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瓜爷耶 2020-02-26

说到“兽面纹”,每一位对先秦文化感兴趣的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商代的青铜器,因为兽面纹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金石学家曾经称之为“饕餮纹”,主要是凭借《吕氏春秋·先识览》中的记载:“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然而,青铜器上的兽面类纹饰类型居多,“饕餮”并不能完全代替,所以学者们便称之为“兽面纹”。兽面纹主要以兽首面的正视造型为主,五官和角、额等器官明确突出,部分还具有兽身、肢体与足,但还是以面目为中心和主体,结构上讲究对称,是构成中国古代青铜器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商代子龙鼎上的兽面纹

而兽面纹也是东周漆器上的重要装饰纹样,但是与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兽面纹有所不同。东周漆器上的兽面纹是以商周青铜器纹饰作为模板,因施纹工艺上的创新,所以在纹饰形式上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内涵上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所以小呆君在这里尝试浅析一下东周漆器的兽面纹的类型与特征,和大家共同来领略东周漆器兽面纹的风采。

施纹工艺的灵活多变 纹饰特征的丰富多彩

由于漆器的质料与制作工艺的特性上都有别于青铜器,所以聪明的东周工匠对施纹工艺手法进行创新,更为灵活方便地创作具有漆器自身特点的纹饰,在表现手法上显得更为丰富多彩,雕刻法和描绘法的运用,使得兽面纹能广泛应用于漆器的装饰图案中,也因此催化了东周漆器上的兽面纹的演化与创新。下面,我们从施纹工艺出发,以雕刻类兽面纹与描绘类兽面纹为例子,来介绍东周漆器兽面纹的装饰特点。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浮雕兽面纹漆木案

一、形象生动的雕刻类兽面纹

雕刻类兽面纹多以具象造型,雕刻出动物的面部五官,同时又运用抽象写意的手法来表现兽面的神秘感,在雕刻形状上采用描绘的手法,加上能够突出重点的“点睛”,使得兽面纹的造型更为形象生动。

  • 繁缨座上的兽面纹

在河南信阳的楚墓中,出土了一种称之为贴金繁缨座的器物,为椭圆形、平底、凸顶,器面上有浮雕兽面纹造型。雕出兽眼、眉、鼻、嘴、菱形眼,凸鼻圆孔,宽嘴无齿。兽首形似被压扁状,但有显得富有生气与力量感,也具有强烈的神秘感。这个器物是属于马首上的装饰,上面插有羽翎,除了美观之外,极有可能具有某种神圣的宗教内涵,贴金繁缨座的是古人为了表现某种神秘内涵为目的而创作的艺术作品。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贴金繁缨座

  • 漆瑟尾上的兽面纹

东周工匠在制作一些比如漆瑟这等精美的乐器时,往往会在尾部雕刻出看似繁杂的装饰,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是由细碎繁杂的花纹组合成的兽面纹为主题。

比如湖北当阳曹家嘴楚墓出土的漆瑟,这件漆瑟上的兽面纹雕刻极为生动细致,一幅生动饕餮的凶恶模样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其瑟周边彩绘有繁缛精美的花纹,尾部的浮雕上雕刻兽面纹作为主要的纹饰,整体构图为一个俯视的凶险猛恶怪兽。兽体作俯冲状,双爪叉尾向左外张,紧紧的抓住曲形龙蛇,龙有爪、龙首侧刻有耳角,龙身上饰有波折纹。兽体圆硕双翅平展,兽的身体、尾部和翅膀上都装饰有雷纹。而兽眼奇大凸起,眼珠周围以三角纹作为装饰。而兽首中间以小云纹作为兽鼻,兽嘴大开,嘴巴上饰有龙蛇纹,一对獠牙外露,兽嘴正吞噬着一个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无首动物。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曹家嘴漆瑟尾部兽面纹图案

从这幅兽体造型的构图上观察,虽然兽体、爪、尾、翅都存在,但是工匠在雕刻时将兽面上的眼镜和嘴巴刻意突出,这为瑟上雕刻兽面纹造型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在这幅图案中,兽的形体比起虎、龙及人都要大近乎十倍,从那张正在吞噬动物的獠牙外露的兽嘴,可以想象,该兽的威力极其之大。从这幅图上看,此兽十分凶恶实属恶神之最,正是一幅生动的饕餮食人场景的直接写照,这与《吕氏春秋》中饕餮食人的记载相互印证。而瑟尾上的兽面纹雕刻如此繁缛精致,是商代青铜器兽面纹无法比拟的。就如曾侯乙墓出土的12件漆瑟上的兽面纹,兽眼被雕成一朵精美的花,这一点缀给严肃狰狞的兽面纹赋予活泼而清新的活力。这种“点睛”之作的独特匠心,在其他兽面纹雕刻中也能看到,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先进的施纹工艺手法。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曹家嘴楚墓 漆瑟

二、几何抽象化的描绘类兽面纹

描绘类兽面纹从艺术表型形式上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抽象是由具象逐渐演变而来,具有浓厚的宗教崇拜成分,根据所装饰器物的形状来布局兽面纹。

