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苹(1921~2018)
祖籍河北,生于上海。其父亲是昔年上海滩鼎鼎大名的旦角小杨月楼,从小得其父亲授,八岁就登台演出了。既继承家学,又得到王瑶卿、梅兰芳等的传授,兼收博采,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呈现出清新自然、端庄秀逸、风华动人的艺术姿彩。 根据杨菊苹的回忆,当年小杨月楼与梅兰芳一样声名赫赫,可父亲仍有种传统的观念,认为“戏子总被人看不起”,因此从未手把手地教给女儿真正的“杨派”京剧。但跟着父亲的戏班子闯荡江湖,耳濡目染,她却免不了受到影响。 1948年小杨月楼去世后,杨菊苹担起了抚养娘家弟妹的责任,也担起了继承杨派京剧的重担。为了维持生计,她开始表演时装戏,“会什么,就演什么。”那时候,唱得最多的就是《纺棉花》和《戏迷家庭》。戏中除了表演地方戏之外,还穿插了流行歌曲。观众就是冲着她的唱功去的,“用自己的嗓子唱,不用麦克风。” “当年红极了。”唱一场《纺棉花》,她就可以拿到两根金条。“但这不是我要的表演,有点不务正业,只是被生活所迫。”
1948年,应麒派大家陈鹤峰之邀,杨菊苹和丈夫郭玉昆来到武汉演出,盛况空前。演出结束,陈鹤峰出面挽留这两个来自沪上的“角儿”。因为对留在武汉“一点把握也没有”,三个月后,他们还是决定回到故乡上海。可在送别的码头,一位女演员泣不成声,这种不舍让杨菊苹心软了。她喊了一嗓子“不走了”,就这样,性情中的她留下来了,从此告别了父亲闯荡一生的“江湖”。
加入中南京剧工作团,后转为武汉市京剧团。1950年2月17日赴上海演出《三打祝家庄》,根据延安平剧院剧本整理排练,高百岁前钟离老人后孙立,郭玉昆饰石秀,陈鹤峰饰乐和,杨菊苹饰顾大嫂,在当时上海市举办的春节戏曲竞赛中获荣誉奖。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团,之后还多次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她在《人面桃花》中饰杜宜春、在《雁门关》中饰萧太后、在《桃花扇》中饰李香君、在《三上轿》中饰李十娘……人们看了她的戏说“才知道什么叫唯美”。 杨菊苹:人面桃花(西皮) 来自京剧方舟 00:00 03:18 杨菊苹:桃花扇(二黄) 来自京剧方舟 00:00 03:36 2013年,92岁的杨菊苹荣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名誉会长胡芝风说,“她继承了王瑶卿、梅兰芳和其父小杨月楼先生的表演艺术:功底深厚,扮相绝美,唱功水妙脆响,做功娇媚大气、动情传神,成功地塑造了无数的舞台艺术形象。”
杨菊苹:宇宙锋(反二黄) 来自京剧方舟 00:00 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