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酒避世——魏晋时期的诗酒文化

 丰少少爷 2020-02-25

自酒产生之日起,酒文化便相应而生。中国的酒文化核心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子追求自由,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的思想是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也不做昂头阔步的但受人束缚的千里马。追求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文化的精髓所在。

魏晋处在诸侯混战,分割天下的时期,社会矛盾集中而经常性爆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酒似乎成为了人们宣泄的出口,那么在魏晋时代的文人墨客们是怎样饮酒的呢?诗与酒又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魏晋文学分为几大流派,一个是以曹氏父子的政治集团为核心的建安文学,风格以'慷慨悲凉,清新刚健'为主要特色;另一个是以阮籍、嵇康等为代表的竹林七贤的正始文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即跳出各种传统的束缚,任由人性的自由发展;还有一个就是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他们虽然文学主张不同,风格迥异,但是都是以酒为'酵母'引发的佳作,在他们的'酒诗'中或隐或现地流露出了他们对时代的情感。

饮酒避世——魏晋时期的诗酒文化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曹操的《短歌行》,格调慷慨悲凉,深沉雄壮。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它表达的是曹操的政治愿望和人生抱负,以及治理国家、社会的理想和责任。'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虽然诗人感慨生命有限,但并不让人觉得消沉,究其原因,就在于他的'对酒当歌'——正是酒力的烘托,使诗人的慨叹得以升华。酒成为他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段和工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便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无为洒脱、张扬自由。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中,魏晋的文人们对政治前途完全不报希望后,转而对饮酒的环境、对酌的对象以及饮酒的方式都有着独特的追求。在环境上,遵循春饮宜郊,夏饮宜庭,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的原则,且要求自由欢唱,优雅从容。将天地、自然和人融为一体,才算不负这杯中的美酒。在饮酒方式上,则更是追求清谈无为的境界。琴瑟和鸣、诗词共赏,不去想外界的纷争,愿沉醉在这简单而理想的生活氛围中。

魏晋名士崇尚清雅的谈论和玄理。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以老庄为基础的玄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相比,儒学注重现实,要求恪守礼教,强调为社会为群体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参与精神。而以老庄为基础的玄学则不同,它追求的是无欲无求,自我人性和人格自由。魏晋文人便把自己的精神追求融入酒中,寓于诗中,因而留下了独特的饮酒文化和精神态度。

饮酒避世——魏晋时期的诗酒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