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人格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文子·上德》
“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什么心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考虑:
1、不愿意被别人麻烦者
2、不愿意麻烦别人者
心理学上认为,这两类属于考拉型(耐心型Pace/Patience)人格特征,他们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与人沟通,常常显得被动,缺乏足够的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
相关心理研究表明: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这如何来看呢?

考拉型人格

“考拉”行事作风较为稳健,这类型的人不会夸张强调功绩,他们往往性情平和,不喜欢给人制造麻烦,不会兴风作浪。
在他人眼中,这类人常被误认为是懒散不积极,但只要他们对于一件事情认真投入,绝对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最佳典型
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时,通常会逃避争执。由于自身的敏感性格,又使得他们在群体环境中难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决定。

自我价值感:心理失衡
心理学家提出,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倘若个体失去了自我价值感,内心将会失去平衡,从此陷入紧张、焦虑、恐慌等恶性循环的心理体验之中,惶惶不可终日,难以走出。
这类人从表面上来看,能够良好地维护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
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无法从日常生活中领略到美好的乐趣,不愿麻烦别人,也不敢去憧憬希望
他们在人际交往之中,往往表现得自卑,内心又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极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一个负面信息都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冲突。

这种人格特质存在危险性吗?
一般来说,这类人潜意识里是难以信任他人的,他们会选择隐藏真实的自己,在交往中只流于形式,身边的人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也无法知道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这无疑是具有危险性的
心理学家Henderson在1939年曾进行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童年经历可以改变自身的基因表达,基因能够被激活或抑制,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可随个体的感知而发生变化
这类人的大脑回路中管理语言和情感的区域存在异常,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通过关系来获得各种人生经验。
因而,他们的情绪表达并非是完全出自于内心,而是作为“形式”用来操纵。他们需要较为强烈的体验才能够感知到自身的存在,总是用行动来代替语言,这一特征也体现在他们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依恋上。

考拉型人格在青年、成年交接期或多或少具备典型的全能感,不擅长拒绝别人的要求。即使是他人的请求让自己感到不舒服,他们也会勉强自己答应下来,然后违背内心意愿去做一些不愿意的事情。

爱的忧虑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克服焦虑》中写道:“我们认为,对6个月内的婴儿必须表现出爱和关注,这样婴儿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因太少受到关注而不安吵闹的时候,亲近对象却不能适当地给予慰籍,就会逐渐削弱孩子的信心。
心理学家们的相关研究还发现,一个2-3岁的孩子,如果和重要的抚养者有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也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心理损伤

他们成年后,会很少交流自己的内心情绪,无论在外界遇到什么困扰,也只会选择自己默默承受,在黑暗中独自摸索。
因此,对于具有考拉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长期压抑自身感受,把焦虑和愤怒埋藏在心底,久而久之,这些负面情绪在一个冲击点上会吞噬自我。
他们缺乏与人沟通的意愿,那些被压抑的情绪,终有一日会突然爆发,给自己和身边的人造成严重伤害
比如:2018年8月末,“上海杀妻藏尸案”终于宣判,被告人以故意杀人罪被一审判处死刑。
案件发生在2016年10月中旬,凶手朱晓东与妻子杨俪萍发生争执。朱晓东用双手扼住妻子的脖子,活活将其掐死。随后,他并没有选择报警自首,而是将妻子的尸体藏于冷柜之中。
在这种角度上来看,这类人格特质不安全因素极高,是具有危险性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