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五味理论

 寒江读舟 2020-02-26

《本草经·序录》虽有:“药有酸咸甘苦辛”之说,但未言及五味各自的意义,倒是在《内经》中有许多理论,如“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等。

                                                      神农本草经合注

药物具酸、咸、甘、苦、辛五味,分属五脏以合五行。虽《本草经》并无淡味,但《内经》及历代本草多有淡味,王好古、徐灵胎等都认为“淡附于甘”,故实际上应有六味。药味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药物的功效。例如:辛味药能散、能行;甘味药能补、能缓;苦味药能泻、能燥;酸味药能敛、能涩;咸味药能下、能软;淡味药能渗、能利;兹归纳如表1。

       至于《本草经》五味的分布情况,经以森立之辑本统计列表2。由表可以看出:中草药以苦味为最多(占36.4%),辛味次之(占27.4%),苦辛两味共占63.8%,与一般对中草药制剂的味觉相符,即俗所谓“中草药又苦又辣”。此外,上品药甘味最多,甘具补益之性故也;中品药甘味已锐减,下品药以攻伐为主,甘味就更少了。应该认为:药味与药物功用的关联是确有其物质基础的,这可从药物的化学成分上加以分析。中草药苦味的来源,与生物碱、苦味质、甙类有关;辛味与挥发油、皂甙有关;甘味与糖类、淀粉等有关;酸味与有机酸有关;涩味与鞣质有关;咸味与盐类有关。再从目前临床上大量资料看来,抗菌消炎与抗癌药多来源于生物碱;强心药多来源于甙类;治气管炎药与挥发油有关。可知相同味觉的药物,在功能与临床应用上有其相沟通之处,是完全可能的,是有科学论据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

由于药物的五味各有其作用的机制,因而方剂的配伍也可以从五味的组合上探讨其规律。同味药物并用,其主要作用为加强其治疗效能。例如:为了加强解表散寒,选用辛味的麻黄、桂枝、细辛等;加强收敛固脱,选有酸味的诃子、乌梅、五味子等;余可类推。由于药物的协同作用,不仅增强了治疗效能,并综合了作用的各个方面,使之更加全面;还由于单味药的剂量可相对减少等因素,也会减少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与抗药性。由于病机、病情的复杂多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一种药味可以组方。不同药味的配伍虽使方剂复杂化,但却表达了理法方药的整体性与灵活性。《内经》即有这方面的范例,如《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等,然而,尽管一方中的药味可能很复杂,但多半是由一种或两种味起主要作用,两种味之间的组合,在临床实践中证明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可归纳列表如表3。

现再以较常用的辛味为例,列举临床上5个重要的规律如下:

辛甘发散《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大众习知的治轻证外感风寒用生姜冲红糖热服,即是典型的单方;至于桂枝汤中用桂、姜与草、枣,则是经方中的重要方剂;此外,甘能补而辛能散,辛甘合用则补中有散而不至于呆滞。故补益方剂以甘为主而常配伍辛味,如四物汤用川芎、补中益气汤用陈皮、归脾汤用木香等。此外,辛甘配伍又兼调和之功,如半夏、秫米之和胃;生姜、大枣之和营卫等。

                                                             伤寒论

②辛开苦降:《伤寒论》诸如泻心汤用生姜、半夏之辛以佐黄芩、黄连之苦,治疗胃肠升降失调之痞满呕逆。由于辛开苦降而使清浊各循其道,历来认为效如桴鼓之应。后世方如左金丸、香连丸等,均合辛开苦降之奥秘。至于温病学派对湿温的治法中,辛开苦降更列于重要的地位,著名方剂有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

辛宣酸敛  辛酸合用则宣中有敛,散中有收。一开一阖,虽似相反,应用得宜,适足相辅、相成。例如:五味子与细辛古方每配伍同用,可以敛肺镇咳而不碍邪,又可防止散寒解表之太过,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

辛散咸软  对于顽痰一类疾患,可用辛散咸软以化痰散结。古方如礞石滚痰丸与《古今医鉴》竹沥达痰丸等用礞石与沉香;《圣惠方》钓痰膏用皂荚与半夏等。至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海藻玉壶汤,也是以辛咸组方的典范。

                                                             太平圣惠方

辛行淡渗  辛可行气化湿,淡可渗湿利水。辛淡配伍,治湿浊最宜。例如:《温病条辨》三仁汤,用竹叶、苡仁之淡,伍以蔻仁、半夏之辛,治湿温初起或湿浊内盛最有效,即是明显例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