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论阴阳

 憩苑 2020-02-24


1.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兼论阴阳的研究思路

洪钧按:此文曾刊载于医学与哲学 1997年第18卷第1期,总188期28-30页。

一、近现代阴阳研究简评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粗看西医理论体系,与阴阳学说似毫无关系,至少它的重要理论中没有对等于阴阳的术语。因此,近代汇通医家和当代中西医结合理论家都想弄清中医的阴阳到底是西医的什么。

关于近代汇通医家和有关学者对阴阳的看法或研究结论,请参看拙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1]。大体上是不少著名医家和学者否定阴阳思想,有的则企图将阴阳说成是现代科学理论中的某一学说。对阴阳思想理解最深刻的近代医家是杨则民

[l]。他最先用对立统一学说解释阴阳思想。

50年代后期开始,关于阴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学界对阴阳学说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对阴阳证动物模型或阴阳盛衰的病人进行分析试验,以期发现诊断阴阳盛衰(特别是对阴虚和阳虚)的特异指标。换言之,这些指标就是阴阳的物质基础或阴阳的实质。有关研究中以自国外引进的环核苷酸(cAMP - cGMP)理论说明

[2]最为轰动一时。国内则以60年代初造成阳虚动物模型:

[3]以及有关学者的“中医阴阳的实验研究”

[4]系列文章最为著名。

笔者曾指出.阴阳属于医学哲学层次的概念

[5],它自古代自然哲学思想引进医学。这种天地之道原可纲纪(统帅、解释、推演)万事万物,医家便用来纲纪人体一切宏观和微观生理、病理(因而也可纲纪方药)现象,并不特指某种或某些现象。

尽管如此,本文并不否定关于阴阳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毕竟是认识阴阳的深化过程,更莫说研究者为此做出了可敬的努力。笔者只是想提醒有关学界,在研究中更多注重总体把握的理性思维。实验方法或许不总是最重要的。为更好地把握阴阳,研究者还必需先吃透中医。当然也要吃透西医,目前主要是前者不足。

二、化气、成形与代谢、形态

中医阴阳到底是什么呢?古代医家并没有仅满足于它是天地之道、治病的根本,而是在当时知识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做出了推演和说明。弄清这些推演和说明,便会发现关于阴阳的中西医结合并不很难,更不是一定要实验。

古人说:“阳化气,阴成形”

[6]。中医后来有“气化”一词,即本于此。显然,气化略同于西医的代谢,“形”等同于西医的形态和构造。这种理解既适用于人体整体,也适用于系统、嚣官、组织、细胞以及亚细胞水平。无论在哪个水平,也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代谢亢进或低下,就是阳的一方发生偏差(即阳盛或阳衰)。同样.形态或构造异常,就是阴的一方发生偏差(即阴盛或阴衰)。古人曾将形态分阴阳,如腠理(内脏之外的软组织)、躯壳、四肢为阳,脏腑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躯壳内的膈上为阳,下为阴;脏为阴,腑为阳等。这种进一步分类的依据是阴阳的经验性。

具体到代谢,是否可再分阴阳呢?

西医将代谢分作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其中同样有阴阳。古人说:“阳杀(消耗之义)阴藏”,“阴静阳躁(动之义)”

[6]。显然,物质代谢属阴,能量代谢属阳。二者的亢进或低下分别是阴阳的盛衰。同样,代谢又分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前者属阴,后者属阳。

代谢受控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近来关于二者——特别是后者与阴阳的关系研究特多。其中是否又有阴阳呢?答案是肯定的。代谢中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显然是阴阳关系。交感神经紧张必然表现为阳亢,副交感紧张即为阴盛。内分泌与神经关系密切但问题稍复杂,见下文。

三、西医理论与阴阳对立统一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有些学者指出它不像现代对立统一学说那样完全抽象为纯思辨的逻辑范畴,保留着具体现实性和经验性

[7]。但是,就中西医结合而言,它也许可以更方便地纲纪大多数西医知识。上文所举西医理论的阴阳现象显然无一不属于对立统一现象,对它们不再从这一角度说明。

首先,人体从群体到整体就是对立统一的。如无男便无女、无生便无死、无老便无幼、无左便无右、无上便无下。即以简单的左右肢体和左右眼而论,一方的缺失虽不意味着另一方功能完全丧失,却将导致整体功能丧失大半。

其次,人体各系统之间,首先是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问的对立统一。其他各系统之间也有对立统一关系,但不宜全部用这种关系纲纪。

具体到各系统,对立统一现象同样举不胜举。以神经系统为例,大脑两半球、中枢与外周、脑与脊髓、大脑与小脑、感觉与运动、随意与植物、交感与副交感、肾上腺能与胆碱能神经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

