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的兰科植物

 临江听雨书库 2020-02-24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30日 13:51   
阅读次数:8309   字号:缩小|放大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约700属2000种,广布于全球,但主要产热带地区。中国有166属,1019种,南北均产之,大部分供观赏,少数如石斛、天麻、白及等入药。 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多数兰科植物,特别是陆生兰,在种子萌发时靠与真菌共生,摄取必须的养分,只有少数种类终生营腐生生活。

雅长野生带叶兜兰居群

兰科植物大多数靠昆虫传粉,也有鸟媒传粉和自花传粉的。当昆虫采蜜后退出花朵时,通常背部触及蕊喙,引起粘盘脱出并牢固地固着在昆虫背部或其他部位上,把花粉块整个从药室中拖出并带走。而当花粉块柄暴露于空气后,由于失水或其他原因,引起了种种运动,使得花粉团处于特定的位置,并在昆虫寻访别的花朵时正好击中柱头,从而实现异花传粉。

兰科植物的每一种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着不同的生境、形状、大小和色彩,但有时他们竟然是同属一科的植物。兰科植物尽管纷繁多样,却仍具有共同特点,可作为区别兰科植物的依据。

在植物学上,兰科植物分为附生、地生两大类,几乎所有的热带兰都是附生植物,它们在其他植物的枝、杆上生长繁殖,伸向空中的天线状的根在风中摆动,被称为“气生根”。附生兰保持着这种“依附”的状态来适应生存环境。另外,许多附生兰为适应强光照环境,茎和叶均膨胀肉质化,以努力保持水分,因而附生兰的有些种类只能在岩石和山崖上生长。其中最有名的是岩生兰。

雅长野生世界新记录种-天贵卷瓣兰

唐代经典《道藏》将铁皮石斛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雅长野生铁皮石斛

雅长野生兔耳兰

雅长野生黑毛石斛

地生兰则主要生长于温带地区,以及热带草原、沼泽地。地生兰吸收土地中的矿物质和水分,并且与其他草原植物同样,依靠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些兰的须根特别发达,除吸收养分外,还有帮助固定根部的作用。

森林的下部生长着浓密的腐生兰,腐生兰完全没有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它们依靠菌根上的真菌,从根部吸收有机物质。

在广西西北部乐业县境内,有一个国家级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它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主要地貌类型为中山地貌和低山地貌,保护区各山体之间沟谷纵横,叠峰连绵,最低海拔400米,最高海拔1971米,年平均气温16.3℃,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5℃。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为野生兰科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目前,保护区已知的兰科植物有44属136种,其中,热带性质属占主导地位的有35属,温带性质属为7属,其种的生活特性:分为地生、附生、半附生和腐生等4种类型。

兰属、香荚兰属、兜兰属、石斛属、毛兰属、沼兰属、贝母兰属等是该保护区植物群落下层或层间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内兰科植物不仅种类丰富,物种密集度为每平方公里0.52种,局部地区达0.8种,且群集度高,从石山到土山,从海拔300米到海拔1970米,几乎每个山头都有兰科植物分布。带叶兜兰、莎叶兰、大香荚兰、束花石斛等物种的居群数量之大,密度之高,分布之广,堪称世界之最。

分布在金矿石碧的带叶兜兰居群,面积达8公顷,数量达数十万株,每年4~5月是带叶兜兰花开的季节,数不清的花朵,随着山风轻轻的吹动,花朵像千万蝴蝶在山间、在林下飞舞。峭壁上、石逢中、树脚下甚至树干上都生长有带叶兜兰。金矿石碧为石灰岩地貌,地形复杂、陡峭,带叶兜兰均分布在30°的石碧上,有的甚至达到90°,有土的石逢就有带叶兜兰的生存。

经我国兰花专家罗毅波、郎楷永研究员实地考察后确认,店子上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约有12000丛的莎叶兰野生居群;拉雅峡谷覆盖面积达5000平方米,约有2000多株的大香荚兰野生居群是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大的野生居群。石碧上、树干上都攀满大香荚兰,密度极大。

在风岩洞4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同时混生着三种兜兰在内的20余种兰科植物。且带叶兜兰和长瓣兜兰的数量都十分丰富,这是极其少见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区还分布着数量丰富的贵州地宝兰。贵州地宝兰自1921年被德国植物分类学家 schlechter根据在贵州罗甸采集的惟一一份标本命名及描述后,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过,以至于我国植物学分类学家在编写《中国兰科植物志》时只好参考德国植物分类学家的描述来记录该种。现在将近百年后的重新发现,说明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是贵州地宝兰目前已知、唯一的野外分布区域。由此可见,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可以说是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及基因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