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撼人心的欧洲建筑(中)——罗曼式、哥特式、巴洛克和洛可可 

 灯下悦读 2020-02-25

从西罗马的灭亡,一直到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这段时期称为中世纪。主要分为几个时期:

5—9世纪混乱、衰败的封建社会初期

10—12世纪罗马风

12—16世纪哥特式

到了“黑暗的中世纪”,人们不斗兽了,不开运动会了,戏剧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甚至连澡都不怎么洗了。所以古罗马人建造的那些相关的公共设施就不再用,也不再造新的了。

罗马式建筑

转眼到了11世纪,开始广为流行一种被称作“罗马式”(Romanesque)的建筑样式,意思是“类似罗马的”。由于名字容易混淆,有时它也被翻译成“罗曼式”、“罗马风”、“仿罗马”等等,但最常用的还是“罗马式”。

提醒一下,在这里说的这个时代,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五六百年啦,所以特别强调,不是古罗马建筑,不是古罗马建筑,不是古罗马建筑

罗马式建筑并非古代罗马艺术的复苏,而是综合了各种艺术风格,其建筑形式基本上延续了古罗马时代的风格,结构基本上采用罗马式的拱券,很多教堂的材料甚至是从罗马建筑废墟中直接搬来的,但是运用的还不够成熟.

罗马式教堂整体感觉比较稳重,墙壁很厚,用于支撑屋顶的重量。开窗一般都不大,有些非常小,形成一种幽暗的感觉。

罗马式建筑里,数量最多的一类就是教堂(以及修道院)。这个时期盛行修道院和城市教堂,罗马风主要是城市教堂,教堂形式还是采用巴西利卡,与基督教早期教堂不同的是,这时候的教堂取消了前院(望道廊、洗礼池那部分),塔成为了建筑的一部分,放在了正立面(其他部位也有),增加了耳堂,形成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

典型的代表建筑就是比萨大教堂

还记得我们上篇所说的,关于拜占庭的集中式么?

因为帝国的分裂而导致基督教也分为东欧的东正教和西欧的天主教,两个宗教的仪式不同也对建筑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在欧洲罗马式建筑与拜占庭建筑可谓泾渭分明。罗马式的在西边(像法国、意大利),而跑到东边就都变成了拜占庭式建筑(像捷克、波黑)。

▲东正教在教堂里要这样子:

▲ 而天主教是这样子:

而也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集中式和巴西拉卡的不同结构空间。

▲ 安德纳赫附近,玛利亚拉赫修道院(Maria Laach Abbey),罗马式建筑,11-13世纪。

▲ 塔乌尔,圣克莱门特教堂(Sant Climent de Taüll),罗马式建筑,12世纪。

▲格兰第圣母院 ,十一世紀仿罗马式建筑,法国

▲圣塞南教堂(外部和内部) ,12世纪,法国图卢兹

当然,显示神权至上,尖尖尖到极致的哥特式才是中世纪的重大风格。

哥特式建筑

中世纪天主教成为了西欧的唯一宗教。神权时代来临。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天主教在西欧一家独大之后,所谓的神权大于皇权。于是仿罗马式艺术逐渐发展成哥特艺术。

为什么要高?

天主教徒相信人生最后要面临的四件事:死亡、审判、天堂、地狱(这是所谓的万民四未)。

第一件事,死亡。人死后要葬在墓地,欧洲人的墓地就是教堂。

那么,问题来了。下地狱的话还容易点,棺材原本就是埋在地下的,可是好人要咋办?他们可是要与耶稣、玛利亚、天使和圣人相聚的。

于是当时的人们就想把教堂建高,造的高,才能越加的接近上帝。原来希腊、罗马、拜占庭式哪些大圆顶通通不能要。因为顶重,就要用又厚又重的石墙去支撑,从而导致建筑高不起来。改用尖塔,为了让建筑更高,还发明了飞扶壁。

哥特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尖

像这样的

除了尖拱外,拱肋和飞扶壁也是哥特教堂的特色。

外观讲完了,我们来看看内饰。

哥特教堂由于建得十分高耸,飞扶壁又减轻了墙壁重量,所以窗户很多,还加入了彩绘玻璃,将光线在宗教上的神秘感表达出来,因此人们身处在哥德式建筑之内,会感受到一股神秘壮丽、恍如身置天堂般的气氛。

为什么要用大量的彩绘玻璃呢?