  • 镇墓兽上的兽面纹

镇墓兽在东周楚墓中是最为常见的木雕神像,其方座之上绘有相当多的兽面纹,造型变化多端。比如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镇墓兽,其兽身上都绘有特征明显的兽面纹,而底座是所绘的兽面纹已经完全几何化了,属于符号兽面纹。该镇墓兽为双体双头镇墓兽,在双头之间的颈部绘有变形的云鸟纹,对衬的云鸟纹透出负形,就是一幅兽面纹的图案。而兽身中部同样以变形云鸟纹为正形作装饰,而负形图案则形成了兽面纹。这种以正负形构图来作为纹样图案的手法,在东周漆器装饰纹样中屡见不鲜,古人对这种艺术表现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江陵望山楚墓 双体双头镇墓兽

  • 漆盒上的兽面纹

连续三角形图案排列组成的兽面纹在漆盒等圆形器皿上施绘很多,例如湖北荆门包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变形凤鸟纹漆奁”,盒盖上饰有涡形纹,盒盖内圈装饰变形几何的云鸟纹,外圈装饰变形凤鸟纹,盖内圈以变形云鸟纹组成兽面图案,在这组图案中,以套迭的手法形成了对称的四个兽面纹。凤凰作回首展翅状,翅膀夸张的向前上下展开,两只鸟兽对称构成组合兽首面纹图案;向上展翅,下有勾状羽毛,形成兽面纹的双眼;下翅形成向下勾状羽毛为兽面纹的鼻嘴,而鸟身硕大的长尾翻卷形成兽面纹的肢体,可以说是极为巧妙,凤鸟纹给人善与美感,兽面纹又给人以威严庄重的敬畏感。而盒盖上的外圈纹饰也运用了这种精巧手法来表现兽面纹,绘制连续排列的凤鸟纹,而凤鸟当中又隐迭了两组兽面纹图案。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变形凤鸟纹漆奁盖面

这种套迭构图的手法,主要是相互借用,重新组合,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出更多种纹样,这种施纹工艺在商周青铜器兽面纹的雕刻中是难以实现的。通过套迭来构建兽面纹,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东周漆器兽面纹亲善之美的时代特征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兽面纹主要呈现神秘威严、崇拜神灵的时代特征,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工艺手法的变化不断推进了东周漆器兽面纹的演化,在器物类别上从礼乐祭祀器类应用到了生活用器上,这一变化带动了兽面纹在精神内涵方面的重大变化。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曾侯乙墓出土的 彩漆瑟

而东周漆器兽面纹从神性动物逐渐演变到纯图案装饰,由繁至简,体现出神性的逐渐淡化,而在严肃狰狞的兽面纹上,古人们开始加入富有装饰性的描绘手法。例如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瑟,兽面纹的大眼似叶状,在眼眶中点缀一朵花卉纹,使严肃狰狞的兽面纹一下子变得亲善许多,表达了古人对亲善之美的追求。又例如“变形凤鸟纹漆奁”上的兽面纹,并不是像商周青铜器一样直接呈现神性动物的完整特征,而是通过象征美好的龙凤纹的相互组合来构建出兽面纹,以此来传达亲善唯美的时代特征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曾侯乙墓漆瑟上的兽面纹

而龙凤纹的加入,给兽面纹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龙凤纹附属于神性地位较高的兽面纹,而龙凤纹是吉祥美好的象征物,促使了兽面纹由狞厉的美转化为亲善的美,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情趣由此发生了巨大改变。龙凤纹在东周文化中是通天界神灵的媒介,龙凤纹的加入,减弱了神的神秘威严,促使兽面纹的神性开始退化,使人与神的沟通变得亲善轻松了许多。而龙凤纹与兽面纹的相互组合,呈现出当时艺术表现形式的繁荣,装饰纹样更富于变化,兽面纹在艺术形式上仍然占据着器物装饰纹样的主导地位,但不再给人以抗拒之感,给人的感觉变成了一种美观悦目,令人兴奋。

因此,东周漆器兽面纹在造型上开始由繁缛向简单化演变,由具象造型向抽象几何化平实化转变,而精神内涵也开始从威严向亲善、由神秘向唯美演化。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战国彩绘凤鸟纹圆奁

结语

东周漆器兽面纹在主体构造方面沿袭了商周青铜器的传统纹样,其神性内涵也客观存在于图案之中。但值得一提的是,东周漆器兽面纹在纹饰类型与精神内涵上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而不在以神灵崇拜作为漆器装饰的精神内涵。

古人以灵活多变的工艺手法突破对神性动物具象呈现,通过对兽面纹进行抽象、变形手法的运用,创作出一种全新的、超脱于神性的,表达对亲善之美追求的新的精神内涵。而兽面纹在东周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蜕变期,对秦汉时期乃至现在的漆器装饰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颇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如何在东周漆器中得到演变与创新

马王堆汉墓 风纹漆盒盖

参考书籍:《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曾侯乙墓器物纹饰美学特征研究》《长沙楚墓》《包山楚墓》《当阳曹家岗5号楚墓》等

【本文原创首发,因小呆君能力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