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博剑齿虎科 (Barbourofelidae)

 百科小全藏书阁 2020-02-24

生存年代】:距今1500~600万年前的中新世;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

【演化谱系】:哺乳纲-兽亚纲-真兽下纲-食肉目-猫型亚目-巴博剑齿虎科(Nimravidae)。

包括多个属:金氏剑齿虎属(Ginsburgsmilus)、非洲剑齿虎属(Afrosmilus)、原桑桑剑齿虎属(Prosansanosmilus)、桑桑剑齿虎属(Sansanosmilus)、管剑齿虎属(Syrtosmilus)、巴博剑齿虎属(Barbourofelis)、 Albanosmilus和Vampyrictis

                          巴博剑齿虎骨架复原,它们有着前所未有的强壮体格

在早期的分类中巴博剑齿虎曾一度被划入到猎猫科之下,成为其下的一个亚科。而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重新进行对其化石分析对比后发现,巴博剑齿虎实际上与现代猫科有着更近的亲缘联系而与猎猫科相去甚远,故而最终将其独立出来成立了巴博剑齿虎科。

虽然与猫科在演化关系上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但巴博剑齿虎也不是真正的猫科动物,它们也是典型的容易被误认为是“剑齿虎”的非猫科剑齿杀手之一。

第一具巴博剑齿虎的化石早在1947年就被美国古生物学家巴博(Barbour)发现并命名,根据化石记录显示:最早的巴博剑齿虎成员出现在早中新世时期的非洲,并借由大陆板块移动形成的欧亚路桥成功辐射扩散到到了欧洲、亚洲的多个地区,最终在晚中新世时期抵达了北美洲并成功立足。

                      桑桑剑齿虎,相比其他巴博剑齿虎科成员它们的面部更加狭长

巴博剑齿虎属共有6个种,其中以弗雷基巴博剑齿虎最为有名,它主要生活在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也有遗存。体型与非洲雄狮相当,是最大的巴博剑齿虎科动物。巴博剑齿虎和猎猫科的凯尔兰猫也是最大的非猫科剑齿动物。

                             巴博剑齿虎,它们是整个猫型亚目中出现过的最大型的成员

这其中作为知名度最高的成员——巴博剑齿虎(Barbourofelis)可谓是整个家族中的翘楚般的存在。

出现于1500~6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的巴博剑齿虎是整个家族中最晚出现的演化支,也代表了整个巴博剑齿虎科演化的巅峰。

它们的体型接近现代非洲狮大小,长着一对让人不寒而栗的长达22cm的特化上犬齿;下颌骨下方有明显的凸起骨质结构用于保护闭合时的獠牙;头颅骨非常厚实;四肢骨骼结构也极其强壮更像熊科这样的大型食肉目。一眼看上去它可能更像是一头“有着熊一般体格的狮子”,是整个猫型亚目演化史上出现过的体型最大的代表种群之一。

             巴博剑齿虎颅骨化石。可以看到它们高度特化的上犬齿和下颌骨骨突结构

巴博剑齿虎在中新世末最终衰落。其衰落速度在剑齿动物中是最快最惊人的,或许其灭绝原因并不简单出于猫科剑齿虎亚科动物的竞争。在此之后,巴博剑齿虎科动物彻底灭绝了。

  巴博剑齿虎的体型与一头成年非洲狮不相上下,但却有着更可怕的獠牙和更强壮的骨骼

巴博剑齿虎生存的北美区域在中新世时期与今日大相径庭,那里曾布满了丰润的草原和大河冲击形成的广阔平原以及湿地、草甸。

这种混合了多种自然生态的地理面貌孕育出众多种类纷繁的动物群,其中不乏诸如:古驼、新三趾马、奇角鹿和远角犀等这样的中大型植食性动物,它们的存在为巴博剑齿虎这样的顶级掠食者提供了充沛的食物供给。

                远角犀曾和巴博剑齿虎等掠食者一起生活在中新世的北美大陆

                                             巴博剑齿虎袭击新三趾马

这片乐土同样也吸引了许多其他掠食者纷至沓来,比如半剑齿虎、上犬、郊熊等,它们与巴博剑齿虎共同构建出这个生生不息的中新世北美动物群。

               上犬骨骼复原。这是已知最大的犬科动物,体长可达1.5米,重大136公斤

面对众多装备精良的竞争对手,巴博剑齿虎靠着一副刀锋般的剑齿和庞大强悍的体型最终成功突围,成为了这片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大陆的主宰者,位列猫型亚目演化之路上最成功的成员之一。

                                       巴博剑齿虎捕杀奇角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