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导图的基本入门法

 哎哟喂科科 2020-02-25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帮助人们扩散思维方式的设计工具,一直处于无法替代的地位。

这种设计工具看上去并不复杂,但使用起来却很容易被学生吐槽毫无帮助,甚至只是占版面的设计工具。事实上,这样被大家误以为最简单的工具,反而能带给设计师更为多元化的灵感与思路。
这篇文章将教给大家一个思维发散的基本入门方法。


一、思维发散与头脑风暴的区别

头脑风暴是将所有项目的词汇全部罗列出来;而思维发散则是将词语关系关联起来,对于项目方向的筛选会更有逻辑。之前有一些学生误以为把头脑风暴当成思维导图,就不奇怪会认为思维导图并没有给到自己任何归纳与联想的帮助了。

如上图,对两者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梳理,他们的目的都是在:

1.定位到调研方向 
2.解决问题 
3.帮助梳理架构和项目计划
二、思维发散如何做

先举一个最最简单明了的例子:


Step1 找出中心图像,例如一个女人:

Step2 建立(2《x《6)的分支,罗列出关于这个女人的基本信息和项目相关信息:
 
Step3 建立扩展分支,联想该分支属性,给设计师更多设计机会。

例如这个女性很有钱,那么为他设计的产品是不用考虑到材料是否昂贵;同时,他喜欢色彩绚丽的物品,那么如果是给这位女性设计一款家具产品,我们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家具的外观。这是以目标用户作为中心词的一个思维发散方式。
 

Step4 Key points的总结,做任何调研都是需要总结出痛点,再从痛点挖掘设计点:
 



以上的步骤都是遵循了“双钻石模型”这种设计方法,它有四部分构成:


1、发掘/调研(Discover/Research)— 深入洞察存在的问题 (发散过程)
2、定义/归集(Define/Synthesis)—聚焦、界定要解决的问题 (收敛过程)
3、前进/构思(Develop/Ideation)—潜在的解决方案(发散过程)
4、交付/实现(Deliver/Implementation)— 最终的解决方案(收敛过程)

在1和3的设计阶段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阶段1需要去关键词进行大面积的发散,比如以水为中心词,联想出关于水的各种表现形式,比如水动画,水装置,水材质研究。

阶段3需要进行深入的发散,比如跟水有关的装置,具体的表现形式,环境,目标用户等具体设计概念的深度发散。

三、这些思维发散案例的缺点

下面通过一些思维发散案例来告诉大家哪些雷区不要踩。

该思维发散图中的分支过多,在总结归纳环节会让人很迷茫。建议分支不要多于6条,这里面有些非实质性的内容比如5w1h就不需要在图中列出。
该思维发散图的中心词过小,而分支的词语过大人,无法分清重点。尤其是当整篇思维导图中的重点词只有Large这样的形容词,是无法定位到主题词的。建议划重点的都是偏向名词性的词组,这样思维导图也能被考官很好的阅读。


四、思辨与思维

经常训练思维发散的能力对于思辨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因为都是在开发思考维度和快速联想的能力,而思辨设计也是为了打破现有的思维僵化,推动思潮随着科技进步。

比如苹果手机就是当年思辨设计的一个产物。这里思辨设计分为4个P,从最广泛的Possible,苹果产品探讨了触屏手机的可能性。而出现了这样的假设之后,就需要探讨实行性也就是Plausible的环节。Probable则是将当下最完美的产出物推向市场。Preferable的意思就是将未来的趋势和产品进行一个畅想,比如未来可能以生物信息代替物理芯片。

总的来说,思维发散是项目中一个非常好用的整理逻辑,发散想法的设计工具,对于深度思考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大家无论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日常的生活里,都可以通过思维发散,好好的归纳、整理我们的思绪,变得越来越有条理。


感谢今天为你分享知识的导师:Naiy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