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后,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吗?别太乐观,精明的人,都明白这4点

 彪悍猫先生 2020-02-26

作者 l 悬崖上的猫 

公众号 l 彪悍猫先生(ID:BHMaoXianSheng)



这几天,天气也暖和了,阳光也灿烂了,疫情确诊的每天增长人数也出现拐点了,大家开始陆续出门活动了,就好像这个事件已经进入了尾声,人们开始准备过上正常的生活,世界仿佛和以前一样。

我在网上一个问答平台上看到有人问“疫情结束后哪个行业最先复苏呢?”结果有很多人说餐饮业会迅速反弹并引发报复性消费,也有人说旅游业会迅速反弹并引发报复性消费,很多人认为这些行业很快就回到原先的繁荣水平。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一切的事情,都有后遗症,何况这次举国事件。

我之前的文章说过,这次事件过后肯定会有些线上项目崛起,但这并不意味着很多传统行业就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很多时候,一但人的某些习惯被养成了,那么商业模式、消费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01 相比2003年非典后的消费市场,只会是反弹,并没有报复性消费

2003年的非典,从2002年12月份的第一个广东病例,总共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期间对生活日常用品,也就是快速消费品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尤其是4月和5个月的快消品消费总额几乎腰斩。

但从6月份开始,消费反弹之后的数字,也就是将前两个月的坑填上了而已。然后从全年拉平来看,还是一条比较平稳的曲线。基本符合消费市场的数字趋势,并没有在大跌之后出现报复性增长。

而且不要忘了,在2003年,国内电商还完全没有发展的状态,大家只能去线下超市或商场去购物,还没有形成网上消费的习惯。彻头彻尾被憋了两个月之后,也就反弹了那么一点。

因此,可以想象在电商已经这么发达的2020年,啥东西在网上买不到?因此,消费压抑并不如2003年强烈。

02 经济会复苏,但这并不会引发个人的报复性消费

上面说到了这次压抑的强度并不如非典时期,而且这段时间,政府肯定也会频繁发布各种经济和财政手段促进热度,加大流动性,而这两天大家也已经看到了降息。

但是,这也并不会引发个人的报复性消费,为什么?

第一,恢复整体经济和恢复个人钱包,是两回事

国家放水,股市这段时间大涨,还会利好各种大基建大国企,但是并不一定会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如果不信你就仔细想想想,这段时间你的工资收入提高了么,你拿到福利补贴了么,抱歉,倾盆大雨下,雨露并不均沾。

如果你是大企业,或许还能拿到各种税收减免,但是多数的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其实还轮不到你的。甚至你和房东说,能不能减免这两个月的店铺房租呀,房东又气愤又无奈地回你一句:“我们还希望银行来给我们免息免还贷款呢,谁来管我死活呀。”

所以,消费的前提是荷包鼓,现在从中产到大众,没有新的收入来源,又在透支现有的成本用于各种生活开支,根本没有报复性消费的基础。

第二,这次的疫情事件,已经把大部分人的消费动能消耗了

这次的疫情刚好出现在春节期间,在这个期间,国人过春节的传统,该送的礼已经送了,该买的年货已经置办了,该回家的也已经到家了。所以封城和开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疫,已经是过年期间,前置消费的尾声了。

而过年期间的消费品类,其实又是集中在:餐饮、旅游、快消品等上面。以上三类消费中的最大头,旅游消费是和时间点强相关的。春节没出去玩,复工之后就更没时间出去了,这个旅游计划会被推迟到暑假、十一黄金周,但不会出现在疫情消退之后。

餐饮和快消有类似的属性,在此次抗疫中损失惨重。但疫情结束后,大概率重复2003年的情况。这一点,甚至餐饮要比消费品好一些,毕竟餐饮需要到店消费。从时间节点看消费趋势,这是时间维度。

第三,从消费心理看,疫情期间低欲望消费观养成,疫情结束后很难有报复消费的欲望

这场战役,没人幸免。这样的休克疗法,也让我们充分的感觉到,就算这样1个月宅在家里,睡一周,天天吃泡面,素颜一整天,也是可以活得下来、过得下去的。这样的静默,会让整个消费环境安静下。

