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在讲「设计能力」的时候,我们在讲什么?

 半撇私塾 2020-02-25

编者按:在此前「新媒体运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的系列文章中,我们深度解读了「编辑能力」「排版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继续来说一说,新媒体运营的招聘需求中另一个常见的「设计能力」,究竟说的是什么。

「设计能力」大概是所有新媒体运营能力中,被误解最深的一项能力了。

去年年底,做了一场直播课程,开场前跟几个学员闲聊,一个学员问:「老师,我不会用PS,这样能做新媒体吗?」。

紧接着,在直播聊天窗口中,许多学员回复「+1」表示赞同。

那么,会PS就等于会设计吗?

如果你已经是有工作经验的新媒体运营,我想你一定知道,许多运营工作的设计活,压根都用不上PS

比如扣图有「稿定设计」,封面有「创客贴」,甚至许多排版型设计活,「PPT」比什么都好用…… 

那如果这样,许多新媒体运营的招聘需求上,「具备良好的审美和设计能力」,这究竟说的又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在新媒体运营工作中:

  1. 常见的设计活都有哪些?

  2. 这一些设计活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楚的知道,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设计能力。

先来回答第1个问题:常见的设计活都有哪些?

以前我们说的「设计能力」,通常是两个方面:「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

这两种设计需要具备的思维是不太一样的。

「产品设计」范围更广,包括实体产品,比如设计一款鼠标、杯子;也包括虚拟的产品,比如一个APP、网页等等。

产品设计更讲究了解用户和市场,斯坦福的所讲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大部分是从产品设计的维度展开的。

「平面设计」则局限一些,比如设计公司的Logo,设计一张易拉宝海报。

你需要了解排版、配色、字体、绘画等内容,通常设计者也需要搭配一些平面设计的软件来完成,比如PS、AI。

而新媒体运营涉及到的设计活,绝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平面设计工作。

比如设计一张朋友圈分享的课程活动海报:

再比如,设计一张订阅号的封面图片:

接下来,我们再来回答第2个问题:这一些设计活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我们以设计课程海报为例:

  1. 理解需求了解我们设计海报的目的是什么,受众群体又是哪一类,呈现风格又是什么。这一点一旦明确,做出的海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你不能理解海报想要呈现的内容,后续工作是无法展开的。

  2. 寻找元素一张封面上无非是文字、图片和图形,这三者是我们设计封面的主要内容。如何将这三者做出不一样的风格,重点就在于你寻找的元素。

  3. 组合排版排版是设计最关键的环节,如何利用留白、空间组合来搭配元素来设计封面最考验设计者的能力。

  4. 塑造风格封面的风格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主颜色和主字体的选择,二者的不同会极大地影响呈现的格调。

回答完「常见的新媒体运营设计活都有哪些?」以及「这一些设计活的步骤是什么样的?」这2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结合具体的设计步骤,来详细的介绍「设计能力」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能力了。

一、一个优秀的设计者能「理解需求」


在设计一张海报的开始,我们一定会先明确封面的需求是什么,这包括「B端需求」,也就是宣传方的需求,还有「C端需求」,也就是用户的需求。

1、「B端需求」

「B端需求」很好理解,比如你做一个海报,你肯定要知道做这个海报目的是干嘛?比如,新媒体运营涉及的海报通常都是营销海报。

这一类的海报都是为了引导用户行动,比如例如添加微信、关注公众号等等。

2、「C端需求」

而「C端需求」也很简单。

怎么说呢?你设计的海报是给用户看的,你要知道他们看这个海报,通常是在什么地方?对什么样的设计元素有共鸣等等,你才能更好的实现你的设计目的。

比如用户如果是老年人群体,字体则要大,文字不能太多。

如果是目标用户是女性,则多是粉红、紫色的元素。

二、一个优秀的设计者能「搜集元素」


设计一个好作品不仅要明确需求,你还需要通过具体的设计元素来实现。在常见的新媒体设计场景中,设计元素包括2个组成部分:「文案」和「图片」。

1、文案

每一个设计需求接到以后,无论是你自己写,还是别人写,你都会有一个基础的文案,比如活动时间、地点、卖点、报名方式等信息。

这一些文案,是构成海报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你需要在海报中呈现出关键信息,引导受众参与活动。

例如:

2、寻找图片

在整个封面设计中,除了文字,图片也会影响到用户的整体信息获得。

比如制作英语课程的海报,老师的头像、英语课程相关的元素图片都是很好的素材。

再比如,如果是制作文章封面,主题相关的元素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比如你写了一篇关于「钉钉B站跪地求饶」相关的热点文章,钉钉图标、钉钉Q版公仔,以及跟文章主题相关的场景图片都是很好的元素。

三、一个优秀的设计者能「组合排版」


在半撇私塾此前的文章,我们其实系统介绍过「排版能力」,但是设计能力中的「排版能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其实,新媒体运营讲的「排版能力」更侧重于将一篇文章与图片排版组合的能力。

而设计能力中的「排版能力」则侧重于对于设计元素的「组合排版」。

我通过一些常见的排版技巧来介绍这个部分,比如通过重复、留白、对齐等方法,来控制不同元素的位置。

1、重复

重复使用某一种设计元素,包括色彩方案、字体字号、文本行距、项目符号等,也可以是某种个视觉符号。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2、留白

留白讲的是在设计中,要留出一些空间。

万物皆可留白,留白产生美。适当的留白能创建呼吸感,给内容留出空间。

3、对齐

对齐原则是让版面中的元素有一种视觉上的联系,以此来打造一种秩序感。

四、一个优秀的设计者能「构建风格」


把所有元素组合以后,最后还需要创造一个风格。

特别是新媒体运营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公司的产品展开的,因此设计风格要匹配目标群体,还要匹配产品。

风格的塑造当然有非常多的方法,除了留白、重复等排版的技巧可以塑造风格外,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说(毕竟不是专业设计),风格的塑造主要通过「字体」和「颜色」来控制。

1、字体

不同的字体传递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仿宋传递出来的严谨的感觉。

手写字体则有一种温馨、家常的感觉。

2、颜色

除了字体,颜色也是塑造风格的利器。

我们来看2张海报。

如果前面第一版暗色调的是为20-40岁左右的女人而设计的浪漫,那么上面这一版则像是为20岁左右的小姑娘而设计的浪漫。

其实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的颜色,塑造了不同的风格。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当我们在讲「设计能力」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需要具备:

  1. 理解能力明确定位与用户需求

  2. 搜集能力为封面设计寻找适合的标题字体与图片

  3. 排版能力将图片、元素、留白巧妙结合

  4. 构建能力构建自己的风格特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