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缪刺法”的科学机制

 武医同修 2020-02-26

“缪刺法”来自于《黄帝内经》,一说到缪刺,现在的人很喜欢将左刺右,右刺左的刺法理解为“缪刺法”,其实这并不能算是《黄帝内经》的本意。

在《内经》里,针灸针方的分为“经刺方”与“缪刺方”。经者,常也;缪者,异也。即按照常规的理论和治则来解释的针灸方,可以称为“经刺方”,比如,口面合谷收,胸胁内关谋,腰背委中求等等,这些都是有明确的十二正经的理论去指导取穴治疗。

而不合常规不循常理的针灸方,或者说常规理论和治则不能解释的针灸方,我们都可以认为是“缪刺方”,也因此“左刺右,右刺左”的刺法只是包含在“缪刺方”当中,而并不是等同的关系。这些概念性的东西需要知道一下。

“缪刺法“作为针灸医师的秘密武器,的确是常常见奇效,不在痛的地方施针却能把病治好,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因此,不少患者,甚至西医同行都会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扎会有效?”

这种情况,我也是经常会遇到。

想必不少针灸医生都会将《黄帝内经》的那一套“缪刺法”搬出来,歌颂一番,然后敬仰一下老祖宗的伟大,在几千年前就将此法记载于文献上。

面对一些中医迷的患者,用《内经》去解释完全没有问题,在他们眼里老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就是应该高深莫测又神奇,作为普通人的他们理解不了是理所当然。

但是,如果面对的是跟你较真的西医同行,或那些所谓的“信奉科学”的患者,这个观点恐怕站不住脚了。用脑子细想也的确不对,这种解释就这好比是告诉他们为什么起效,那是因为在《黄帝内经》里头已经说了,因此就应该有效一样,这属于把话题的焦点转移到“缪刺法”的起源上,而逃避了回答“起效机制”的问题。

这次我主要从神经学角度去探讨一下”左病右治”、“前病后治”、“交叉对刺”这些“缪刺法”的科学机制。

 
很多时候,一些真想跟你较真的人,不一定是针对中医的“不科学”,而是针对你本人不会“科学”。因此,面对这些人,只要用“科学”怼回去,别人自然心服口服,避免没必要又无聊的互怼。

回到正题,先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神经学机制。

Part 1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国外在慢性骨骼肌肉病变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单侧的损伤可能引起双侧功能紊乱,他们发现在慢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患侧和健侧都出现肌肉激活模式的紊乱,这个也证实了这疼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支配的。
 
因此,如果左病(患侧)了,在右侧(健侧)相同的地方给予针刺,可以起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这一中介来激活左侧(患侧)受伤的肌肉。
 

若觉得左侧疼痛,也影响到右侧的功能紊乱是由于代偿的因素。下面还有证据可以证明,在另外的一个研究表明,单侧力量训练可以使对侧肢体神经元活性和肌肉力量提高10-30%,这就充分说明了左右之间的联系可以依靠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关联。

Part 2
前病后治,后病前治


“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属于《内经》的“偶刺法”。
 
在这需要提到一个“交互抑制”的机制,即当主动机紧张的时候,拮抗肌会反射性的自动舒张。
 
举一个“交互抑制”的经典例子,最常见的就是“膝跳反射”,当敲击髌腱拉长股四头肌纤维,通过肌梭传递信息,在脊髓节段经过处理,然后促使股四头肌恢复肌腱的长度(缩短),同时抑制拮抗的腘绳肌使膝关节伸展,这就是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的交互机制。
 

在针灸临床上,比如内关穴区域痛,可在与内关穴相对应的外关穴下针,疼痛可以消失,这就是“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其机制是通过“交互抑制”发挥作用。
 
还有,在躯干上使用前后对刺法,还有一个理论可以支持,就是脊神经分布的节段性规律。脊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好比在躯干上画了很多条斑马线来区分每一条脊神经的管辖区域。

例如,后背胸7区域疼痛,只要在前侧胸7的脊神经分布区域下针,就可以达到“后病前治”的效果。反之,前面胸7区域的疼痛,用后背对应的胸7节段可以治疗。

Part 3
交叉缪(对)刺


先说一个“手足交互运动模式”,即身体对侧上肢和下肢的同步激活的模式。

例如在走路时,左下肢往前迈步(下肢屈肌收缩),右上肢会同步向前屈曲(上肢屈肌收缩),然后,在左下肢往后蹬的时(脚伸展),对侧的右上肢也会伸展,屈曲与伸展的动作在身体对侧上肢和下肢交互性被同步激活。这样的四肢的协调配合动作在各种位移活动中都有所体验,例如步行、爬行和游泳。
 

说明上肢和对侧下肢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神经学联系,最新的研究表明,在上肢的激活会促进下肢的激活,例如,如果想激活下肢的臀大肌、腘绳肌等伸肌群,可同时配合激活对侧上肢的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等伸肌群,可以提高下肢伸肌群的激活效率。
 
在针灸临床上,如果是外踝关节扭伤,可以取对侧阳池区域的压痛点下针,两者同时都是伸肌,形成“同步激活“的模式。又比如,腘窝后面疼痛,可以在对侧肘关节的尺泽穴区域找压痛点下针,它们两者都是屈肌,也形成了“同步激活“的模式,其“交叉缪刺”神经学机制或许跟这些有关。
 
END


最后,上面所提到的这些机制肯定是不能包含了“缪刺法”的全部内容,但通过神经生理学还是可以略微解释一番的。

临床规律是可以发现的,但知道了规律不一定就等于明白了其中的机理,作为针灸医生的我们也不能每天满足于规律的表象,或者古人所给出的说法。虽然“明白的路”还很远,但还是需要好好去审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起码这个答案可以说的服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