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当中写出了很多人生哲理的意蕴。但并非所有的语言,所有的灵感都来自他的亲身体验。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转变,情感表达,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但并非所有的灵感都来源于此。 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一首宋词,就是苏轼听一个侍女口中说出的话语而造就的灵感。这个女子是苏轼好朋友王定国的一个侍女,叫柔奴。 ![]() 这个女子说出了8个字,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成就了苏轼经典宋词当中的经典之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个女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出这句的呢?是因为她跟随苏轼的好朋友王定国,多年来一直在岭南惠州,陪伴他走过了人生相当艰难的岁月。毕竟当时被贬惠州是人生当中的一大劫难,在遭遇如此劫难还能陪在王定国的身边,说明这女子的内心非常的纯净。 ![]() 所以在苏轼迎接王定国的酒席之上,见到了柔奴,就问他这几年的岭南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触?女子非常沉着冷静的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无论身在哪里,只要内心世界是安宁的,无论在哪里都是故乡。 且看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听了以后很受感动,因为在他的人生当中几乎从来都没有真正有过这样的境界。无论在哪里,他总是心中都是悲苦。他悲苦的是自己人生命运如此坎坷,是自己的人生挫折怎么如此之多,是自己怀才不遇,是自己面对人生如此多的困境,总也找不到理想中的境界。 但眼前这个女子,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她的美貌让王定国在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而她的才华温柔,更是让被贬他乡的王定国感受到内心的温暖,而这也要苏轼为之感动,也滋润了苏轼的内心。 ![]() 这是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和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称得上是姊妹篇。在那首宋词之中,苏轼表达的是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只要内心平静,他总能够平淡地过完这一生。“此心安处是吾乡”表达的不就是一个意思吗?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苏轼的独创。而这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却是出自一个侍女之口,我们也能看得出这个女子的满腹才华。而她的名字,也和苏轼的宋词一起,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