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齐吕斋 2020-02-25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自古红颜多薄命

英雄和美人是历史两个永不过时的热点话题,也是他们为这冰冷、残酷、生硬、重复的历史增添了许多的豪气和柔情,从而使得历史变得更加的绚丽多彩、百转千回。其中,摇曳多姿的美人们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心向神往。

然而历史很多时候是冰冷无情的,所以会有“自古红颜多薄命”和“红颜祸水”的说法。酒池肉林、烽火戏诸侯、从此君王不早朝、冲冠一怒为红颜等政治荒唐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美人的身影,遇人不淑、难求有情郎、老大嫁作商人妇、惟愿来生共白头等命运悲剧的背后也往往都是一个美人的注脚

所以,关于历史上的美人们的命运我们不能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什么让这些集天地精华、聚世间光彩的美人们在人生的过程中普遍以悲剧结局呢?她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人间荣耀于一时,可为什么却又迅速凋落、零落成泥?

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地去探讨每一个历史美人的人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地思考某一个典型来把握普遍规律。杨贵妃无疑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美人之一,其受宠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其命运的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古代的美人能否逃脱这样的宿命?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来分析杨贵妃的璀璨多变的一生吧!

01、杨家有女初长成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杨玉环的传奇从美貌开始

公元734年,唐玄宗和武惠妃的亲生儿子——寿王李瑁,在洛阳参加公主姐姐的婚礼,偶遇应邀出席的16岁的杨玉环,从而被拨动了娶老婆的心思。

杨玉环,原本是个四川小辣椒,出身官宦之家,是个“官四代”。年幼时,爸爸去世,在洛阳做官的三叔收养了她。

寿王是武惠妃的心头肉。武惠妃对儿子百依百顺。儿子执意要娶杨玉环,她当然不会拦着,何况,杨家与皇室联姻已久,娶杨家的姑娘,不违反王子皇孙娶妻的规矩。所以,武惠妃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向唐玄宗大吹枕边风。

武惠妃又是唐玄宗的心头肉,虽然没有皇后的名分,却有皇后的实权。武惠妃跟唐玄宗这么一嘀咕,唐明皇立马答应了寿王婚事,下了一道圣旨,封杨玉环为“寿王妃”。

这是杨玉环姑娘的第一次华丽转身。但对唐玄宗来说,这不过是不曾在意的万千圣旨中的一道。寿王李瑁是他的第十八个儿子,你想想,有这么多儿子的皇帝老子,哪里在乎一个并不器重的儿子娶了什么样的妃子?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偶然的邂逅,然后是无穷的命运安排

但是,从几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杨玉环的命运其实就是身不由己的,只不过这种悲剧性质被杨玉环的表面光环给掩盖了。

1、年方16的杨玉环为什么要去参加公主的婚宴?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往上靠,这是女性发挥优势的一大途径

虽然的唐朝的风气比较开放,但是这种公开的庆典或者社交活动,一般还是不鼓励女性参加的。封建礼教的高峰制约虽然形成于宋朝的程朱理学及其以后,但是,自古以来,“待字闺中”“出阁”两种说法都能印证,未出嫁的女子在古代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安排在闺房之中的。

一般女性参加社交活动都会伴随着较强的势利目的或者政治色彩的。或者说,美人在古代政治中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工具和资本,如此想来,杨玉环参加公主的婚礼背后的动机就引人遐思了。

2、16岁的杨玉环为什么能让寿王一见钟情?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李瑁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一个“中间商”

李瑁再怎么不受唐玄宗的重视,他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皇子。况且他亲妈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他又是他妈的心头肉。但是一个皇子从小生活在莺莺燕燕的包围之中,什么美女没见过?杨玉环能够让李瑁一见钟情、非她不娶,除了说明杨玉环确实美不可言之外,难道真的就缘分用丘比特之箭同时射中他们?

