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阮玲玉:战争摧残、时代浪潮下唯一躲过的美人,绝代风华

 公元2012 2020-02-23

阮玲玉(1910年4月26日—1935年3月8日),原名阮凤根,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省香山县南蓢左步头乡,中国内陆女演员,上海崇德女子中学肄业。

192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挂名夫妻》,从而开启演艺生涯。1930年,主演剧情电影《故都春梦》。1932年,主演剧情电影《续故都春梦》。1933年,在剧情电影《小玩意》中饰演叶大嫂。1934年,主演由蔡楚生执导的剧情电影《新女性》。1935年3月8日,阮玲玉服安眠药自杀,年仅25岁。1938年,由其主演的剧情电影《舞宫血泪》上映。2005年,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评选阮玲玉为中国百年电影史上最出色的100位电影演员之一。

野草闲花逢春生 黄莺莺 - 葬心 阮玲玉电影原声带

1917年,阮玲玉在上海一家姓张的大户人家里做女佣 。1918年,阮玲玉的母亲把她送到张家附近的一家私塾读书,并有了一个学名叫'阮玉英'。1919年,阮玲玉的母亲求了自己服侍的张家老爷(张家老爷是崇德女校的校董),让阮玲玉以半价的学费,进了美籍传教士创办的崇德女校 。后来,阮玲玉自动退学,离开了崇德女校 。

1926年,经张慧冲介绍,进入明星影片公司, 并出演了个人首部电影《挂名夫妻》,从而开启演艺生涯;同年,与杨耐梅、郑小秋联合主演剧情电影《北京杨贵妃》,在片中饰演能歌善舞的交际花杨小真;此外,还与丁子明搭档主演了剧情电影《血泪碑》 。


1928年,与龚稼农合作主演古装神话电影《蔡状元建造洛阳桥》;同年,与胡蝶、郑小秋联合主演爱情电影《白云塔》  。1929年,主演由朱瘦菊执导的武侠电影《火烧九龙山》;同年,与郑基铎合作主演爱情电影《情欲宝鉴》,饰演暗恋画家的少女;接着,与郑基铎共同主演武侠电影《大破九龙山》;此外, 还主演了由李萍倩自编自导的剧情电影《劫后孤鸿》。

1930年,与刘继群合作主演喜剧短片《自杀合同》;同年,与金焰、刘继群联袂主演爱情电影《野草闲花》,在片中饰演从灾区流落到上海的卖花女丽莲 ;此外,还与王瑞麟、林楚楚联合主演剧情电影《故都春梦》,在片中饰演名噪一时的歌妓燕燕。

1931年,与金焰合作主演爱情电影《桃花泣血记》,在片中饰演亭亭玉立的穷村姑琳姑 ;同年,主演根据华罗琛同名小说改编的爱情电影《恋爱与义务》;接着,与金焰、高占非联合主演爱情电影《一剪梅》;此外,还与叶娟娟共同主演了爱情电影《玉堂春》。1932年,与陈燕燕、金焰共同主演剧情电影《续故都春梦》。

1933年,与黎莉莉、袁丛美联合主演剧情电影《小玩意》,在片中饰演以做小玩具为生的叶大嫂;同年,与金焰共同主演剧情电影《城市之夜》,在片中饰演在纱厂做女工的贫民;此外,还与陈燕燕、金焰联合主演剧情电影《三个摩登女性》,在片中饰演积极投身于劳动大众争取生存和自由斗争的周淑贞。

1934年,与黎铿搭档主演剧情电影《神女》,在片中饰演为了生活和抚养儿子而出卖肉体的妓女;同年,与郑君里共同主演剧情电影《新女性》,在片中饰演遭遇婚姻失败的知识女性韦明;接着,与林楚楚、黎铿联合主演剧情电影《人生》;此外,还与高占非 、黎铿联袂主演了剧情电影《香雪海》,在片中饰演贤慧美丽的少女。

1935年,与黎莉莉共同主演剧情电影《国风》,在片中饰演在大上海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生活中,仍能洁身自好的强女子张兰 。1938年,与宣景琳合作主演剧情电影《舞宫血泪》上映 。2005年,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评选阮玲玉为中国百年电影史上最出色的100位电影演员之一。

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即便事业上再绚烂,情感生活的失败,也是致命的。

这个故事永远绕不开的人物:唐季珊。

唐季珊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茶商,在上海、杭州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茶庄,也是当时阮玲玉所在华联制片厂的股东之一

