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酒说川菜【16】

 老酷啊 2020-02-24

煮酒说川菜

王宏玮/撰文

【16】

本想今天开篇直接切入当代川菜的主题,不曾想有读者老爷后台私信,说对于近代川菜的还有一个李九如,好吧,今天加补一章,说说近代川菜另外一个传奇人物——燕蒸帮“帮主”李九如

一个伟大的菜系,总是不缺传奇。而每个传奇的主角,又总是充满了故事。

如果说,关正兴和他的正兴园是近代川菜的少林寺,那么李九如和他的聚丰餐馆就是武当山。

关正兴是满人,南迁入川,一如达摩,远来他国。李九如则是汉人,他的聚丰餐馆虽然高端大气上档次,却不像正兴园有满汉之分——据说,他还是第一个把餐馆开进“满城”的汉人。

公元1861年,李九如生在四川合江县仁怀乡。当时,国力衰弱,民生艰难,他的父母和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一样,在乡镇上弄了一个小饭铺,勉强维持着生计。

年少的李九如打小就在饭铺做帮手,稍长,被送到县上包席馆学艺。这对于乡下的孩子来说,仿佛到了铁岭级别的大城市,为他后来组建烹饪王国埋下了种子。

铁岭再大,也缺少都市的霓虹灯,县城再好,也缺少京城的诱惑。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九如来到成都,并以此作为跳板,北下京城事厨。

在京城打工,不仅工资待遇是成都的好几倍,而且更得到了其他各大等菜的滋养,尤其是满汉全席这个传说中的中菜精华。

一去北京十余年,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手艺,积蓄了钱财,年岁不小的李九如怀揣着暂住证,遥望着京城的天文房价,准备回家乡去创业当老板。

按说厨师是个手艺活路,当老板是营销型工作,象棋下得好,未必就会打羽毛球,产品质量好,未必就能主板上市。但是李九如似乎跳出了这个魔咒。

光绪二十三年,李九如用所有的积蓄,在成都开了一家大型南堂馆,取名“聚丰”——这个时候,正兴园还在如日中天。

由于湖广填四川,使得川中居民具有良好的包容心态,更兼之李九如多年京城大型官有企业高管工作经验,所以李九如的聚丰餐馆虽然基于川菜,但是兼容了北京烤鸭和一些江浙名菜,尤其是满汉全席中的精华。

满汉全席应该是近代中菜集大成者,分别取满菜和中菜的精华组合而成,排场讲究,仪式繁多,菜肴琳琅满目,风味南北都有,据说规格最高的满汉全席,大家要正襟危坐不玩手机的吃上三天——倘若我外出午餐耽搁三天,老板一定会让我搞紧滚蛋。

擅长营销、档次极高且没有门槛的聚丰餐馆自开张伊始就火爆异常,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商务宴请,公司聚会,请客送礼,男女勾兑,一时间食客趋之若鹜,成为当时最体面的社交场所。

有了资金积累的李九如,开始进行了已连续的扩张动作,不仅开设有面向老百姓的小餐馆,还在成都开设了第一家西餐厅,引进了冰激凌、雪糕等洋玩意儿,引发了成都城里小姐公主们与国际接轨的伟大追求。彼时派对,倘若没有这些呈供,会被认作乡下的婚丧坝坝宴。

如日中天的李九如,在这个时候,还干了一件让人意料不到的大事——他邀请当时成都的其他名店三合园、枕江楼、荣乐园、颐之时等一百多家南堂馆老板,在他的分店开会,成立了成都饮食行业的民间行帮组织——燕蒸帮,并自任会长。

燕蒸帮的燕,通宴席的宴,蒸是“挂笼”的意思,用来区别一般饭铺和炒菜馆的重要标志——因为当时的饭铺和炒菜馆没有蒸笼。燕蒸帮名义上的作用是防止行业间不正当竞争,调节行业内部矛盾,口号是携手并肩,互通有无,类似现在的商会或者烹饪协会。但是燕蒸帮的影响力,远不是现在烹饪协会能企盼的。

在当时,行业里还存在着针对“四六分饭铺”、便饭馆和豆花馆的饭食帮,针对面食的面食帮,针对卤菜和冷酒馆的腌卤帮,像极了波澜壮阔热血豪情的武侠世界。

李帮主笑傲江湖,但是晚景凄凉,主要是贤妻早逝,儿子不孝,以至于七八十的高龄,还需举贷度日,苟且残喘。

一代餐饮名宿,英雄迟暮,让人幽伤,不免想起连载前文所写:江湖烽烟起,儿郎引风骚,浪花淘尽真豪杰,是非成败论英雄,如今青山依旧,江渚之上泡三花摆闲龙门阵,抽五牛话古道今,且看那曾经的记忆,旧去的颜色,个性张扬的大咖,谦逊低调的名家……

各位,我们明儿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