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辆1993年的日版铃木微面

 手插兜xtji2xlf 2020-02-25

提起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流行的日式微面,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车迷们是津津乐道。那时中国的国产微面三大技术流派;引进铃木技术的吉林(第五代铃木Carry技术)、长安铃木(第六代铃木Carry技术)以及昌河,引进日本三菱Minicab Van技术的五菱以及大发Hijet技术的天津华丽。要论数量来说,上世纪90年代还是铃木微面技术的国产小面占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后面的第七代铃木微面Carry和第八代铃木Carry微面中国就没有引进生产了。老编在网上看到了一辆1993年产的日版铃木 Every Joy Pop,它是铃木Carry的姐妹车,铃木的第八代微面(DE51底盘),现在分享一下。

这是这辆车的出口证明书,这辆车之前是日本大板一个商社的商用车,1993年登记上牌,在日本它一直用了2019年。

车辆的车身长度为3290毫米,车身宽度为1390毫米,车高为1860毫米。车辆的整备质量为840千克。动力为一台657毫升排量的3缸汽油发动机,传动系统为3速自动变速箱。 

这款小面外观上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流行的铃木技术微面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底盘的变化是很大的。

里程表显示,这辆二十七岁的老车已经跑了8.2万公里。在配置上它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立体声卡带音响,还配备了空调,这样的配置水平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制造微面中是很少见的。

平头设计在被动安全上和它的前辈没什么区别,但是!它舒适性的改善和提高上是实实在在的。前面说了,这辆车配备了空调,同时,还有另一个提升舒适性的设计。 

上世纪80年代技术的国产铃木小面的发动机在前排座椅下方,冬季还好说,算是个暖气,但是到了夏天就受罪了,再加上那时的小面还没有空调。想象一下吧,7月份的北京,中午12点大太阳天开着一辆小面行驶在柏油路大街上,上面晒,屁股下面烤……


而这辆车不仅配备了空调,底盘设计也和其前辈不一样了,它采用了后置发动机设计,“小暖气”在车尾,夏季开车时就烤不到司机的屁股了。 

第二排座椅。关于这辆车的载重量,厂方规定得很细致,车内两人时车辆的最大载重量为200千克,车内为4人时最大载重为100千克,车辆的最大满载质量为1160千克(4人)。

车舱的设计很巧妙,第二排座椅折叠后其高度和后面的地板平齐,发动机在车厢后面的地板之下,没有一个鼓包后不仅提升了车内空间利用率和使用便利性,在拉大件物品时方便了很多。 

后车厢地板有一个开口,下面是发动机,打开盖子可以进行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