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啤酒酿造基础之啤酒酵母

 Mix杨林 2020-02-24

一、酵母的定义

酵母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单细胞的微生物;它结构简单、个体微小,且为真核、芽殖繁殖的菌类。



二、酵母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参见笔记《啤酒微生物》中有关的酵母图片。

1、大小

酵母大小为 (58μm×610μm,在国内,酵母的大小多在(37μm×510μm;长:=1:12:1

2、形状

酵母一般为单细胞微生物,多呈圆形(上面酵母)和椭圆形、卵形(下面酵母)。

3、颜色

新鲜酵母呈米色或乳白色,在吸收了树脂、多酚以及色素等物质后会变为淡黄色,而老化的酵母则呈棕色。



三、酵母细胞的结构

1、说明

1)细胞壁:其厚度约为100200nm,作用为固定酵母的形状。

2)细胞膜:厚度约为100nm,细胞膜具有半渗透性,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而小分子物质则可自由通过。

3)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是酵母中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

4)细胞核:不一定在细胞中间,其大小在0.51.5μm

5)液泡:由各种盐类构成的、透明的水泡。

6)贮藏颗粒:包括肝糖颗粒、脂肪粒、异染颗粒等。其大小一般 <0.2 nm,一般的显微镜看不到。

2、应用

1)镜检

通过镜检来观察细胞壁的厚薄、细胞质是否均匀、是否出现颗粒和液泡等来判断细胞是否强壮。

强壮的酵母:细胞壁较薄,细胞质均匀透明,颗粒少且小一些,液泡小。

衰老的酵母:细胞壁厚,细胞质暗淡且不均匀,颗粒多且大,液泡大且有空泡出现。

2)染色

根据细胞膜的性质,通过美兰染色来判断酵母的死活状况。

一般零代酵母要求死亡率为0%,回收酵母的死亡率要求<3%,极限值为<5 %



四、啤酒酵母的分类

1、酵母的分类

2、上面酵母与下面酵母的区别及各自特点

1)上面酵母

它是啤酒酵母的原始菌种。

可形成芽簇(见图3),在旺盛发酵时上升并进入发酵液的泡盖中,其凝聚沉淀性较差。

能形成孢子,可发酵1/3的棉子糖,不能发酵蜜二糖。

发酵温度在1525℃ ,常用2025℃,对低温很敏感。

产生特有的酯香味。

啤酒的发酵度较高。

2)下面发酵

不易形成芽簇,子、母细胞很快分离,主发酵结束时,酵母沉降于容器底部,其凝聚沉淀性较强。

不易形成孢子,能全部发酵棉子糖和蜜二糖。

发酵温度为512℃,常用912℃,对低温能较好的适应。

可进行酵母洗涤,但一般大罐发酵工艺很少回收后进行酵母洗涤。



五、酵母的自溶与退化

1、酵母自溶

1)自溶的时刻

一定条件下,在啤酒的发酵和后酵贮酒期间或不合适的贮存酵母时发生。

2)自溶的原因和现象

酵母自溶的原因

当环境条件不合适时,酵母本身的酶会将细胞本身的碳水化合物及含N物质分解,如类胰蛋白酶分解细胞质和细胞壁中的蛋白质;从而破坏了酵母的内在结构或使酵母细胞破裂,酵母中的内容物质外泄或细胞中的液泡变大。

自溶的现象

培养基或啤酒中的蛋白分解物质及氨基酸的含量上升,pH上升(由碱性氨基酸或碱性磷酸盐的生成所致)。啤酒中出现有酵母味甚至杂醇味。

3)自溶的条件

当温度>20℃或<0℃时会加快酵母的自溶,营养缺乏时尤甚。

发酵或贮存时,α-AN含量低会加快自溶。故酵母应贮存到冷麦汁中而不应在冷水中贮存。

酵母本身差的生理活性、贫瘠的麦汁成份、高的发酵度、高的发酵压力和压差变化、过足或不足的溶解氧、高的酵母添加量、回收酵母过晚及杂菌污染等均会使酵母自溶。

贮存或发酵时间过长,酵母长期在CO2环境中或缺氧贮存可加速自溶。所以当双乙酰合格后应尽早排出酵母,避免酵母与发酵液接触时间过长。

4)自溶的危害

啤酒中有酵母味(癸酸乙酯)、硫臭味(H2S)、后苦味(AA和高级醇)及双乙酰味,口味明显变差、变淡,啤酒泡沫性能差。

由于酵母自溶物中的蛋白分解物影响了啤酒的胶体平衡,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大大降低。

由于碱性氨基酸的析出,啤酒的pH值升高。分解的自溶物还为各种有害菌提供了营养物质,啤酒更易受微生物的感染,生物稳定性变差。

啤酒中有高级醇味,并易上头

啤酒的色泽改变。

5)酵母自溶的检测

因为酵母自溶后其体内的高级酯类物质外泄,形成啤酒中特有的酵母味;故可通过检测啤酒中癸酸乙酯(酵母味的主要呈味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来判断。

酵母细胞内的pH值多在5.46.5之间。发酵后期,由于细胞衰老、死亡自溶等均能引起细胞变形或细胞壁的渗漏;细胞内碱性物质的渗出会造成细胞周围啤酒的pH值升高。因此可用pH值的变化作为啤酒中酵母衰老、发酵能力减弱的指标。

检测方法如下:

A.测定啤酒的pHpH1

B.取该啤酒的酵母泥,用离心机在10000r.p.m的速度下离心20分钟,离心液测pHpH2

C.按以下计算公式算出两pH值之差

D.标准要求为

△pH0.20.3,酵母死亡率低,活力强。

△pH≥0.40.6,死亡率中等(<5%),活力中等。

△pH0.7,死亡率高,活力低,不宜做种酵母。

2、酵母的退化

当啤酒中有过多的冷凝固物时会使酵母细胞壁玷污,引起物质交换困难,发酵力减弱,使酵母发生退化。

生产中加入的酵母必须绝对不含啤酒有害菌,酵母死亡率要求<3%,极限<5%;传统发酵的酵母使用代数<8代,大罐发酵<5代;酵母添加量一般为0.50.8L11.2L/hL麦汁;代数高的酵母(死亡率高)则要酌情多加。

1)酵母退化的表观现象

缓慢的发酵。

不合适的泡盖表面。

低的发酵度。

缓慢的后酵。

较少的产酸。

不合适的色度下降。

较少的酵母回收量。

酵母泥层疏松。

凝聚性能的改变。

2)影响发酵的因素

优良的酵母菌株是关键。

良好的麦汁组成是基础。

最佳的发酵工艺是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