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简史

 bg1bgb 2020-02-24

【最全】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简史

交流历史 感悟古代艺术 传播中华文化 浩瀚的历史与伟大的民族成就了不朽的艺术,感悟历史,了解文明,增强国人民族自豪感。

壁画


    壁画,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早在汉朝就有在墙壁上作画的记载,多是在石窟、墓室或是寺观的墙壁,到了现在结合了现代工艺和文化气息,墙壁作画越来越多元、个性地发展,更多地被人们在装修时应用。

    本文,我们主要来讨论中国古代的宗教壁画。


中国古代宗教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一)中国古代寺观殿堂壁画。

(二)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

(三)中国古代佛塔壁画。




【殿堂壁画】




殿堂壁画主要分布在大殿的内壁,内部的梁架以及拱眼上。



1,拱眼壁画



早期古建筑因为斗拱硕大,两个斗拱之间有一个空白处,即为拱眼壁。




早期的拱眼壁上一般绘制壁画,上图为佛光寺的唐代壁画。



2,梁架壁画(介于壁画、彩画的一种)



梁架彩画,义县奉国寺,画着长条壁画,介于壁画和建筑彩画之间的形式。





奉国寺梁架彩画,介于壁画和建筑彩画之间的形式,以飞天为主要题材。


3,内壁壁画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内壁上绘制了佛祖、菩萨题材的壁画,为金代作品。崇福寺其他殿宇墙壁上还有明代壁画。







第二讲:【石窟壁画】





石窟壁画主要分布在窟顶的藻井处和石窟的四壁,多与彩塑的色彩相关联。




北周的这幅壁画,用抽象化的山作为了贯穿画面的主线。


北朝的壁画,大多色彩淡雅朴素,偏向冷色调。而且具有西方绘画的表现思维。






第三讲:【佛塔壁画】


佛塔内部空间狭窄,尤其密檐佛塔。中宫,地宫,天宫因功能特殊而神圣庄严,因此尤其注重装饰。



1,佛塔天宫壁画



宋塔内部的一处天宫藻井,有历代维修重新绘制的痕迹。依稀可见宋代流行的“五彩遍妆”。



银杏木制作的舍利塔宝函,曾经保存在瑞光塔的天宫里。现存苏州博物馆。



2,中宫/地宫壁画




觉山寺辽塔中宫壁画与静志寺地宫北宋壁画,是宋辽时期重要的佛塔壁画遗存。



和大蒜一样的肌肉,被文史专家定义为“典型的辽代特征”。该塔壁画就是出处吧。笔者认为不排除后代改绘的成分。




净众院塔地宫北宋佛教壁画,是北宋佛教壁画的代表作品,用线肯定再现宋代人物画之淳熟肯定。



辽塔地宫壁画,呈现出与宋塔几乎一致的风貌。可见宋辽两国之间的文化交融。







以下是笔者十年来自己利用假期及上学期间跟随中央美术学院“六工”考察过程中所见的价值较高的壁画,进行一个简单罗列,难免疏漏,希望大家文末留言补充!!


1,【石窟壁画】



十六国——北魏 莫高窟(272,254,257等)

西魏  莫高窟(249,285等)
北周  莫高窟(428等)
北周  麦积山(散花楼)
北周  炳灵寺(93,95等)
隋    莫高窟(419,390等)
初唐  莫高窟(57,329等)
初唐  莫高窟(220等)
盛唐  莫高窟(45,320等)
盛唐  莫高窟(217)
中唐  莫高窟(112等)
晚唐  莫高窟 (156,159等)
晚唐  莫高窟(61)


2,【佛塔壁画】


辽代  觉山寺塔中宫壁画
辽代 释迦塔中宫/藻井/拱眼等处壁画
辽代 庆州白塔中宫/天宫壁画
辽代 无垢塔地宫壁画
辽代 南安寺地宫壁画
北宋 净众院地宫壁画
北宋 静志寺地宫壁画
北宋 松江方塔壁画
南宋  瑞光塔天宫宝函壁画
南宋  无尘塔天宫藻井壁画
明代  涿州塔天宫藻井壁画

3,【寺观壁画】



五代  大云院(壁画与建筑)