单看他的照片,眉宇之间倒是有些书生气,斯文风流的味道。

爱恨沉浮 小虫 - 葬心 阮玲玉电影原声带

当时上海受到日本军的袭击,大批人士赴港避难,圈子小,唐季珊和阮玲玉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见过几面,唐季珊自此挂在了心上。

回到上海后,开始了对阮玲玉热烈的追求。

唐季珊是一个情场老手,对追女孩子颇有一套。

借着华联大股东的身份,经常探班,打点好剧组的每一个人,又单另另给阮玲玉带一束鲜花;

阮玲玉喜欢跳舞,他便在舞厅夜夜等候,偶遇佳人;

对阮玲玉的母亲和收养的女孩也颇为照顾,上下打点。

有钱、有闲、有心思。

电影《阮玲玉》剧照

遇到这样一个可以依赖的男人,几乎是当时女性能够想象到最好的寄托了。

何况对于阮玲玉来说,正想埋头逃离她上一段不幸的同居生活。


阮玲玉6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来到张家做仆人,自小便有一种低人一等的卑微感,性格向来懦弱;却偏巧,被张家的四公子张达民看上。

根据当时的风俗,“同居”是可以被接受的,是原配夫人和姨太太之间的另一种形式;但“主仆通奸”却是不能忍受的大事。

阮玲玉母女被迫离开张家,后与张达民同居,再后来为了张达民获取遗产而举行冥婚。

一边是阮玲玉经张家大哥张慧冲的介绍,开始接触电影,接连拍摄了《挂名夫妻》《野草闲花》《故都春梦》等多部叫座的作品,成为当时最火的女星之一,被称为“悲剧皇后”。

《挂名夫妻》的导演卜万仓曾评价阮玲玉:“她像永远抒发不尽的悲伤,惹人怜爱”

另一边,此时的张达民,逐渐显露出游手好闲、流连声色的脾性,不仅在赌桌上花光了自己的钱财,还逼迫阮玲玉用片酬来帮她还高利贷。

阮玲玉、张达民和养女小玉

正是这个时候,她遇到唐季珊,就像压抑痛苦生活中的一根救命稻草。

推动阮玲玉下决心的,是唐季珊为她在新闸路沁园邨买下的三层小洋楼。

谁都渴望峰回路转,转过这个弯儿便是柳暗花明。

这是一幢新式小洋楼,胡同道很宽,可以容纳私家车进出胡同里的女人,把多少绵绵密密的故事藏在浮华背后,也是胡同外的女人流言碎语的对象

在阮玲玉和唐季珊公开同居关系的时候,她接到过一个电话:

“唐季珊不是一个好人,希望你警惕,不要重蹈我的命运。”

“你终究是一个戏子。”

说这话的不是唐季珊的原配夫人,而是中国影坛上第一位电影皇后,美冠一时的张织云。

也是唐季珊的上一个情人。

唐季珊钟爱女明星,又好像对“哀怨气质”颇为青睐,在阮玲玉接过“悲剧皇后”的称号之前,张织云被称作“”悲剧圣手。巧的是,她们与唐季珊在一起的时间,都是风华正茂的23岁。

与唐季珊在一起后,风头正盛的张织云息影了,一心一意的想退出演艺界,做个稳当的好“太太”。

20年代的女子像浮萍,即便花开的再绚烂,掌握了一身独自漂浮的本领,心也是不定的,好像没抓住个可以依靠的,就不算成功;一旦找到了这依靠,便使出浑身的力气去温暖怀里人,再用仅剩的力气去温暖一个寒冷的家。

而当唐季珊抛弃张织云,转向阮玲玉示好的时候,她已经过了丰韵饱满的青春,抖一抖都是金光淋淋的日子,不过是一位“过气女星”罢了;

争不得男人,也争不到事业。


然而这个小插曲没有太多的影响到阮玲玉,她还是与唐季珊同居,度过了两年安稳的好时光。

她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神女》、《新女性》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阮玲玉《神女》剧照

好景不长,随着阮玲玉的名声渐起,张达民的野心也越发膨胀,之前阮玲玉为息事宁人答应每月给他的100元,已不足以满足他。

于是,他联系小报记者,控告阮玲玉盗窃张氏财产。

这件事本身不过是张达民钻个空子,但对于大众来说,是一桩女明星的桃色艳文,挑逗着大家对女星私生活的好奇神经。

恨晚 小虫 - 葬心 阮玲玉电影原声带

阮玲玉惧怕出庭打官司。

这件事还要从她的好友,也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女星胡蝶说起。

当年胡蝶与前夫林雪怀的混编风波闹到法庭,出庭时候民众纷纷前来围观,胡蝶的私生活被赤裸裸的曝光在大众面前,换来的不是同情,而是当庭哄笑,和各种胡编乱造的小报故事。

“电影皇后”胡蝶

当时张达民用这份报纸威胁阮玲玉:

