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说馆——红楼梦美女要长这样,你还幻想自己是宝玉吗?记画家潘东篱(一)

 不止一格 2020-02-24

“不止一格”的原创,杂说不胡说。

关注、点赞、分享都是鼓励欢迎吐槽、拍砖,讨论。

孩子学校开了课外阅读书单,要求开始读四大名著。

倏忽想起书柜里还有一套十几年前刘心武所著的《揭秘红楼梦》系列四本书。

黛玉

《红楼梦》随着年龄增长看了好几遍, 套句流行语,每次都GET到不同的点。因为自小喜爱艺术,后来又干了策划设计这一行,所以不但一直学习着各种艺术史,文化史类的知识,也一直关注着艺术圈的发展。看到这套揭秘系列书时,先不说刘大师的揭秘观点有多惊世骇俗,书里配的插图倒是真真惊到我了,这版插图的画风画法可真没见过,不过别有一种感觉,一句话,反传统。

就像标题里写的“红楼梦美女要长这样,你还幻想自己是宝玉吗”

黛玉
宝钗

关于画家介绍,书上只在出版信息里写了——插图绘制:瑞红 顾宝新

当时可查讯息太少,后来才对画家陆续多了些了解,这里把收集的资料和大家共享下。至于对画的欣赏角度,各位自己感觉吧。

先说明一下,这些画应该多是署名“瑞红”的作品,瑞红本名是“潘东篱”,顾宝新是潘老师的丈夫,也是大家,应该是在创作中也起了不少作用,所以一同署名了(个人猜测之言)。

潘东篱

潘老师的简介:

职业画家,1969年生,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专业杂志上刊登作品,二十岁出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展。

曾为作家刘心武2005年出版的《揭秘〈红楼梦〉》绘制插画,在艺术圈引起较大反响。

潘东篱的《金陵十二钗》已经有三、四种版本:水彩、油画、电脑绘画等等,每套都不同。

顾老师的简介:

1960年生

1989年《聊斋志异》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94年《天窗》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最高奖

1994~1999年新加坡时代信息资讯公司任多媒体艺术设计师

2000年开始创建G1漫画工作室

2004年连环漫画《西游记》之《天降悟空》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2004年《奇妙的动物世界》获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插图金奖

备注:

顾老师的西游系列也是超牛叉的存在,手上资料不齐,以后再讲。若有幸顾老师看见此文,发一套资料就甚好了。

这次先放些书里的正册副册12钗插图给大家欣赏下,之后再写一篇,放些潘老师的其它作品给大家欣赏。

探春
湘云
妙玉
迎春
王熙凤
李纨
秦可卿
尤三姐
平儿
晴雯
小红
宝琴

为了加深印象,发几张传统红楼梦插图,大家对比着感觉下。

看完画了,附上一些搜集的语录,大家自品。

别人认为的潘老师:

插画交稿给编辑后,编辑打来电话,委婉地表示,十二钗看上去太抑郁了,让她加点暖色。“不用就算了。”潘东篱对自己的作品很坚持,不肯再作修改。

插画随刘心武的书出版了,读者对插画反应很不错。

刘心武对于潘东篱作品中的“个性”非常赞赏,“不要问像不像,不是观者眼中的金陵十二钗,而是一位画家心中的金陵十二钗。”

她的插画能为情节拓展不少递延的想像空间,刘心武在和她合作之后就欲罢不能。”

潘东篱为《揭秘红楼梦》创作了数码绘画的插图,尽管插图具有许多手工笔绘的特征,比如硬笔勾线的随意性、明清绣像那样简洁的造型等,但Photoshop的绘画软件所独具的数码语言也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电子涂色的平整清爽、电子喷笔在色彩过渡上的灵巧细微,特别是数码语言独具的空间想象性等,都显现出她在这一领域探索的超前性。在某种意义上,电子图像语言是形成潘东篱当代艺术风格的重要源泉。”

“在潘东篱创作的红楼十二金钗中,你能看到这种创作自由。时代变了。她游刃有余地掌握自己的尺度,艺术创作的事物和现实世界中有不同的折射,她作为艺术创作者不容商量地按照自己的口味做了自己的决定,展现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红楼十二金钗。”

潘东篱笔下的红楼女性,具有后现代社会都市女性的某些心理情状,即高度的物质生活背后的心理焦虑与精神虚妄,那是在高品质的休闲生活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种荒芜的精神家园。”

“潘东篱借用了经典文学名著的形象却巧妙地描绘了后现代社会的精神图景。”

女性艺术家潘东篱很少为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绘画领域,在每个绘画领域,她都能驾轻就熟,丝毫看不出她在不同绘画领域之间的语言隔膜。”

对于造型别有一种领悟与理解,因而,她的画面也便富有一种独特的想象性,这种想象性的缘起便来自于画面内在造型的需要,如果剥离这些形象负载的现实物象,那么,她对于造型的独特感悟与超常发挥也便跃然纸上。应该说,造型的绘画性是她作品艺术魅力的生命底色。”