有些东西,压抑久了确实会爆发,比如情绪;但是有些东西,压抑之后,可能就没有了,比如消费观。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就是在这次疫情下,我发现平时我每天都要喝的酸奶,不喝也是没关系的;隔三差五都要去吃火锅的,我这天天在家吃得清淡,天天煮各种粥喝,饮食口味都变淡了;甚至都学会断舍离了。原来我们的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东西。

我们只见过各种购物狂欢节,没见过购物静坐节吧?消费是需要大环境的,当人们的心理依赖和关注重心不在消费了,这种欲望和动力就会降低。即使有人大量购物,旁边的人没有羡慕嫉妒恨,他的消费欲望也会冷下来。所以,缺少了群体性的驱动,也导致个人很难有大规模的消费狂潮。

03 民众财富已缩水,大家也需要及时转变消费观念

这次疫情,真的是给我们全体国人,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现金流管理课。尤其是很多月光族。

不要跟我说你有多牛逼,资产多雄厚,只要你有不可避免的成本开支,你手上没有几个月稳定的现金流,分分钟财务爆仓。

很多人在这次疫情中,小孩要买网上上课设备拿不出钱来,家里有急用的拿不出钱来,最后没办法了只有到处借钱,但如果你有好的消费习惯和存钱的习惯 ,你就绝对不会因短期没收入,或暂时不上班而焦虑、恐慌,你可以有更多从容和更多的时间去规划。

手里没存款,心里没底气,你会寸步难行,中国过去这些年的高速发展,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储蓄的习惯,过上了月光,甚至负债的生活方式,反正平时有收入能抵扣负债,还上月供就行。这次突然发现行不通了。

你可以想象,经过这次财富洗礼教育的中产阶级,未来不仅是低欲望消费,更是选择不随便消费,要存钱呀,要理财呀,要为将来的养老做准备呀。

所以,尽快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尽快脱离“月光族”,存钱真的很重要。

存钱的意义不是让你存“第一桶金”,而是在于:

第一,作为长期战斗的备用资源,解决随时出现的不确定状况。

第二,用存钱的习惯来克制自己无节制的消费欲望。

建议普通人至少将每个月收入的20%存入一个独立账户中,余下的80%用于支付其他开支。你会惊讶地发现:使用收入的80%生活,和使用100%相比,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04 疫情结束后消费方向会被分散,个人需要转变从业思路

我们老说消费分级,但是,到底什么是消费?都有哪些消费呢?行业里面会是这样的大概分布

衣物(泛指服装、箱包)、食品、用品、住宿、交通(包含物流和客流)、教育以上,前三种完全可以通过线上电商解决,其瓶颈在于物流部分。

可以看到,现在的物流师傅、快递小哥其实仍然是非常忙碌的,这里的商业链条并没有断掉。受影响比较大的餐饮、旅游、客流部分,属于阶段性消费反弹,住宿属于季节性消费,有反弹但没法持续爆发。

另外,由于疫情后的服务能力恢复需要时间,即使爆发,一时半会儿行业也不见得反应的过来。比较有意思的是教育行业。现在的学生和办公室白领在家学习与工作,前者是把学习焦虑传递给了家长,后者是把职业压力传递给了员工,让大家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

由于线下培训和教育行业基本瘫痪,疫情中和疫情后,一定会有大批量教育服务渗透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所以,教育行业的小规模持续爆发,是可以期待一下的。这个层面,是从消费角度看行业细分的行业维度。

所以,这次疫情结束后,如果你面临被裁员或降薪,甚至是重新求职,也就有目标了,首先在行业上最好就不要选择传统线下的行业和业务,线上肯定是主流,尤其是线上教育领域相关的岗位,其次是要尽量选择能够支持远程办公的岗位,因为这次企业如果说要裁员,要重新招人,肯定是先砍掉不赚钱的那部分线下业务及员工。

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消费,不会发生。同时大家也要在消费观和从业观上认真思考一下,及时转变观念,为未来做打算。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彪悍猫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悬崖上的猫。

这里是100万职场人的逆袭驿站,运营者悬崖上的猫,资深媒体人、设计师,从思维到技能,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让你一路逆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