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礼当天姐姐不肯上花轿,妹妹主动替姐出嫁,多年后妹夫成为宰相

 尚宫女史 2020-02-25

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薛元超曾说过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摧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五姓女,何为“五姓女”呢,其实说的就是南北朝时期以来的山东郡望之族,著名的高门世家,即“崔、卢、李、郑、王”五姓七望,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和高贵,这五姓之家的女儿通常是不外嫁的,他们都是互相通婚。

编辑搜图


所以能娶到五姓女也成为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的愿望,有时候这五姓女连皇室都不愿意嫁,就更不用说没什么名望的家族了,即便是五姓七望的旁支别系中的女儿,那也是香饽饽。唐高宗时期的冀州长史吉懋也看上了五姓女,不过他不是为自己看上了,而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娶个旁支别系的五姓女。

吉懋的目标是南宫县丞崔敬,崔敬虽然姓崔,但并非出自五姓七望的直系,而只是关系很远的旁支,但这足以让很多小家族趋之若骛了,所以吉懋就想让崔敬的长女嫁给自己的儿子吉顼。吉懋先是跑到崔敬家好商好量的为儿子求亲,不过崔敬看不上吉家,自然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到吉家。

吉懋看软的不行,直接来硬的,他抓住了崔敬的把柄,以婚姻相要挟,崔敬迫不得已答应了下来,原本是想着争取时间从长计议的,所以崔敬并没有将这桩婚事告诉妻子和女儿,而随着婚期的临近,崔敬还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不情愿的决定将女儿嫁给吉顼。

编辑搜图


到了结婚的那一天,眼看着花轿到了崔家门口,崔敬的妻子和女儿才知道有这么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崔妻哭着说:“我家门户低,不曾有吉郎。”这自然是推脱之语,明明就是崔家看不上吉家的家世,觉得吉家门户低,但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这样推脱了。

不过既然吉家的花轿已经到了,岂有空着回去的道理?就在崔妻和大女儿的哭泣声中,小女儿朗声说道:“父有急难,杀身救解。设令为婢,尚不合辞;姓望之门,何足为耻。姊若不可,儿自当之。”

意思很简单,父亲既然是被威胁着才答应这门婚事的,那为了救父亲就应该赴汤蹈火,即便是成为对方的奴婢,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更何况只是一门婚事呢?既然姐姐不愿意嫁,那她这个小女儿愿意代替姐姐嫁给吉顼。

就这样,崔家小女儿装扮一番,从容上了花轿,然后成了吉顼的妻子。吉顼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后来也进士及第,然后进入官场。七世纪的最后几年,吉顼的经历开始出现在史籍中。我们知道武则天登基前后的几年,曾实行酷吏政治,不少酷吏得到重用,弄的朝廷人心惶惶。


697年,刘思礼和綦连耀有不安之心,吉顼向酷吏来俊臣告发了这两个人,来俊臣据此除掉了朝廷中的不少人,《旧唐书》认为吉顼参与陷害官员之事,而《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则记载吉顼只是向来俊臣告发了刘、綦二人,并未参与后面的大肆牵连之事。

来俊臣处理完了这件事,又将冒头转向了吉顼,好在吉顼够聪明,直接将这件事捅到了武则天那里,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才将危机解除,但从此吉顼和来俊臣就成了仇敌。后来来俊臣被下狱,武则天犹豫不决,已经做了御史中丞的吉顼在武则天面前力陈诛杀来俊臣,才让来俊臣的死没有出现变动。

到了699年,吉顼进入控鹤监做内供奉,而之所以被如此任命,是因为吉顼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交往过密。虽然这两人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是在迎回庐陵王李显做太子这件事上,两人还曾在武则天那里出过力,而兄弟俩有这样的觉悟正是吉顼在出主意。



吉顼向来主张武则天能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他和大多数朝中官员一样都是心向李唐王室的,而也在这一年的冬天,吉顼正式成为宰相。吉顼能当上宰相估计是崔敬所没有想到的,谁知道当初那个长史的儿子能成为大唐的宰相呢?说起这件事来,人们倒是高看崔敬的小女儿一眼,“贤妻达节,谈者荣之。”

崔家小女儿当初也只是为了不让父亲为难,所以选择嫁给家世比不上崔家的吉家为媳,但到底这选择没有错,好苦尽甘来,能成为了宰相夫人,不过吉顼这个宰相也没有做很久,他心向李氏,自然就得罪了武氏。

武氏将吉顼弟弟冒官的事情揭露了出来,吉顼被牵连外放,说起来吉顼做宰相的时间还不到一年,不过这样的事情在武则天一朝倒也不算新鲜。武则天一朝实行的也是群相制,并且调任特别频繁,很少有宰相能做够两年,能在宰相任上做够一年并且毫发无伤的都很少,所以吉顼并不是例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