均匀,与邻近肌组织信号相近,增强扫描呈较均匀一致轻度强化,与腱鞘纤维瘤的明显不均匀强化不同。


总之,尽管FTS 的影像特征缺乏特异性,但能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形态、大小及与周边组织关系,对发生于肌腱、腱鞘走行区、或与关节滑膜关系密切的肿物,尤其是随肌肉收缩活动者,应考虑FTS,但最终确诊还需病理。

女性,66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活动后为著,伴有刺激性干咳,无咯血。

最后诊断(术后病理):

左上肺 浸润性腺癌,腺泡型占60%,乳头型占40%


左下肺局灶肺组织伴出血及少许慢性炎细胞浸润




左上肺肿块,边缘有分叶,明显强化,密度欠均匀;需与硬化性肺泡细胞瘤鉴别。


左下肺混合磨玻璃密度灶,需与微浸润腺癌鉴别。

女,39岁,贫血10年,查体发现胃占位。

最后诊断:

胃多发神经内分泌瘤(G1)

临床分型:I型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起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肽能神经元或内分泌细胞的弥散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于胃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少见,约占所有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8.7%,在胃肿瘤中的比率低于1%。


2010 年WHO 第4 版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分类中将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三型:


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NET1 级即G1,NET2 级即G2;


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即G3,可分为大细胞NEC 及小细胞NEC;


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endoerinecarcinoma,MANEC)。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生于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之比约为3∶1。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为三型。


Ⅰ型最多见,约占70%~80%,是因萎缩性胃炎继发胃酸缺乏引起,好发于胃底及胃体部,肿瘤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但复发率高,病理分级多为G1 级,转移罕见。临床多因消化不良、缺铁性贫血及体检行胃镜检查时发现。


Ⅱ型约占5%~8%,是因胃泌素瘤分泌大量激素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引起,大部分患者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MEN-1),以胃窦好发,具有恶性潜能,病理分级为G1 或G2 级,转移发生率约为10%~30%。


III型为散发型,不伴胃部原有病变,约占15%~20%。肿瘤通常较大,胃窦多见,恶性程度高,病理分级为G3 级,约50%~80%合并转移。部分此型肿瘤可分泌5-羟色胺(5-HT),引起类癌综合征,发生肝转移时因肝脏对5-HT 灭活障碍更易出现。


CT表现: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表现与其临床及病理分型有很大的关系。


Ⅰ型好发于胃底、胃体部,通常为黏膜或黏膜下多发的小结节,CT 表现为轻中度强化的息肉状结节。肿瘤直径一般<1 cm,分化好不伴转移,CT 检查易漏诊。


Ⅱ型多表现为胃窦部部边缘光滑1~2 cm的肿块,CT 可见胃壁增厚、黏膜或壁内结节,增强呈中度强化。


Ⅲ型与一般腺癌CT 表现相似,表现为菜花状、溃疡性肿物或管壁的浸润性增厚,病变强化方式不一,以中度延迟强化方式最多见。Ⅲ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要比一般腺癌恶性程度更高,

男,40岁,头痛、高血压,超声提示肾动脉重度狭窄。

诊断:

右侧局部肾动脉夹层

Localized renal artery dissection



肾动脉夹层


是指发生于肾脏动脉的内膜剥离症。目前根据已知病因,可分为外伤性、退行性、动脉硬化性、先天发育不良性、自发性肾动脉夹层等。


典型临床特征包括:血压升高、发热、上腹部或肋间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血尿等症状见于个别报道中。自发性肾动脉夹层的病因至今未明,但目前已明确,该疾病可引发包括恶性高血压和肾梗死等在内的其他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