“你十六岁就和我上床的故事,一定可以和她比个高下,要不要我将那些故事讲给黄色小报的记者听听啊?我肯定,你的这段情史准能卖个辣价钱。”

控告盗窃,阮玲玉选择私了,没有出庭。

张达民紧接着控告阮玲玉与唐季珊通奸,根据当时的规定,通奸当事人必须本人出庭。

一边是张达民的步步紧逼,另一边唐季珊为了撇清这件事与自己的关系,坚决要求阮玲玉出庭,并在报纸上刊登声明,澄清自己与张达民的关系。

华联制片厂的厂长黎民伟曾在日记里记到:

“那是一帮人在上海的杏花楼里饮酒,阮玲玉一句话说错,唐季珊上来就给了她一巴掌。”

与此同时,唐季珊难改招蜂引蝶的本性,又与其她女明星交好。

阮玲玉发现,这个新的情人,正是她很好的朋友,当时上海舞厅的红舞女梁赛珍。

红极一时的梁家三姐妹,当时梁赛珍是阮玲玉的好友兼邻居

张织云的悲剧再次重演。

报纸记者对阮玲玉也是不友好的。

因为她当时的新作《新女性》。

这部电影中,阮玲玉饰演一位知识分子女教师,因为受到一位记者的诽谤而备受压迫,引起了社会热议。而这个反面的记者角色,被称暗指新闻界势力不小的滕树谷,引起了她对阮玲玉的大肆反击。

一时间,16岁同居、主仆通奸、盗窃、与唐季珊的情史,有的没的,都被登出来给人看。

阮玲玉曾在演《新女性》的最后一幕时,哭着呐喊“我要活!我要活着!”,可对她而言,她没能成为这样一个新女性,面对现实的压迫,她无法呼喊,只能隐忍的承受。

1935年3月7日,阮玲玉和唐季珊参加《新女性》的庆功宴,那天她穿了自己最爱的墨绿色旗袍,兴致大好,和每一个人拥抱亲吻。她很爱问人一句话:

“我是不是一个好人啊?”

资料图片,阮玲玉出席黎民伟的晚宴

或许是还想得到最后一点零星的温暖,或许是连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值得。

她爱跳舞,这晚宴会后,她叫唐季珊陪她一起跳到深夜。

就像烟花在消失之前都是灿烂的。

电影《阮玲玉》剧照

凌晨2点,唐季珊已然酣睡,阮玲玉在粥里放了三瓶安眠药,服药自杀。

她的那一纸遗书“人言可畏”传遍全城。

流言是扎根在空气里的东西,在报童叫卖的口水里,在胡同口叽叽喳喳的议论里,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拼凑里,真相是什么,已经面目全非了。

阮玲玉 朱星月 - 秋天

服用安眠药,4小时内救治是有很大生还希望的。

但是当晚,唐季珊发现阮玲玉服药后,并没有将她直接送进离家很近、设备齐全的大医院,而是辗转多个偏僻的私人诊所,最终阮玲玉因救治时间延误而死亡。

他掩盖了阮玲玉之死的真相。

多年以后,“人言可畏”四子几乎成为了阮玲玉之死的标签,使它成为了社会道德的符号;而真正的遗书,却很少有人问津。

“如果没有梁赛珍,如果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大概我不会这样做吧!过去的织云,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就是了。”


阮玲玉的一生,16岁出道,拍摄了29部电影,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是默片时代的经典。

但这看似光鲜的生活,却如同一块光滑诱人的奶酪,内里早是千疮百孔。

她的一弯眉,一低头,是烟视媚行的哀怨和恍惚,她的角色和她的人生总有些巧合,可她的经历成就了角色,角色却未改变她的人生。

很多人的命运,都被她无法改变的东西牵绊着,她的家庭、情人、性别、环境。

它们灌输给她“抗争无用”“这都是命”的懦弱;

它们灌输给她“女人终须靠着一个男人”的保守;

它们习惯在一段失败的感情中嘲笑女人无论对错。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或许这样决然的方式,会让她有一点安全感。

以上资料来自《阮玲玉》(电影,1991)、《档案-阮玲玉之死》、《往事-两位巨星的陨落》、《一个真实的阮玲玉》等资料整理而成。

阮玲玉的死,不仅是一个“娱乐花边”,将之上升于社会问题也未尝不可,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明星,却也是富商显贵眼中衬托自我的玩物;她是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的一个标杆,却也是无法拥有社会地位的优伶。

