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零壹贰012 2020-02-25

国学大师钱穆在论述元、清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时提到“部族政权的私心”这一概念。

拿元朝来说,它设立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其中蒙古族作为统治阶级享有政治特权,而汉人和南人则是被统治者,受到政府的军事管制和监视。

四等人制当然是元朝“部族政权的私心”的一种体现,而其创立的行省制度同样蕴含了这一意味,下面就来说说行省政区的划分是如何体现元朝的这一政治特点的。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元世祖忽必烈

一、行省的创立:集权于中央

钱穆同样说元朝的政治制度建设“不像样”,怎么个不像样法?就是抄袭,抄宋朝的、抄金朝的。

具体到元朝的行省制度,其直接来源就是抄袭金朝的行尚书省。

金朝的这一机构原来是尚书省大臣出镇地方时临时设置的,掌管一方军政,权力很大。到了元朝这里就将行尚书省改头换面了,成了行中书省,简称为“行省”,作为地方上的一级政区。

元朝总共设置了十一个行省,分别是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还有一个特别行省——征东行省,行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

从“行省”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它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的长官为平章政事、部分行省则设丞相,属员有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从这些官职可以看出,行省的官职设置是和中书省一样的,都是京官。

换句话说,在行省这一层面,可以说名义上元朝是没有地方官的,其长官是来自朝廷的中枢机构中书省,是代表中央来管辖地方的。行省是流动着的中央政府,如此是不是可以说元朝的地方政区绝对无权,权力都集中到了中央呢?至少在法理上是这样的。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元朝疆域

此外,元朝还抄袭了宋朝的地方政制——路,但更是抄袭得乱七八糟。

“路”是宋代的创制,本是一级政区,路下设州(府),州府有属县,为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制度。

元朝则在“路”之上设立一级政区行省,有些路直接管县,有些路又管着州,州再管着县。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制的不统一,有些是三级有些是四级,非常影响行政效率。

更夸张的是,哪怕是路这一行政单位,幅员大小也是参差不齐,有的路有十几个县之多,有些路只有两三个县。

尽管元朝的地方官员如此之多,但掌管实权的只有“达鲁花赤”,汉语译为“断事官”。“达鲁花赤”在各级地方政府均有设置,掌管地方军政,是地方上真正能说上话人。而达鲁花赤一般只能由蒙古人担任,意义何在?不言而喻吧。

蒙元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的部族政权,立国基础首先要考虑到如何维稳,防止地上势力坐大,因此吸收并改良了行省制度,剥夺地方权力,而在行省以下又层层划分,尽可能削弱地方实力,再加上“达鲁花赤”坐镇,可以说元朝对地方上管控严到了骨子里。

二、行省“犬牙交错”,消除割据地理基础

具体到各行省之间的幅员与边界的划分,元朝统治者也是费了好一番脑筋。

中国古代政区的划分原则一般有两种,分别是“山河形便”和“犬牙交错”。

“山河形便”原则指的是根据自然山川的走向来划分政区,《尚书·禹贡》中关于九州的划分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 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禹设置九州的原则就是以高山大川为疆界,其中济水与黄河之间为兖州、渤海和泰山为青州、东海、泰山及淮河之间为徐州,不再一一举例。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禹贡九州

宋之前,中国政区的设立原则主要是“山河形便”,例如秦汉的郡、隋唐的道,试举几例:

汉朝的豫章郡,三面以山一面以江为界,边界和现在的江西省几乎一致;再如山西,其东、南、西三面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界,在当时刚好是太原郡、河东郡和上党郡的边界,这条边界现在也是山西、陕西和河北的省界。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汉豫章郡

至于唐代的监察区“道”(后来逐渐演变成正式政区),从名字上看显然也是根据“山河形便”的原则划分的,如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为河南道;黄河以东、太行山以北以西为河东道;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为河北道,以下也不再一一举例。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唐开元十五道

以“山河形便”原则来划分政区优点很明显,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以同一个地理单元作为一个政区,更容易整合当地的经济、文化,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但“山河形便”的缺点也十分突出,并且是历代王朝非常忌惮的,即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熟悉中国史的读者知道,历史上的四川是最容易形成割据政权的地区。为什么?因为四川是“四塞之国”,其东边有三峡、北边是秦岭、西边是青藏高原、南面是云贵高原,在乱世,统治者足以据险自守,形成独立的小王国。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四川地形图

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地方权力越来越削弱,中央集权越来越强化。

宋朝从立国开始,就处心积虑消除武人造反和地方割据的隐患,因此,在政区设置上,采取了以打破天然高山大川为政区边界的“犬牙交错”原则,如之前提到的豫章郡,宋代把它一分为二,东北部属于江南东路,其余部分与现今湖北的东南部分组成江南西路,达到同一地理单元内互不统属的目的。

作为外来户的蒙古人,更是将这一原则发挥到极致,在行省这一一级政区的划分上大范围实行“犬牙交错”原则。

还是拿我们熟悉的四川举例,以我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来看,汉中处于秦岭以南,语言、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等与秦岭以北的陕西其他地区格格不入,汉中人看起来更像是其南边的四川人。而从历史上看,汉中在很长时期内也都与四川处于同一政区之下。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汉益州

作为四川北部的门户,汉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汉末割据益州的蜀汉政权的实力啥时候达到顶峰的?正是刘备击败曹操,取得汉中。此后,蜀汉就处在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之内,易守难攻。

对四川如此重要的汉中是啥时候脱离四川并入陕西的?答应正是元朝。

从地图上看,元朝的陕西行省囊括了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假如元朝时有人割据四川自立,那必定是叫苦不迭的,人家的一只脚都伸到家门口了,随时可以畅通无阻一脚踹进来,还怎么得安身?元朝是从北自南统一中国的,在“犬牙交错”的基础上,还体现了“以北制南”的特点。

行省如何设置和划分?元朝在里面打了“小算盘”

汉中在元朝时属于陕西行省兴元路

汉中的情况不是个例,而是典型。元朝无视历代与政区划界密切相关几条重要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把中国划分得支离破碎,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

除了陕西行省之外,湖广行省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越过南岭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有淮南淮北、中书省地跨太行山东西、江浙行省把一只脚神到了福建……

对于元朝的这一做法,清朝人储大文总结得到位:“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如此一来,地方割据的地理基础不复存在,元朝对行省的这一设置可谓是深得“犬牙交错”原则之妙用。

如何客观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钱穆所说的“蒙元部族政权的私心”是站在中原汉族的角度立论的,难免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成分在里面。

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需要站在整个历史的角度给予一个客观的评价。尽管元朝确实存在着某种私心,但是省制度在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方面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君不见自元以来,中国鲜有无地方割据政权的出现?明清两代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难道是对它所带来的政区破碎的情况看不到吗?不,这仍然是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需要。

元朝行省政区的“犬牙交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而不能简单地用“部族政权的私心”来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