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证化中医基础理论依据及应用》(2)

 健康使者846A 2020-02-24

《黄帝内经》对疫病的发生,有天、人、邪“三虚致疫”的理论:

1,没有相应的气运条件,光有病毒是产生不了大疫情的。历史上的大疫没有现代医学的防控条件到一定时候会自然消退、2003年5月以后人类并没有把病毒消灭而SARS疫情戛然而止等都是现实例证。

2,己亥岁终之气产生“温疬”的运气因子主要是在泉之气的少阳相火。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说:“凡大疫之年,多有难识之症,医者绝无把握,方药杂投,夭枉不少,要得其总决,当就三年中司天在泉,推气候之相乖者在何处,再合本年之司天在泉求之,以此用药,虽不中,不远矣。”

3,联系到2017年丁酉岁的“地不奉天”“柔干失刚“,才能看到“三年化疫”的“伏燥”和“木疠”;

从己亥少阳在泉的左间是阳明燥金、接下来庚年的岁运是太商等运气因素才会对本次疫情的“燥”邪动态有较清晰的认识;联系到己亥岁的土运和庚子岁初之气的太阳寒水,才能更好地去体验“寒湿”问题。

4,从“三年化疫“的角度,2017年的”柔不附刚“,没有2000年的”刚柔失守“那么强烈,所以2020年疫情的烈性程度也比不上SARS。

但传染性又超过了SARS,我们看到SARS的运气因子里是没有“风”的,而己亥年是厥阴风木司天,引动的是“木疠”,知道了这一点,就不奇怪2020年疫情的传染性强于SARS

又风木克土,故2020年疫情感染更多见消化道症状。

《实证化中医基础理论依据及应用》(2)

作者:陈国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