潘东篱正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富有极高感悟力的一位开拓者,当代艺术的图像性,常常让人们忽略甚至于遗忘了绘画本身具有的难以被替代的艺术魅力,她的极具绘画性的当代艺术,有待于人们更深入的认识和更高远的期盼。”

“国画、油画、版画,潘东篱涉足了绘画的多个领域,也多有所成。她说她觉得这之中只是媒介不同,本质并无界限。”

“潘东篱,源源不断的奇思异想从笔尖流出。”

“潘东篱的作品中,人物总是没有什么表情,各种奇思妙想则连接着似乎不可能相容的物体。”

“潘东篱的画面,精致、干净,也有一种似乎颠覆了传统的构图与美感。她却说:“我画的就是传统。”

“细节充斥着黑色因素,阴沉、颓废,有时甚至掠过恶心的边缘,画面却异常精致、粉嫩、干净、漂亮!”

“凭直觉她应该是画那柔美清新的作品的,很难把她和墙上挂的这些个性暗藏的画联系在一起。这应该是“邪恶少女”的由来。”

“端看你是不是真邪。端看你是不是骨子里邪。正因为具有如此强大的底蕴,画起美女来不用说……小菜一碟。”

宝玉

潘老师自己认为的:

“决定颠覆传统仕女形象。刚开始觉得自己画风比较冲,像个比武的新手急冲冲地冲进了武场。有了自信后,画风就越来越柔软了。”

“我和刘心武都算是在各自领域颠覆了一把传统,心有灵犀吧。”

“我一直不喜欢中国传统古典美人的形象,不喜欢传统作品中的仕女形象,工整有余,缺少生气。”

“画得不好才叫背离传统,我则是在传统的美的基础上做自己的东西。”

“我的用线用笔都是传统的国画线条,是起承转合的基本功力。”

“《金陵十二钗》不好画,但是画有难度的东西,才更有乐趣。”

“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版《红楼梦》,给观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但仔细想想,那真的是《红楼梦》完整而全部的样子吗?这是一部太伟大的著作,我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切片,画一画我心里的金陵十二钗。”

“画中的女子,大多十分纤细,骨感十足,十二钗也不例外。这是你心中对美的追求吗?”“不,胖、瘦都是美,只要你的线条圆满、技法扎实,就能画出各种各样的美。如果再画下一套《金陵十二钗》,就想画得更富丽一些、丰腴一些,往古典走得再深入一些。”

“是的,必须要有这种控场力。我喜欢按我内心的十二金钗的形象来表达。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古典呢。其实这是我当时的创作,也许我下一批创作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我创作之前没有刻意地想要怎么画,比较随心。”

“变是必须的。怎么变,完全跟着感觉走,就像水淌到这儿,必须得开个阀门。一切都是按照画面的韵律节奏来。”

“画家如果不能给别人创造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就没有意思,就不好玩。我并不是想画得多深刻,只是想提供一种别样的趣味,做一点好玩的东西。”

“画画来自于积累,也来自于生活。”

“绘画就是对世界的认知,只不过是通过画家的手把它重新表现出来。”

“我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特别是在画画的时候—就像我有一个自己的小房子,似乎看到的所有都在我的小房子里过一下,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抛弃,然后再自己排兵布阵。比如这个茶壶,在画里,我可以让它飞得很高,也可以让它一下摔碎,跑来跑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不是很有趣吗?”

“我觉得这些画作是交响乐,每个部分都相互融合、渗透。”

“画面里的每个部分我都是平等对待的,如果表情太多,就掩盖了其它事物的存在感。就像在空中俯瞰时,所有的物体都不是跳脱的,我希望我的画面有宏观的感觉。”

“我要画出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来,遵循自己的标准,也对自己的标准有信心。”

“在绘画这件事上,虽然做不到真的完美,但我也在力求完美。作为一个画家,必须要对自己负责任。”

“并不是太想去解读自己的画,不管解读如何细腻,画作的表达始终是饱和的,而语言的表达始终是线性的。”

“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看藏秘的书,可能在创作中多少有些表达。并且创作有一些宗教的投射没有什么不好,更喜欢随心所欲一些,即便是宗教主题,不想拘泥于中规中矩。”

曹雪芹与脂砚斋

“她的作品与我们熟悉的红楼十二金钗你会更喜欢哪一个风格呢?

也许你可以有异议,但不能不说她的独具一格让你多出些探究倾向与幻想的兴趣来。”

欢迎关注“不止一格”,更多文章待您来评

1、《菊与刀》五十家出版社都出的神作,了解日本的最佳读本

2、《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读懂武侠小说的必读书

3、《本色敦煌》壁画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事

4、装修分裂症,装修众生相,有你吗?

5、纠结吗,看起来很美的开发商样板间到底能不能买?

6、装修不麻烦,流程全搞定,只需走好30步

7、家有小孩,怎么装修才合适?要不要专门设计儿童房?

8、想找个靠谱的设计师?先得让自己靠谱

看到文章的朋友都是有缘人,关注、点赞、分享都是鼓励欢迎吐槽、拍砖,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