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陆游也有词穷的时候,大家肯定不信,毕竟陆放翁一生光是写诗就写了9300多首。陆游活了85岁,这9300首诗作多是65岁以后所作,在46岁前他只写了200多首,用“老当益壮”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他这9300首诗中,佳作不少。无论是治愈系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是爱国系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亦或是哲理系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但就是这样的陆游也有词穷的时候,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这样一首,他认为自己都快写不出来了的离别词,名叫《临江仙·离果州作》。 《临江仙·离果州作》 南宋.陆游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这首词作于陆游48岁时,那时的他赴任四川,途经果州,与果州的好友难得一聚后,又要分别。于离别之际,他作下此词。词的大意是:鸟啼声中,春雨初下,眼前一片翠绿,燕子也忙着用着春泥和落花筑巢。这春光和美人一样,拥有时满心眷恋,分别却总来得匆匆。从前我只道是真情易写,现在才知道这离愁是最难成句的。云散后,水流而去,我们也将各奔东西了。我们分离时,明月照着半个院子;离开后我在一路和风中,看着这杨柳依依的小桥。 词中“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历来受到后世调侃:说好的真情难写,你却能写出这样的经典,这也太自谦了吧!这首词在所有的离别词里,算得上是语句最寡淡的一首了,用词清丽,虽是离愁,却没有那许多的恨意,哀而不伤,算得上是一首特立独行的离别词了。 说它特别,其实有两点,第一是以独特的比喻,将春光易逝和美人相比,以和友人的离愁比作恋人的分离,这是此词首创。第二点特别,全在最后一句,一句“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写了离别时的院落潇潇落寞,笔锋一转,离去的人却在和风杨柳中享受着这春日美景。让人不禁感慨,难道之前的不舍都是虚情假意吗?其实不然,在词人心中,不舍是真,但就像那春光易逝一样,人间的聚散都是自然,与其离别后凄凄惨惨,不如向前看,享受人生下一处的风景,这就是陆游心中离别该有的态度。 这首独别的离别词,读后没有半点忧伤,令人拍案叫绝。大家喜欢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