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营古道——独石沟

 古稀老人赵 2020-02-24

马营古道——独石沟

塞外马营有条古道名曰:独石沟。

之所以说古道是因为这里曾是马营城通往马营沟堡、独石口(开平卫)城的交通要道,陆路古道与烽火传警枢纽,多少文人墨客、参将兵士都往来如此。

马营古道——独石沟

关于独石沟的由来有二

一、这道沟源于明朝,是马营通往独石口的交通要道,所以得名独石沟;

马营古道——独石沟

二、在墩洼火路墩朝东的山坡上,从峰顶到山脚下斜卧着一排巨石,孤立壮观,得名独石沟。

关于墩洼烽火台斜卧的巨石,小时候听奶奶曾讲述有这么一段故事:东侧峰顶到山腰下盘卧着一条石头巨龙,相传古时天昏地暗,妖魔盛行,常年干旱,民不聊生,石龙为救百姓与水火之中,大战妖魔鬼怪,之后行云布雨,累的精疲力尽,于是常卧于此,最后身体变成了石头,守卫着这里的百姓,从此这里变得风调雨顺,百姓安定!

马营古道——独石沟

独石沟与马营城仅有一河之隔,彼此之间墩台相望。

马营河给马营人留下了很多抹不去的记忆,比如说曾经夏季暴雨连绵,河水上涨成洪水,淹没农田,或者刮走百姓。所以沿河路段建有多处拦河大坝,古今皆有,可谓每到夏季古今皆忧。

1506年,武宗正德元年六月戊辰宣府马营堡大雨雹深二尺禾稼尽伤。

1568年,穆宗隆庆二年夏四月马营诸堡大雨雹夜见火光。

1569年,穆宗隆庆三年五月癸丑口北马营堡雨雹杀稼七十里!

清朝时独石沟成为马营堡所管古城墩、柳沟梁、独石沟、杏叶沟四大汛地之一,并有千总所统率的绿营兵驻防巡逻。

虽说忧,但更多的是喜。

马营河孕育了马营人,城北二里有神泉,“由关入暗墙,经马营城北,东流”,这神泉是马营人饮用水源。一方面提供生活所需,另一方面起到保卫城池的作用。

曾经小孩子们都喜欢到马营河玩耍戏弄,时常抓些小鱼带回家,新奇的离不开,笑得合不拢嘴……只可惜1998年干涸了!

马营古道——独石沟

过了石塘墩、沙洼滩便是独石沟第一村段家窑。

马营古道——独石沟

儿时听奶奶说沙洼滩曾有骆驼,或许沙洼滩见证着当年的商业文明。

早些年大约清末民初时段姓在此挖窑居住得名段家窑。

这里临近河湾,夏季时常受到洪水威胁。例如:1992年6月28日遭受到冰雹洪水灾害。在无情的灾害面前,这里一对男女上演着超越古代束缚的爱情佳话。洪水冲刮的生死抉择时,一位男士舍身救起一位女士,这忘却自身生死安慰的舍身救人超过一切的海誓山盟。

九几年时全村人搬迁,现已无人居住,只留下废弃的窑洞院落与段氏祖坟。

村有烈士一人机炮连班长段成德(1921—1953),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牺牲于朝鲜。

马营古道——独石沟

独石沟第二村柳家窑,因建村时为柳姓,且住窑洞,故名。1984年设立柳家窑村民委员会于此地。

马营古道——独石沟

柳家窑烽火台柳家窑的标志,守卫着这片土地,承接着古往今来,身子倾斜,仰望着东侧的庙沟,似乎叫柳(留)望墩更为贴切。

马营古道——独石沟

东侧庙沟因建有龙王庙而得名,最初居住的是李氏。

柳家窑村现已无人居住,自一老人马营北门冻死,另一老人上吊而死,据说夜晚高处屋子出现鬼点灯现象,时而有人痛哭,说话……

村南有古墓一座,可惜前些年被盗。当地人说为砖石辽墓,随葬品有玉石……盗墓时多人持枪守卫,可见非一般性盗墓贼。

马营古道——独石沟

独石沟第三村当村窑与韩家梁。

当村窑标准地名为当初窑,因地处柳家窑和宋家窑两村中间,得名当中窑,后演化为当初窑,当地人习惯性称当村窑。现为村委会驻地。村委会驻地也叫哪(nei)傍街。

马营古道——独石沟

村子以王姓为主,有二道梁王氏祖坟。多位王姓老人已故去。说起来也奇怪,前几天就有一位王姓老人无病而终。

村子有烈士两人,王喜生于1927年当村窑,1942年15岁的他就已参加革命成为一名骑兵战士,投入到抗日战争中,1943年牺牲在赤城县时年仅16岁,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8师2营排长李启1924年生于当村窑,1943年12月19岁的他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战士,先后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因战功升为排长,1949年也就是建国的那一年牺牲于曲阳县,后来战友把遗物带给了他的家人。

马营古道——独石沟

当村窑墩洼火路墩

马营古道——独石沟

曾经墩台兵在此眺望戍守

马营古道——独石沟

火路墩上的碎石

马营古道——独石沟

向南可看到柳家窑烽火台、石塘墩、马营西城墙,向北可看到后窑烽火台、宋家窑烽火台、塘子坡火路墩。

马营古道——独石沟

墩洼大南洼处太阳能发电板

马营古道——独石沟

猫头鹰(mao xin hu)沟

马营古道——独石沟

朝天洼与韩家梁地名悠久,据推测有几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已无人居住。

朝天洼:窑洞南侧有道深池泉水沟,泉水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朝向天空,故得名朝天洼。

韩家梁:???是韩氏挖窑居住还是墩台兵姓韩,未知!

马营古道——独石沟

听父亲说,相传上世纪王二虎在韩家梁安营扎寨占山为王,杀富济贫,成为塞外最忠义的汉子!

马营古道——独石沟

当村窑村北地名

马营古道——独石沟

唐家洼的黄杏当地一绝

马营古道——独石沟

宋家窑因早年由宋姓挖窑居住而得名。

村子以宋、裴二姓为主。

有烈士一人,志愿军班长裴世德。

机炮连班长段成德、志愿军班长裴世德1921年同年生于段家窑、宋家窑,两人1948年同年参加革命,投入到解放战争中,1950年两人随志愿军部队奔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朝作战两兄弟参加战斗上百次,1953年同年牺牲于朝鲜,也就是在这一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两兄弟同年生,同乡同村同革命,同德同朝同班长!

马营古道——独石沟

一座龙王庙,一处烽火台

马营古道——独石沟

塘坡梁古称塘子坡,此处烽火台一座,民间相传燕王扫北(北征)时曾路过此地,后人有在此处拾得金碗,为燕王所用。

马营古道——独石沟

废弃的村落

前些年很多乡民都来塘坡梁,弄白土、打榛榛。

马营古道——独石沟

马营沟,沟名,此沟为独石口通往马营的必经之地,故得名马营沟。明代在此筑堡,称马营沟堡,后因胡姓为主,更名胡家堡。

据统计1991年柳家窑有79户288人,到了2007年有82户243人。

马营古道——独石沟

独石沟(柳家窑)像一片叶子一样,摇曳在古往今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