再如内分泌系统,在构造方面的垂体前叶和后叶、甲状腺和旁腺的左右叶、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在机能方面,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垂体与其他腺体、其他腺体之间、激素与促激素、肾上腺皮质素与髓质素、糖皮质素与盐皮质素、雌激素与雄激素、激素与抗激素等等,都是典型的阴阳关系。

内分泌系统与阴阳证型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当于代谢闸门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无疑属于阳亢,反之属于阳衰。近年研究皮质素动物模型曾出现争论,有阳虚或阴虚(虚字宜改为衰,以免与虚实之虚相混)两种见解

[8]。其实,两种见解都可能正确,关键是因为用药种类或剂量不同,观察时间不同,可分别表现为代谢亢进或代谢低下。

器官方面,心与肺,心与肾、心与肝、肝与胃肠、甚或口与肛门等等,也都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微观方面,如细胞与细胞核、细胞膜的双层构造、核与核仁、染色体的双链结构、作为第二信使的环棱苷酸等等也无不是对立统一关系。

西医关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学说,也提供了大量对立统一现象。如摄入与排出、同化与异化、合成与分解、兴奋与抑止、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感染与免疫、抗原与抗体,甚至最简单的伸与曲、收缩与扩张、呼与吸等等。

内环境的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血液与组织间液、其中的各种缓冲对、各种离子在体液中的对立统一分布等等,尤其体现了阴阳关系。

阴阳对立统一学说,对理解许多西医理论非常重要。比如,若不承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男性体内有雌激素,女性体内也分泌雌激素;为什么糖皮质素也要影响盐代谢以及皮质素与髓质素的关系。

四、气、味、形、精、血与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有一段文字说明气味形精间的关系,许多读者感到费解。实际上.味形精血都是气。理解该文的关键是先要知道,古人讲气有不同层次的概念。与道、理井列的气就是哲学上的物质。《素问·六节脏象论篇第九》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气合而有形,因变而正名”,就是说一切气无非物,一切物无非气。然而,只靠有形(即宏观)之气,不好说清气化。所以又有了与味相对的气,这里气更轻清(即微细)故为阳,味则为阴。结合西医理解,凡复杂结构和大分子为阴,反之为阳。精是古人猜测的最奥妙的气,说它食气、归化,即调控气化——代谢,与内分泌和酶大体相通。这样一来,形归气,气生形,精食气,形食味,都好理解了。当代西医发现了大量的微观构造和代谢过程,无疑有助于理解古人的推演和猜测。

气血并提始于《内经》,但是,说血属阴,气(血中之气和统血之气)属阳并形成气血辨证学说,则主要是清代医家的事。血本是气所化,为什么其中还有气呢?结合西医理解,这种气就是血中参与代谢的最活跃且细微的物质,故属阳。其中以葡萄糖——即所谓谷气最重要。古人不可能知道醣、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最后统一参加三羧酸循环以及相关的酶系统,这种推测却很可贵。读者试观察一下低血糖症,的确一派阳虚。

至于统血之气,主要指维持血液运行的功能来源。它与血中之气有关,但主要指维持西医关于心脏、神经、血管舒缩通透和凝血功能的能量。能量自代谢来.故也属阳,

阴阳思想把自然界的构造和过程理解为对称的,有的学者很推崇这种思维模式

[9]。对称关系是否等价于对立统一关系,本文暂不讨论。在此仅提醒读者,上文所举例证中有的理解为对称关系或更恰当。拙著《伤寒论新》241-249

[10]页曾就中西医(东西方)思维模式较详细地讨论过上述问题,可一并参看,本文从略。

应该说明,并非一切生命现象均属阴阳现象。解剖生理中各系统之间和生化学中的三羧酸循环等多层次、多因素主从结构和循环过程,就不都是阴阳关系。中医学还要借助五行学说推演医理,原因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赵洪钧 近代中西论争史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  第一版

2.陈可冀综述 王振刚审校 环核苷酸双向调节和中医阴阳学说  国内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  1978年创刊号  11页

3.邝安堃等 某些助阳药对大剂量皮质激素所致耗竭现象的影响 中华内科杂志  1963;11(2):113

4.邝安堃 顾德官等 中医阴阳的实验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4(12):742-1985:5(1):48.1985:5(2):105.1985;5(3):167.

5.赵洪钧等 八纲辨证研究中的逻辑问题 医学与哲学  1984;(10):25

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7.李泽厚. 秦汉思想简议 中国社会科学  1984:(2):129-131

8.夏守勋等 四种“虚症”模型的建立及其与环苷酸系统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4(9):543

9.朱亚宗等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长沙  1992年第一版 64页

10.赵洪钧 伤寒论新解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年 12月第一版 241-24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