1、减轻建筑的整体重量,使得可以建的更高。

2、透光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马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玻璃着色主要以蓝、红色。蓝色代表天堂,红色代表基督之血)

大大的彩绘玻璃,让光打进来

3、教化百姓

古时欧洲和我们中国一样,读书识字只是贵族们的权利。中世纪文盲比较多,老百姓不识字怎么办,好在每个星期都要去教堂。于是就用彩色玻璃在花窗上拼出一幅幅的圣经故事。

下面的这些也是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 ,法国

▲圣马克劳大教堂 ,法国

▲沙特尔大教堂 ,法国

▲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

▲圣家堂 ,西班牙

文艺复兴

接着就文艺复兴了,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

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这股风从意大利吹遍了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 意大利),简单点说就是打着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旗号(思想)来复兴古罗马建筑(实践)。追求古典柱式严谨的比例,平面构图采用集中式,以圆为中心。

以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为标志开始,到圣彼得大教堂前加巴西利卡式大厅结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追求纪念性效果,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突破。

代表建筑:

▲佛罗伦萨主教堂

▲坦比哀多(即圣彼得小教堂),意大利

▲圆厅别墅,意大利

▲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晚期的文艺复兴建筑走向了两个极端:

一边是向柱式严谨完整的规则挑战,追求新颖,堆砌装饰与雕塑,玩弄手法,发展为了巴洛克式建筑。

另一边则是教条的崇拜古代建筑,注重理性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这个词本来指的是那种长得奇形怪状的珍珠,有些长得比较有天赋的就被拿来做工艺品了。比如下面这一对:

▲ 摆件,身体部分使用了巴洛克珍珠。慕尼黑皇宫珍宝馆藏。

所以当“巴洛克”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的时候,它原本的用意其实是贬义的。也就是想说那些建筑、雕塑等等太过古怪荒诞,像是“长得不好的、丑陋的珍珠”。而如今提起“巴洛克”,恐怕很多人会觉得高大上吧。

其实早期的“巴洛克式”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金碧辉煌。事实上,巴洛克发展到后来才开始和土豪金扯上关系。如果一定要给巴洛克设几个关键词的话,那么应该是“曲线”和“动感”

巴洛克从文艺复兴过渡而来,如果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安静的美男子的话,那么巴洛克则是动态的:房子不是四四方方,雕像也总是扭来扭去,还经常有各种来路不明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把他们宽大的衣袍吹得皱巴巴的。

就建筑立面而言,如果立面上没有运用明显的曲线的话,那么至少也不是平的,总会有一些部分凸出来,一些部分凹进去(想象一下北京奥运会时的活字表演) 。

比如这种像是经历了时空扭曲的教堂:

▲ 罗马,四泉圣加禄教堂(San Carlo alleQuattro Fontane),巴洛克式建筑,17世纪。

这种大涡卷也是巴洛克式的特色之一。除了装饰功能外,还可以起到扶壁(加固支撑)的作用。

▲ 威尼斯,安康圣母圣殿(Santa Mariadella Salute)屋顶细节,巴洛克式建筑,17世纪。

还有这种扭来扭去的柱子同样是巴洛克式艺术常用的元素之一,称为“所罗门柱式”。实际上它是模仿了君士坦丁大帝在耶路撒冷所找到的(据称是)所罗门王的圣殿里的柱子——它们的原物现在也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殿内。

▲ 梵蒂冈,圣彼得大殿(St. Peter'sBasilica),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巴洛克艺术,17世纪。

16世纪到17世纪,是欧洲皇室的黄金时期,模仿贵族生活是当时欧洲的主流思想,所以巴洛克应运而生:华丽、纷繁、金碧辉煌,享乐主义与幻想主义色彩浓厚。

巴洛克发展到后来开始变得戏剧化,从雕塑到整个教堂内部,都好像一个剧场舞台一样。

▲ 慕尼黑,阿桑教堂(Asamkirche),晚期巴洛克式建筑,18世纪。

还有我们熟悉的3D立体画,其实几百年前就有了:

▲ 罗马,圣依纳爵教堂(Sant'IgnazioChurch),安德烈·波佐创作的天顶画,巴洛克艺术,1691-1694年。

洛可可是在晚期巴洛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在有些建筑里,巴洛克和洛可可会一起出现,这也是这两个词经常会被放在一起说的原因。

但是洛可可并没有发展出新的建筑样式,它主要是用于室内装饰,即便是所谓的“洛可可式建筑”其实也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附着了一些洛可可装饰。

洛可可装饰比巴洛克“动”得更激烈了:

浮雕就像海浪一样翻滚,并且开始追求不对称的装饰。

植物形状的装饰开始被大量引入,像藤蔓一样附着在墙面上。

我们可以跟之前提到的罗马四泉圣加禄教堂的立面做个比较:巴洛克式装饰具有体积感和厚重感,而洛可可式装饰则非常“薄”。

▲ 茨维法尔滕,茨维法尔滕修道院(ZwiefaltenAbbey),内部装饰细节,18世纪。(洛可可式的外框显示了强烈的不对称性;巴洛克式小天使雕塑点缀在周围)

▲ 班堡附近,十四圣徒朝圣教堂(BasilikaVierzehnheiligen),内部装饰,洛可可艺术,18世纪。

▲ 巴伐利亚州,林德霍夫宫(LinderhofPalace),内部装饰,洛可可艺术,19世纪。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