五代  慈胜寺壁画(海外)
北宋  开化寺壁画
北宋   寝祠壁画
金    岩山寺文殊殿壁画
金    崇福寺弥陀殿
西夏  (榆林窟2窟 )
西夏  (榆林窟3窟 文殊变)
元    永乐宫无极殿
元   永乐宫纯阳殿/龙虎门
元   广胜寺下寺大殿壁画(大都会博物馆)
元    水神庙壁画
元   慈胜寺山门
元    万寿宫壁画
元    兴化寺(故宫博物院)
元 兴化寺 (海外)
元-明    青龙寺
元-明   德宁之殿
明    法海寺
明   承恩寺山门
明  广胜寺上寺
明   新津观音寺
明  蓬溪宝凡寺
明   剑阁觉苑寺
明  平武报恩寺   
明    稷益庙
明    公主寺
明    永安寺
明    毗卢寺
明    瞿昙寺
明   圣母庙
明    阳曲不二寺
明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明   大云寺
明   律吕神祠
明   保宁寺
清   多福寺
清   明绣寺
清  于东宝凡寺
清  华严寺(清代改绘宋金)
清 龙门寺(清代改绘)
清    其他
。。。。。。。
 




历代寺观/石窟壁画赏析


【北朝石窟寺】


      

早期风格

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大都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


西魏风格

这个时期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周/隋代风格

这个时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北周造像风格、洞窟布局与前代石窟相比有两处变化:一是西魏时的“秀骨清像”式造像风格为一种面相浑圆、身体丰壮的风格所取代;二是千佛图像面积增大,佛传、本生故事等原本放在重要位置(墙中部)的佛画内容被移到次要位置的窟顶。其变化折射出北朝晚期佛教艺术传播方向的改变,它体现了中原佛教逐渐成熟,并向周边传播。


唐代/晚唐五代风格

题材非常丰富,大致可归纳为:净土变相,经变故事画,佛、菩萨等像,供养人。净土变相的构图利用建筑物的透视造成空间深广的印象,复杂丰富的画面仍非常紧凑完整,是绘画艺术发展中一重要突破,一直被后世所摹仿、复制并长期流传。经变故事画以零窟和三三五窟的图像作为代表,内容丰富而多变,场面和情节被处理得真实有趣。绘画和雕刻中的佛、菩萨等像在唐代的佛教美术中是一重要创造,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及表情比前代更加多样化了,出现了多种坐、立、行走、飞翔中的生动姿态,特别是唐代菩萨的形象为古代美术中理想与现实成功结合的重要范例。




北魏各窟壁画大都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


从西魏壁画可见绘画壁画艺术的汉化过程

“薄肉塑”,说白了就是在壁画上面巧妙的利用了薄浮雕技法,使得画面表现力更强。



之字形构图,巧妙的利用建筑的空间关系去排布画面。




【唐、五代】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世人为之向往。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唐代的诗歌发展到高潮时期,美术也是昌盛阶段,“盛唐”的绘画、雕塑都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唐代的寺观壁画皆规模宏伟,色彩富丽,可惜那些壁画早已随着建筑的毁坏而不存在了。


初唐、盛唐的莫高窟壁画。


山西境内保存着3座唐代寺观殿堂,而在这仅存的全国甚为少见的唐代建筑内,也仅有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正中佛座束腰上残存的一小方壁画和一部分縅眼壁画,是全国除敦煌外唯一的唐代寺观壁画,体现了唐代壁画艺术风貌,可谓稀世奇珍。


大云院壁画成为国内仅存的五代寺观壁画。



流传海外的慈胜寺壁画。


【辽】



       唐朝尚未灭亡,宋朝尚未建立的时候,契丹族在北方崛起,辽代从此建立。认识这个时代的壁画,我们从一则视频说起:

       

视频:《辽代建筑观音阁的壁画艺术及年代问题简述》




中国历代的壁画和古建筑、彩塑一样,是一个有机体。历朝历代对其都有重绘,修缮等,这一则视频对于壁画这个有机体,有一个简短的介绍:


