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实行计件,订单不饱和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

 YXBTSG 2020-02-26

对计件计酬方式进行修订,公司来兜底。

1、保底是基本要求

(1)一般实行计件方式,很多都没有底薪,但是因为按劳计酬的缘故,很多员工实际的收入是高于平均工资的。

这个高出的部分是他们承担没有底薪风险的收益。而且也是他们辛勤付出的所得,值得尊重和肯定。

(2)公司愿意实行计件方式,是因为公司省去了计时情况下员工的消极怠工、加班费等支出,使员工愿意放弃对时间的考虑,而仅仅对计件工作量的追求。

从这点上,公司支出的计件工资,是员工超额努力所得,公司获得收益应该是高于计时员工的。

(3)订单不饱满其实计件的基础已经不存在,应该按照计时来计算工资,但是订单严重不足的时候,计时对于员工来说也有很大的机会成本。

比如,本来计件他可以拿到5000元/月,现在计时,订单不饱和不用加班,拿不了加班费,也只能拿到3000元/月,但是如果他们离职去另外一家订单饱和的公司,又可以拿到5000元甚至更高,那员工就白白浪费了2000元的收入可能。

保底是一个基本要求,保证了员工的基本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留住员工。

2、保底的补贴,其实是超额收益的再分配

(1)订单不饱和时,员工计件收入明显降低,员工的损失大是因为公司的订单员工造成的,公司应该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保底工资就是一种体现。

(2)可以规定,在订单不饱和时,公司对员工进行补贴,当然不会是5000元,而是在最高的计件收入和最低工资之间商量确定一个平衡点。

某种程度上,就是用计件员工的计件努力为公司提供的超额收益来补贴他们,实际上就是把公司通过员工计件获得超额收益进行再分配。

(3)公司要持续经营,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时间获得大量的订单,一方面可以继续获得计件的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是留住员工。


3、除了利益,还有文化和情感

(1)实际上,总是换工作,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麻烦,做生不如做熟。

(2)考虑计件员工的保底,除了保证员工的基本利益外,也是在计件计酬之外,开的一个窗口,建立一种维系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情感纽带。他们会觉得公司还不错,至少能够在计件之外,考虑一下的他们的利益。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需要继续,需要支付很多的开支。

(3)员工当然记得自己拿到超出平均工资的超额计件费用的欣喜,也希望一直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持续的较高收入,这种期盼其实就是对公司的感情和未来的看好。

4、做好宣导,开诚布公的说明保底的初衷,也用公司的努力回应员工的期盼

(1)保底的问题,需要设计好方案之后,通过培训、会议进行宣导,让员工指导,订单不饱和,公司已经有考虑,会有补贴,离开有点不舍,毕竟曾经有过高收入,以后可能也会有,留下有点遗憾,毕竟补贴不如计件拿的多。

(2)承诺一个时间,多长时间会有订单的完成。别人的机会成本也是钱,而且对于员工来说不少。假设三个月会订单饱满,员工会计算自己的收入损失,可能会留下,如果要半年以上,拿很多人肯定会考虑新的出路了。

(3)把承诺放到具体的客户、项目和数量上,目前公司正在努力争取的订单有哪些,什么情况,什么时间到位,这样就是明确的盼头和目标了,想留的,这就是定心丸,想走的,这就是牵绊。

对于职场的大部分人而言,工作的首要目的都是获得收入,保证生活,养家糊口,所以不要试图通过空口白牙忽悠员工,每个人都不容易。

补贴虽少,那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何况公司要持续经营,当然不会容忍订单一直不饱和,一直去补贴员工。

当然,有些公司还会使用裁员的办法,通过减少人员,保证留下的人的计件收入,个人认为,如果要持续经营,这有点杀鸡取卵了。因为熟练的计件员工培养不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