笔者抱着比较阴暗的想法,不排除杨玉环参加公主的婚礼,本身就有目的。毕竟古代一个16岁如花似玉的姑娘早已到了出阁的年龄。公主的婚礼上,最不缺的就是王公贵族的公子哥,杨玉环和李瑁这么惊鸿一瞥,就互生好感了,万千人中,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只怕是互相选择的默契而已。

3、为什么李瑁看中杨玉环就能娶她?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有权才能任性,没权只能认命

历史上一见钟情的故事很多,两情相悦的故事也不少,但是像李瑁这种喜欢一个人就可以娶她的事情却耐人寻味。

男女婚姻之事,自古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李瑁却只需要征求自己父母的同意,就可以毫无阻碍地抱得美人归,从头到尾都没有杨家和杨玉环表述意愿的空间。这就不得不让人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在古代,婚姻在政治实力之下,只能沦为一种交换的工具和实现利益的手段,所谓的自由是可遇不可求的。同时也不能排除这就是杨玉环待价而沽的结果。

02、天生丽质难自弃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唐玄宗对武惠妃一往情深也只是表象

杨玉环与寿王结婚三年之后,38岁的武惠妃病死了。

唐玄宗是个情种我有点怀疑,但是武惠妃曾是他的真爱,这一点也不假。废黜皇后的唐玄宗一直希望封她为皇后,因为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唐明皇封她为后的愿望广受抵制,没有如愿。但后宫中,都拿她当皇后待。

武惠妃死了,唐明皇做什么都不得劲,悲悲戚戚地,过了两三年。这两三年,唐明皇情绪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发脾气原本就是皇帝的特权,也没什么不对,大家也不敢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高力士却担心唐玄宗长此以往会伤了龙体。

于是他要想方设法让唐玄宗开心,这个“忠心耿耿”的太监也只能墨守陈规地想到了女人这种方式。但唐玄宗对武惠妃已经有点“曾经沧桑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了,普通的后宫佳丽已经难入他的法眼了。于是,“无计可施”的高力士把注意力放到了杨玉环身上。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现在看来杨玉环进宫细思极恐

有一天,高力士对神情萎靡的唐玄宗说,寿王李瑁娶了一个姓杨的妃子,美得绝世无双。不得不说高力士这是一个典型的馊主意,荒唐得无与伦比。唐玄宗对旧爱思念过度,高力士居然竟想通过伤害旧爱的儿子,来讨主子的欢心。更重要的是,这是明显事实地向公公推荐媳妇,于伦理也是不符的呀。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就是颓废了几年的唐玄宗居然容光焕发、兴致勃勃地下旨宣杨玉环进宫。李瑁虽然内心极度不爽,但是一想就在他母亲去世的那一年,这位皇帝老子,已经一口气杀了三个被诬谋反的亲儿子了,其中一个,还是太子。李瑁也只能忍气吞声

21岁的杨玉环,终于就这样走近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一只凤凰登上了它期待的枝头,这原本应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还是细节决定成败,几个细节依然暴露了杨玉环命中注定的悲剧。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高力士如此安排绝对不简单

1、高力士为什么会给唐玄宗提那么不合时宜的建议?

从高力士的行为来看,唐玄宗显然不是什么痴情的种子,李瑁这个不得势的王爷在高力士心目中也确实可以忽略,杨玉环也可以理解为无法选择的。但高力士举荐杨贵妃的动机依然存疑。毕竟这是容易把唐玄宗置于道德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的。长期呆在唐玄宗身边的高力士不可能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而且为了选一个美女去取悦皇帝,也根本没有必要拿一个王妃去应付?参考杨玉环的态度和高力士后来和杨玉环的关系,这其中的猫腻就更耐人寻味了。

即便没有这一层逻辑疑点,也只能充分说明,权力才是道德的参照物为了取悦权力,任何人尤其是女人都可以成一种工具。

2、唐玄宗为什么会不顾伦理要霸占杨玉环呢?

是他亲自许的婚,他不会不知道这是他的儿媳妇,不会不知道这样会伤害他的儿子。只能说,在封建社会,权力才是欲望最大的帮凶,而权力不够的人只能沦为牺牲品或者陪衬物。

3、李瑁和杨玉环为什么没有表达一丁点的反抗或者反对呢?

