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姜这样种植管理,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李茂亮 2020-02-27

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品,很多种植户都会选择种植大姜,但是无论是产量和品质都提不上去,如何有效的提高大姜的产量和品质,下面列举了几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催芽: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为宜、湿度大容易生根,会严重减产。前期5-7天,22-24℃,中期15天左右,25-27℃,后期7-10天,20-22℃。当姜芽长到1-1.5厘米时,挑选姜芽,每块姜种只留一个壮芽,其余的一律抹掉。

二、种植时间、种植密度:大拱棚栽培的最佳时期在“春分”前后,小拱棚栽培在“清明”前后,地膜覆盖栽培在“谷雨”前后;普通片姜类(俗称小姜),适宜密度为6500-7500株/亩,株距16-18厘米。肥胖生姜类俗称大肉或面姜,适宜密度为5000-5500株/亩,株距18-20厘米。

三、撤膜:采用小拱棚或地膜覆盖的,当姜苗长到离膜5-10厘米时,就开洞放苗,以免烤伤姜苗;当气温稳定在20℃时,即可撤掉薄膜,立即防治姜螟虫,预防姜瘟和姜癞;旺盛生长期间要结合松土破垄每亩追施生物有机肥60-80kg、专用型复合肥20-30kg,半月后结合平垄再追施一次,用量跟破垄时一样。施肥时一定将肥料与土壤混匀,施肥后马上浇水。

四、中后期管理:1、中期管理要注意,立秋前后,撤掉遮荫物,进行喷药,培土施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60-80kg,专用型复合肥100-150kg,中微量元素20-30kg。间隔20天左右再进行一次培土施肥,每亩施硫酸钾40-60kg,专用型复合肥40-60kg。注意:每次培土厚度不得超过10厘米;每7-10天浇一遍水,采用“2/3沟”浇水法,不要大水漫灌,每次浇水时冲施壳聚糖多肽钾15-20kg;大雨后应马上排涝,然后再灌一遍井水;加强病害防治,该期是大姜病害盛行期,主要病害有根茎腐烂即姜瘟、癞皮病、斑点病、炭疽病和条锈病;加强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有夜蛾、螟虫、棉铃虫。

2、后期管理要保持土壤湿润,10-15天浇一次水,每亩追尿素20kg、硫酸钾30kg;拍压新芽,补充培土,填补裂缝;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在初霜来临之前,当地上茎叶开始枯黄收获为宜。

掌握好的大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无论是对于大姜的产量还是品质的提升都会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果感觉有帮助的话,麻烦分享、关注、收藏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