视频中的罗汉像,辽绘明修。



释迦塔内槽中宫遍布壁画,出入口处的四大天王辽代绘制,但是历代都有维修。内槽诸佛像及飞天较为原真性的保留了辽代壁画的特征。




【宋】


 宋、辽、金时期,山西曾经历了以上三个王朝的统治。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稳定人心,巩固自身政权,极力崇佛仰道,兴寺修观,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宗教势力较唐代有明显衰落。文人墨画盛行以后,壁画的绘制逐渐变为民间画师的行业,画师被卑为“画匠”、“工匠”,致使许多壁画及其创作者,很少见诸记载而湮没无闻。但是在山西,由于地域多山,交通不便,加之民风古朴,宗教信仰氛围仍十分浓厚,故而当全国宗教影响减弱,文人墨画盛行时,其寺观壁画创作仍很兴盛,全省现存宋、辽、金时期建筑近百座,保存有这个时期的壁画共计924.49平方米,著名的作品有高平市开化寺大雄宝殿内宋代壁画、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底层和灵丘觉山寺塔内辽代壁画、繁峙岩山寺和朔州崇福寺的金代壁画。尤其是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繁峙县岩山寺金代壁画,集中反映了宋、金时期壁画艺术的成就,堪称杰作,弥足珍贵。


开化寺壁画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内,是我国唯一的宋代殿堂壁画。



北宋开化寺壁画全貌。




【西夏】


 
    西夏壁画主要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的80多个西夏妆銮洞窟中,西夏石窟寺壁画以佛教内容为主,除了描绘各种净土变、说法图、千佛和供养菩萨外,还出现了十六罗汉、儒童本生、炽盛光佛、水月观音、曼荼罗五方佛等新的壁画题材。西夏早、中期的佛教壁画继承晚唐、五代和北宋的画风,晚期佛教壁画则具有自己的特点,多以大面积的石绿作底色,呈现着清丽的色调,使土红色线条勾出的轮廓更加明显。
    


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中,有以山水为主的画面,真实地描绘了西北地区山岭树疏高旷的风貌,反映出西夏山水画的一些特点。





【金】



      岩山寺壁画,寺址在山西繁峙县城东南天岩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现存文殊殿是金代原物。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西壁为佛传故事,描绘释迦牟尼一生事迹;东壁为本生故事,描绘须阇提(养生)太子割肉孝养父母等故事;北壁描绘一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难的故事;南壁两侧描绘殿阁楼台和供养人,剥蚀严重。据西壁南端上方的画工题记,是金大定七年(1167)宫廷画师王逵所作。


壁画风格辙丽精细,接近北宋院体画风。壁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笔力刚劲,设色浑厚。其艺术之精湛,技法之纯熟,在山西壁画中很突出,是金代壁画中的佳作。


岩山寺文殊殿东壁壁画全貌。




【元】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大的一个朝代,宋、辽、金长期动荡和分割的局面至此一统。被称作元朝“腹里”的山西,保存下来的元代木构建筑共有350余座,寺观壁画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数量之巨,艺术之精,亦冠于全国。其中的芮城县永乐宫、稷山县青龙寺、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汾阳县五岳庙、高平市万寿宫内的壁画以及现存北京故宫的稷山县兴化寺《七佛图》等都是我国元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


《朝元图》是元代马君祥及其子马七等人创作的一幅壁画。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壁画,泰定三年(1325 年)由马君祥等人绘制而成,描绘了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以8 个帝后主像为中心,周围有金童、玉女、星宿、力士等共286 尊,场面开阔,气势恢宏。



北岳庙德宁之殿是最大的元代建筑,壁画绘制于同一时期,是现存第二套元代道教壁画。



水神庙壁画反映了元杂剧的兴盛,是第三套元代道教壁画。




广胜寺下寺壁画《说法图》与兴化寺壁画是两套流失海外的元代山西壁画。此外兴化寺七佛说法图有幸留在国内,现存故宫。



“水陆画”,是青龙寺壁画中的精华所在。该殿全部构图共有人物300余众,分画在130平方米的墙面上。西壁上为三世佛和礼佛图,下为道教万神图;北壁上为十八罗汉,下为十殿阎君、六道轮回等,另有阴曹地府行刑场面。



【明清】



       

    明代以后,文献典籍当中几乎见不到记载壁画的痕迹,就全国范围来讲,寺观壁画艺术已走向尾声,画面构图和人物造型已开始程式化,其工艺水平较宋、金、元时期大为逊色。山西明代的壁画有2300平方米,有的仍保留着金、元壁画的风韵,继续向清秀、俊逸方面发展,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新绛稷益庙、汾阳圣母庙的壁画,以数量众多,题材多样,艺术性强著称。清代时期的山西寺观壁画保存有近3000平方米,其艺术水平较之前代已显著降低,但还是有一些颇具价值的作品,如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四壁绘画,高达6.3米,长约141.1米,总面积889平方米,一座殿堂里能有如此鸿篇巨制,在我国明清壁画中也是仅见的一例。这些壁画大多有确切的纪年和画师的题名,内容几乎涵盖了佛、道、儒教和风俗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大大丰富了中国绘画史的内容。
   