李瑁或许是因为生在帝王家,深知皇室里的亲情薄如纸,不敢言声。那么杨玉环也是因为这样的政治觉悟吗?在那个死生事小、名节事大的封建社会,或许结果是杨玉环无法改变的,但是杨玉环这样的默认与配合显然不符合常理。要么说杨玉环是一个城府深沉、欲望强烈的女人,要么说明那个时代的女人早已适应逆来顺受。

但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杨玉怀的悲剧从她进宫时就已经注定,因为他充其量只是取悦唐玄宗的工具而已。

03、从此君王不早朝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唐玄宗的世界从此多了一个杨贵妃

《资治通鉴》里没有形容杨贵妃如何光彩照人、貌美如花,只是说她“姿色冠代”,还说 55岁的唐玄宗初见杨玉环“悦之”很开心

接下来的就是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一些不可描绘的事情了,唐玄宗也终于变成了那个“淫而不父”的人。当然,不像一个父亲这样的事情,唐玄宗并不在乎。

但唐玄宗归根到底也是一个尊儒敬孔的人,也曾接受过儒家礼教的洗礼,不管他身上是流着胡汉杂交的血,还是大唐的先祖们就一直有乱伦的传统,还是因为唐明皇认为当时时处开元盛世,天下升平,可以享乐了,开始怠政了,可以胡来了。这么一件挑战大众道德观的一件事,唐玄宗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点顾忌的。

“资质丰艳”的杨玉环固然让他甘之若饴,但长期占有,不像偶然私通,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毕竟,“乱伦”引起的悠悠众口也不是那么容易堵住的。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做事不顾后果,但又不能完全不顾后果

这别说是在儒家占据正统地位的唐朝,即使到了民国,乱伦也要依法治罪。就是今天,也依然不能见容于大众道德。请不要相信,唐朝很开放、乱伦乱搞很合理的说法。那只是唐朝的王子皇孙比宋元明清乱,但是,普通老百姓不是那样的,儒家伦理在唐朝的约束力没有因为皇族的乱伦而减少多少

于是,脑子活络的唐明皇借鉴了武则天的历史,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法,先让杨贵妃主动申请出家,做了几年道士,再回到他身边。

杨玉环申请出家的事在《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过。唐玄宗赐她“太真”法号,让她在太真宫修道,而太真宫就在大明宫内。修道时的杨玉环以“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奉承迎,动移上意”在唐明皇的灵魂深处,燃起了熊熊大火,从此君王不早朝。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杨玉环是主动靠拢还是被动接受呢?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么一个过程中杨玉环一直都是积极主动地配合,似乎除此之外,她别无选择,当然,我猜她也不愿意反抗。而真正在按照自己意愿主观地推动整个事情的还是唐玄宗,所以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讨论唐玄宗所谓的对武惠妃深情一片是多么荒唐可笑。这也深刻地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古代政治家的心目中,女人存在的理由只有两个:要么迷人,要么有用。

04、宫内浮华宫外秋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掩人耳目掩盖不了人心

在修道的时候,心知肚明的宫里人对待杨玉环就是口中喊她“娘子”,礼仪上却处处“皆如皇后”了。在杨玉环入住“太真宫”将近五年的时候,唐玄宗终于不愿意这样欲盖弥彰下去了,迫不及待地拿出了皇帝家的土特产——“封号”来以表爱意而他给杨玉怀的封号就是“贵妃”,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贵妃”,就这么问世了。

“贵妃”的封号,自唐太宗之后,再也没有封过来,得宠如武惠妃,也只是“惠妃”。唐玄宗因为政治原因不能封她为皇后,贵妃已经是最高荣誉了

杨玉怀终于成了她理想中的“那个女人”了,从此开始了“后宫粉黛无颜色”的独享荣宠的灿烂时光,也开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炫耀与挥霍。

有人说,杨玉怀与唐玄宗两人虽然是辈份不符,但的确是真心相爱。但我真的不想这样骗自己。至少《新唐书》《旧唐书》的《杨玉环传记》都没有说,而白居易的八卦《长恨歌》,确实让人难以相信。白居易比唐玄宗小了几十岁,道听途说的艺术加工也难弥补整个事情中的逻辑漏洞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这一切真的是因为爱情吗?

