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宇宙全部天体只占宇宙总质量的5%, 那么剩余95%的质量究竟是什么?

 回归9480 2020-02-26

在地球上生活有几十万种生物,这些生物由于基因原因,导致他们各自的外形千差万别,目前地球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体重为150吨-200吨,是我们人类体重的300多倍,由此可见蓝鲸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动物,不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一种比蓝鲸还要重的动物,它就是新西兰大鱼龙,它的平均体重高达400吨,是地球有史以来体重最重的动物,但是不管地球上的动物有多重,它们与地球的体重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你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体重有多大吗?

新西兰大鱼龙与人类对比

根据科学家们测算,地球的体重约为6×10^21吨,也就是60万亿亿吨,已经非常非常的重了,不过正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地球的质量已经很大了,而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约等于2*10^27吨,相当于2000亿亿亿吨,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科学家们估算,在我们整个可观测的宇宙中存在至少40万亿亿颗恒星,这样宇宙中单单恒星的重量就高达2000亿亿亿吨X40万亿亿=8亿亿亿亿亿亿吨,已经超出人类认知范围,这还不包括宇宙中其他数量巨大的天体,比如星云、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如果把这些天体的重量再加上恒星的重量,真的不知道如何计算了,可能用圆周率后面的小数位数都无法记录这个宇宙天体总质量的值了。

宇宙天体总质量仅占宇宙总质量5%

宇宙天体总重量如此巨大,那么是否它就可以代表宇宙的总质量呢?因为宇宙中除了星系、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外,就看不见其他物质了,由此就可以用天体总质量来代表宇宙总质量,其实这是错误的,宇宙天体的总量不仅无法代表宇宙总质量,而且天体总质量在宇宙总质量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科学家们分析和计算,宇宙全部天体的总量仅仅占到宇宙总质量的5%,而这些天体已经包括人类所能够看得到的全部物质,那么问题来了,假如宇宙全部可见物质的总质量仅占宇宙总质量的5%,那么宇宙剩下的95%的质量去哪了?这剩下的95%质量又是什么呢?

宇宙95%的质量是暗物质的质量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原来我们的宇宙不仅仅只存在可见的物质,还存在一种神秘的、无法看得见的物质,虽然人类看不见这种物质,但是它们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人类是如何确定这种物质存在的呢?原来科学家在观察宇宙天体运动的时候,发现一些万有引力无法解释的现象。

疑似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星系之间出现“真空”

比如按照万有引力定律的话,行星距离恒星越远,那么它的公转速度就越慢,因为越靠近恒星引力范围边缘的物体受到的力就越小,外层的引力没有内层引力那么大,而让科学家们诧异的是有些恒星系统的外层行星的公转速度竟然和内层行星相差无几;还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恒星的体积应该和它的质量、亮度成正比,可是现实并非如此,比如宇宙中最大的恒星盾牌座UY质量是太阳的45亿倍,质量仅为太阳的30倍而已,而且盾牌座UY也不是宇宙最亮的恒星,目前已经发现宇宙中最亮的恒星R136a1恒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000多倍,这些反常的现象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更让科学家费解的是,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还在不断加速的膨胀,科学家同样找不到让宇宙加速的引力来自哪里。

宇宙加速膨胀的力来自暗物质产生的暗能量

后来科学家不得不引入爱因斯坦已经放弃的宇宙学常数去计算,竟然获得一个惊人的发现,他们发现宇宙中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物质,由于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科学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暗物质”,由这种暗物质产生的能量就叫做“暗能量”,暗物质在宇宙中存在的数量惊人,根据科学家们推算,要想让宇宙膨胀速度产生超光速加速,那么这种物质的质量至少占宇宙总质量的90%以上,但是科学家发现暗物质存在的总量远比想象得要多的多,比如导致宇宙恒星发亮异常、行星运行轨迹异常都是暗物质搞得鬼。

暗物质概念图

科学家经过分析和判断,再根据宇宙可见物质占宇宙总质量5%的实际情况,从而得出宇宙暗物质的总质量至少占宇宙总质量的95%左右,虽然科学家已经猜测宇宙中存在暗物质,但是一直没有办法找到它和利用它,不过人类一旦找到这种存在宇宙另一面的物质,势必会引发第三次科技革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