法海寺壁画人物三五成组,互相呼应,统一而有变化。人物服饰华丽,仪态优美,线条流畅,色泽浓丽。佛龛背后有壁画三铺,中铺画水月观音,右铺画文殊菩萨,左铺画普贤菩萨。殿前罗汉的背后,祥云缭绕中画30尊如来、菩萨和两组乘云飞舞的天人。



承恩寺与法海寺同时期,壁画也反映出共同面貌。



新津观音寺壁画寺址在四川新津县永兴场九莲山始建于南宋现存毗卢殿左右两壁绘十二菩萨,有明成化四年(1468)的题记。



广胜寺上寺在明代重建过程中,壁画明显参考了下寺壁画。



圣母庙东壁是《迎驾图》,西壁为《巡幸图》,北壁题《燕乐图》,三壁画面互相连接,而又各自独立,壁画工笔重彩,沥粉贴金,场面壮阔,人物众多,亭台楼阁布局得当,曲桥廊庑错落有致,反映皇家宫廷生活影子,充满强烈的世俗气息。为明代道教壁画之珍品。




壁画绘文武百官、农民朝圣、稷益传说、烧荒狩猎、伐木耕获、山川园林等故事,在我国现存壁画中可谓独树一帜。它不同于佛教题材的敦煌壁画,也不同于道教内容的永乐宫壁画,更不同于儒释道合一的青龙寺壁画,而以古代传说故事为体裁,赞颂大禹、后稷、伯益为民造福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勇猛精神,画艺精湛,布局严谨,是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文物,国内罕见。





传统壁画技法


1,【壁画工艺——沥粉贴金】


       沥粉贴金技法是传统壁画、彩雕以及建筑装饰常用的一种工艺手段。但古代这种手法多用于局部的点缀,如表现帝王将相的车饰、伞盖、朝服盔甲以及贵妇人的头饰。在壁画上大面积的应用沥粉贴金,这种方法近代才有。这一方法简便易学,而且画面古朴、浑厚、富丽。
        沥粉工艺的特殊之处在于高出物面,并在它的上面贴金、银箔、上色等。具有厚度、硬度及华贵的感觉,同时可增加立体感。山西元代的永乐宫,北京明代的法海寺壁画中,沥粉的运用已经达到了十分精美的地步。

岩山寺宫殿的鸱吻上,采用了沥粉贴金工艺。富丽堂皇且有立体感。


观音寺大量的使用贴金工艺。


2,【兼容绢本 ,纸本画技法】



       中国古代绘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造型,第二是设色。

基本总结为:勾-皴-点-染

染色又分为:1,最简单的统染,2,区分层次的晕染(分染),3在素描关系上的罩染。



宋金壁画显现出同时期纸本绘画的特征。(勾与皴)


勾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古代画家们创造的十八描是国画线描的源泉,无论哪种线描都是为更精妙地表现物象和传达美感为根本的。当代画家们表现的物象与古代有所变化,如服饰、发型等,另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当代的画家们为创造出具有时代美感与特征的绘画作品,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宋金壁画显现出同时期纸本绘画的特征。(晕染,罩染)



皴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3,【干壁画与湿(漆)壁画】


壁画以技法区分 ,具体画法有:

(1)、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

(2)、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须一次完成,难度较大;

(3)、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

(4)、蜡画,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加热处理;

(5)、漆壁画,即以漆为材料或颜料,绘制在类似木板等介质上面然后安装在墙壁上或者直接绘在墙面上的大型的漆画,有较好的显色和防潮作用;


漆壁画(油性壁画),色彩更加浑厚,显色更加艳丽。在南方潮湿时的环境中更利于保存。图为四川的两处明代壁画。剑阁觉苑寺与新津观音寺。



同时期同题材的壁画,油性和水性传达出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基础的壁画知识,就先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的仔细阅读,如有疏漏补充敬请文末留言,或者点击“在看”交流互动!




BG1BGB免责声明
图文来自网络,本人对文中观点不持立场,对文章观点不负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