杨玉环究竟爱唐玄宗什么?我想也许是权力吧!没有权力,杨玉环怎么能参加公主的婚礼,怎么能成为寿王妃,怎么能变成杨贵妃,怎么能让他死去的爸爸都能得到加封?

那么 唐玄宗究竟爱杨贵妃什么呢?首先的确是因为杨贵妃长得美。唐玄宗之所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也是因为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但后来,一定不是。毕竟花辞玉树朱辞镜,美色是一朵无可奈何终将飘落的花,可一见而不可久玩也

事实上,唐玄宗并不满足于杨贵妃一个人的美。有一回,唐明皇派人去民间物色美女,惹得杨贵妃醋意大发,“妃以妒悍,不逊”,像个嫉妒的悍妇一样胡闹。唐明皇龙颜大怒,派人把杨贵妃送回娘家。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惩罚。由此可见,杨贵妃的美,并没有长年累月地征服唐玄宗

又有人说,是因为杨玉环单纯,我只能表示呵呵。唐玄宗曾说:朕得杨妃,如获至宝,此朕生平第一乐事耳如果杨贵妃只是一个傻白甜,能被唐玄宗视为至宝吗?

我想,民国女作家张爱玲的说法或许是对的。她说,唐明皇爱的不是她的容貌,他爱她的热闹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爱情终究不是存在于文学作品里

参考一下唐玄宗前半生的成就和自身的才华,唐玄宗的内心应该是孤傲而寂寞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里现在还保存有唐玄宗的字迹,犹如女人的眉毛,饱满地往上一挑,性感,夸张,好像还有一点儿忧伤。

唐玄宗是一个文艺男,音乐舞蹈诗歌,样样精通。文艺男的忧伤寂寞需要特殊的热闹来排解,不是打情骂俏,哭哭闹闹,哄着他笑。他需要人懂他。

杨贵妃懂他。唐玄宗谱一曲《霓裳羽衣舞》,她能配舞。唐玄宗喜欢诗词歌赋,她能应和。唐玄宗感到寂寞空虚冷时,她能逗他会心一笑。这对一个越来越老,做了那么多年皇上的老男人,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终究不过各取其虚的逢场作戏

唐玄宗的一生成功得太早,早早在政变中获胜,早早打败了对手,早早取得了开元盛世。当他甩动日渐老迈的步伐,登上高楼,瞅一眼长安城外迫不及待地坠入黄土高坡的夕阳,眼见那滚烫的圆圆的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不过一眨眼的功夫,虚无的寂寞会不会把他逼疯?

那是一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过了五十又过了六十的唐玄宗,除了热闹,还喜欢什么?他只喜欢杨贵妃的热闹,所以对于杨贵妃把比肥猪还胖的安禄山认作干儿子,用绸缎把他裹起来,当作出生三天的婴儿,放在襁褓中,在后宫玩“洗三”游戏,笑声从宫廷中飘出,老远就能听见。唐玄宗也能熟视无睹。

唐玄宗对历史的起落沉浮,可能有着迥异于先祖李世明等人的理解。于是历史终于有了给他梦醒时分的时刻,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的热闹变成了混乱。

唐玄宗自始至终都只是把杨贵妃当作一个排解寂寞的工具而已,唯独杨贵妃还沉浸在那种“闪耀一时”的光环中难以自拔。这是那个时代女性弱势群体无奈的表现,也是女性由于各方面限制而觉醒缓慢的悲哀。但终究,随着秋天的到来,树叶飘落,再浮华的梦也要醒了。

