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斋茶话 落花流水纹 中国传统纹饰

 李平东方明珠 2020-02-24

落花流水纹,一直是中国最具艺术气息的纹饰之一。

容斋 发现美好 收藏精彩

落花流水纹饰

落花流水,是暮春时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带走的景象,此语常见于唐诗中。唐人有诗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宋人词中也有“落花流水红”等词句。

落花流水纹最初是一种传统染织锦类纹样,称为“落花流水锦”。

由此,艺人们对传统水纹加以艺术表现,创作出一种“落花流水纹”。这种宋代颇为流行的织锦装饰纹样又称曲水纹、紫曲水,是以单朵或折枝形式的梅花或桃花,与水波浪花纹装饰于锦,这种锦即称为落花流水锦。

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画卷》句首“梅花曲水锦”,就是这种锦的代表作。这种淡雅柔和的锦缎工艺复杂,做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掌握这门手艺的顶尖艺人极少,所以从唐宋年间到明清,一直都是供奉皇家的贡品,皇宫贵族女子都以这落花流水礼服为最美。

缂丝龙袍

以曲水纹作地,间饰团寿灵芝纹、仙鹤云蝠纹等图案,下幅饰海水江崖纹,将云纹、仙鹤、蝙蝠、暗八仙纹等组合在一起,寓意吉祥。

清乾隆 红地万字曲水纹妆花缎千佛袈裟

万字曲水纹

这种纹饰后来在全国各地的锦缎作坊里都得到了发展,并为其他工艺品广泛采用,由一种变为十余种,通称“落花流水”纹。

瓷器上的落花流水纹

早期的流水纹样,是用篦具划出旋转式水波纹。宋代流水纹样呈多样化,有六分格旋转流水纹、四分格三层浪花流水纹、多重鱼鳞形流水纹等。在这些流水纹中,有的单独用流水纹作边饰,有的和植物、动物及人物结合使用。

宋代耀州窑青釉划花落花流水纹碗

内底划花落花流水纹。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釉色呈青绿色微泛黄,十分淡雅。此碗内腹就是与牡丹纹结合使用的,碗内底用尖状工具在坯胎表面划出牡丹纹,然后在花纹四周划出六分格旋转流水纹,这种纹样在宋代耀州窑青釉瓷的装饰纹样中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

因为纹饰美丽、寓意文雅,大约在成化时期,御窑厂工匠便将用在御制瓷器上,从此成为历朝官窑必烧的纹样,尤其康雍两帝十分崇尚,所以在康熙早期至雍正时期,出现很多这类摹古之器,且画工精美、质感逼真。

作为一种传统陶瓷纹饰,常用于杯器、瓶器之上,寓意美好,纹饰精细。

元落花流水纹梅瓶

清康熙 斗彩落花流水纹碗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落花流水纹棒槌瓶

清康熙景德镇五彩落花流水飞马纹将军罐

仿 康熙青花落花游鱼斗笠碗

落花流水纹与鲤鱼纹结合的题材为康熙朝独创。碗中的鱼为晚明到清初非常常见的“海八怪”之一的仙鲤鱼,寓意吉祥。鲤利谐音,鱼余谐音,有生活富足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