在新旧时代交替,思想激烈冲突的三十年代,她也曾通过电影表达自己的反抗与坚持,却最终无法忍受世人的诋毁与自我命运无法摆脱的困窘,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阮玲玉的死,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诸多的角度看去,总有不一样的感受与体会。

从鲁迅看来,他会感慨于“但是,无论你怎么描写,在强者是毫不要紧的,只消一封信,就会有正误或道歉接着登出来,不过无拳无勇如阮玲玉,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她被额外的画上一脸花,没法洗刷。”(《论人言可畏》);而当时的年轻后生曹禺则凭着一腔热血,誓用一支笔写尽时代的无情与肮脏,于是有了经典名作《日出》。

是的,某种意义而言,陈白露就是曹禺眼中的阮玲玉。图左为话剧《阮玲玉》中徐帆饰演的阮玲玉,图右为话剧《日出》中程莉莎饰演的陈白露。

阮玲玉的饰演者徐帆曾表示,尽管话剧《阮玲玉》早在94年便已上演,而时隔二十余年,这个角色对于她而言仍然有着新鲜感与可挖掘的因素,令她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出愈发立体的角色来。一如人们对阮玲玉的认识,从当年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绯闻明星,到如今一个时代的见证与象征,阮玲玉被赋予的意义,早已远超于一介明星之外了。

关于阮玲玉的,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1. 阮玲玉死于服食过量安眠药——在决定轻生的那一晚,她让母亲煮了一晚面条,将三十片安眠药拌了进去——在电影《阮玲玉》中,面条被换成了粥;而在北京人艺的话剧《阮玲玉》中,徐帆饰演的阮玲玉最后用酒将大把的安眠药送服下去,为这位一代名伶的死略增添了一点诗意。

  2. 提起阮玲玉,很多人都想起了她的“人言可畏”,然而事实上这句话是否出自其本人之口,曾经是一段悬案。按照后来的描述,在服下安眠药后,阮玲玉在清醒时写下了两封遗书,其中便对无尽的造谣中伤指责“人言可畏”——然而这很可能是唐季珊的伪作,直到新世纪,两封被认为是阮玲玉遗书的信件方才被发现并公诸于世,对张达民的无耻愤然谴责,对唐季珊的绝情强烈控诉,“没有你迷恋‘XX’,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这令阮玲玉的死因又有了新的线索。

  3. 阮玲玉在服药后的昏迷期,事实上曾有过得救的机会,然而最终由于唐季珊辗转几家医院延误了有效抢救期而香消玉殒,今人往往将此事视作唐季珊无情无义的铁证,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置所谓“挚爱”的性命于不顾,这也成为了唐季珊之后遭到指责的一大原因,也成了阮玲玉红颜薄命的一大注解。

  4. 在自杀之前,阮玲玉便曾有过自杀的经历,同样有“为情所困”的因素。当时她发现自己所托非人,张达民的公子哥儿习气与对她报以的玩弄的态度令其绝望不已。然而造化弄人,即使应允了富商唐季珊的追求,最终她也发现自己不过是“才入狼窝,又入虎穴”。世人皆称阮玲玉的死与这两个男人脱离不了干系,不仅仅在于二人联手炮制出了一出“重婚风波”,无法从他们的身上获取真心与真爱,或许也令阮玲玉几度心灰意冷,最终走上了绝路。

  5. 在话剧《阮玲玉》中,苗驰与濮存昕分别饰演张四达与唐文山,这两个角色的原型便是阮玲玉的两任丈夫——张达民与唐季珊。

    张达民与唐季珊在阮玲玉死后的境遇都算不上好——张达民失去了经济来源,在几年后因疟疾死于香港;唐季珊一直出钱抚养阮玲玉母亲,似有良心未泯之意,而最终也遭遇诈骗,血本无归,从富甲一方的茶业大鳄沦落为街头兜售茶叶的小贩,最终也死于街头。这样的转折,使得阮玲玉的一生又有了戏剧化的色彩。

    北京人艺的话剧《阮玲玉》,将阮玲玉的短暂一生划分为若干片段,以戏剧的形式展示串联,刻画出其绚烂凄美的人生轨迹,将影响阮玲玉一生的事件化入了舞台叙事之中。这部创作于1994年的话剧一经公演,随即成为了北京人艺的保留经典。2013年底,本剧在时隔近20年后重新上演,徐帆再次饰演阮玲玉,又一次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与好评。3月3日起,新一轮《阮玲玉》将在首都剧场开始演出,期待新的观众与我们共同见证一代名伶的悲喜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