05、回看血泪相和流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一缕香魂去,百年争论起

我相信唐玄宗曾经给予杨贵妃的山盟海誓和荣华富贵,是这一辈子最让杨贵妃感动和心安的东西了。或许也是这种感动与心安让杨贵妃觉得自己的人生何其幸运。但是对于杨贵妃来说,悲剧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安史之乱爆发后,就在今天陕西兴平县的马嵬坡杨贵妃开始迎接自己人生悲剧的大结局了。面对哗变的军队,唐玄宗无力去保全杨贵妃的家人,也无法保全自己的性命。权倾朝野的杨国忠死了,芳华绝代的杨贵妃也被赐死了。

尽管杨贵妃临死之前还不敢或者不愿意相信,就是那个曾经把她领进皇宫里高力士亲手把她勒死的,就是那个曾经要与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三郎下令将她赐死的。我不知道杨贵妃会不会在临死之间恍然大悟,其实她从来都不是唐玄宗生活的必需品,她即便再能排遣唐玄宗内心的寂寞,在更大的利益考量下,她也只能成为随时可以牺牲或放弃的弃子。

51年后,白居易好像身临其境地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也只能是文人们给那个时代或者那段感情可以留下的一个美好的回忆而已。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或许阴阳相隔才能恍然大悟

而事实上,逐渐失去了权力的唐玄宗即便再对杨贵妃多么的疼爱,也无能为力阻止杨贵妃的香消玉殒。更何况两年后,已经让位于太子的唐玄宗,在局势稍稍安稳情况下,返回已经夺回的长安。返程路上,经过四川剑门,他也只能以太上皇的身份,写了一首诗,表扬平叛的将士英才,反思励精图治实施儒家仁政的重要性。而对于杨贵妃,他只能也只是表示哀叹和沉默。

我不怀疑晚年跌出政治权力中心的唐玄宗,会在无数个孤苦寂寞的晚上深深地怀念杨贵妃,毕竟在她的身上他曾得到过快乐,但那只是他对现实的一种苍白无力的沧桑感慨而已,而不是爱。假设还有一个杨贵妃能让他换回原本的江山和权力,我想唐玄宗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杨贵妃。

这就是封建皇帝的爱情,残酷而又真实,当杨玉环选择成为杨贵妃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命运已经被注定。这也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除了选择依附权力,她们始终感觉不到自己掌握命运的安全感。当然,即便选择了依附权力,她们依然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

06、历史感言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全身富贵气,半点不由人

一代才女蔡文姬一生被迫改嫁三次;西汉美女王昭君无奈适应兄死嫁弟、父死嫁子的胡族婚俗,东晋才女谢道韫无奈接受家族婚姻,忍受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堕落与败亡,孤独终老;明末名妓陈圆圆也只能成为吴三桂等军阀争相抢夺的战利品,秦淮八艳的柳如是又何尝能知道自己所仰慕的文坛领袖钱谦益是那么的弱懦和不堪?……

所以,当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看到古代的女性总喜欢自称“弱女子”,这真不是一种惺惺作态,而是一种客观实在的现实。封建体制下,社会、道德、政治、法制给予女性的限制是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的,那个时候根本不存在“女人也顶半边天”、“男女平等”这样的说法和思想,即便是在社会风气最开放的唐代,“五姓女”能够大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因为其背后的家族政治经济优势。

王妃到贵妃再到马嵬坡之变,从杨贵妃生平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

求得凤凰枝,终是黄土人

杨贵妃的悲剧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尤其是在政治环境下,杨贵妃想要收获真正的爱情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我也不相信杨贵妃是一个真正“因为爱情”而“傻白甜”的纯粹女性。在一个充满复杂和不公的时代下,如果我们还不能有最起码的自知之明,那么悲剧只能是注定的。

回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显然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时代给予我们更多纵情自我、放飞梦想的机会和条件。但是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而许多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重要性,尽情地挥霍自己的“天赋”,放肆地作弄自己的生活。我想,不珍惜生活的人,终究不会被生活珍惜。

末了,脑海中,依然会想起杨贵妃,不是她人生那繁花似锦的画面,而是夕阳西下余晖中的那一份苍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