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名不符实的胡同

 zqbxi 2020-02-26
北京的地名五花八门,有一些地名从字面上看是一种意思,而寻其本意并非如字面之意,是典型的“名不副实”。[转载]【胡同纵横】北京名不符实的胡同                             【南锣鼓巷街口牌楼】
        眼下南锣鼓巷是一条名声响亮的胡同,来北京旅游的外国人大多都要到这里逛逛。一看这“锣鼓巷”的地名,就会使人联想起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其实此地与欢快的锣鼓毫不相干。原来是从不雅观的“罗锅巷”谐音而成的。罗锅是驼背的俗称,此巷的路面中间高,两端低,形如罗锅,故此得名。清乾隆年间在绘制京城全图时,认为“罗锅巷”名称不雅,便改为锣鼓巷。此巷以鼓楼东大街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南段称为南锣鼓巷最为热闹。
[转载]【胡同纵横】北京名不符实的胡同
                                    【当年的一尺大街】
 一尺大街:实际有二十多米长在前门外大栅栏地区,有一条与琉璃厂东街相连的杨梅竹斜街,此街西段,旧称一尺大街。清末进士陈宗蕃1931年所著《燕都丛考》中写道:“自杨梅竹斜街而西曰一尺大街,又西曰琉璃厂。”可见一尺大街至少已有70余年的历史。
  一尺大街上原有6座店铺,路北3家都是刻字店,路南3家是酒馆、铁匠铺和理发店。
  一尺大街虽名为“大街”,实际仍是胡同,它虽是北京最短的胡同,却也并非真的只有一尺长,而是长20余米。如今一尺大街名称已经撤销,被并入了杨梅竹斜街。在杨梅竹斜街西段,桐梓胡同北口至樱桃胡同北口之间的那段路,就是旧时的一尺大街。                                [转载]【胡同纵横】北京名不符实的胡同                                   【三不老胡同】
    “三不老胡同”明代称“三保老爹胡同”,因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三保太监)的府第在此,为纪念他而得地名,“三不老”实为“三保老”的讹称
 
  墨河胡同位于东城区东部。清朝时,此地有一处很大的粮仓,并由八旗兵看守,许多八旗兵的家属也居住在这里。由于朝廷所发放的俸禄很少,为了维持生计,一些家属便制作墨盒换取钱粮。日子一长,人们就将这里称为“墨盒胡同”,后来谐音为“墨河胡同”。其实这里根本没有河,更别说墨(黑)色的河了。
  
  报房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南部,临近东四大街。明朝的时候这里称“豹房胡同”,据说早年间曾是明皇宫养豹的地方。到了清代,就不再养豹子了,于是在光绪年间以其谐音改称为“大小报房胡同”。宣统年间又简称为“报房胡同”。从字面上看,好像这里是出版报纸的地方,其实与报纸没有任何关系。
  
  沙拉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临近宝钞胡同,现称纱络胡同,是由原来的沙拉胡同转音而来的。关于沙拉,在史料中也作沙刺、沙料或舒噜等,这本是满语“珊瑚”的不同译音。有《顺天府志》记:“沙刺即沙拉,国语‘珊瑚’也”。这里的国语,是指清朝时的满语。在《京师坊巷志稿》中,还明确提到了沙拉胡同。按其所述的方位来推断,就是现在的纱络胡同。这就说明,“纱络”就是由字音相近的“沙拉”演变而来,它与现在美味的“沙拉”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