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跳脱世俗的认知局限,才有灵魂真正的自由

 HNYZL 2020-02-27

庄子:跳脱世俗的认知局限,才有灵魂真正的自由

哲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叫做“洞穴假象”。

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像生活在洞穴之中,受到环境、风俗和教育的制约,又因自身经历的片面和狭隘角度,习惯性的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自以为是的将自己的观点定位为一个标准。

就好像井底之蛙一样,无法看到井外的天地,正是因为他的认知局限,总是缺乏了尊重他人的觉悟。

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认知局限”是每个人都存在的状态,但是不该把自己已经受限制的认知拿来当做标准,来判断这个世界,一个人最大的错误,就是从不能客观认知这个世界而开始的。

庄子:跳脱世俗的认知局限,才有灵魂真正的自由

有一句诗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个人身处某种环境之中,因为个人情绪和意识的遮挡,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想要认识山的真正面目,只能跳出当下的处境,才能认知山的全貌。

有一个人去古代建筑景点游玩,他绕着那个景点走了一圈,先是由远及近,后来由近及远,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看到这个景色的全貌。

这时他突然听到头顶一排大雁飞过,他才顿悟,从大雁的角度俯瞰景点,才可以观测景点的全部面目,所以认清一样东西,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是要逃出当下的局限,从更远更高的视角,才能把握全面。

释家思想中有三个阶段的修行状态:开始修行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行一段时间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修行觉悟之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庄子:跳脱世俗的认知局限,才有灵魂真正的自由

而最后的觉悟之后的状态,并非是回到了原点,而是知道了如何认识山水的本质,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妄加评判外界的状态。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段话:

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对世上的爵位利禄不值得去追求,对刑法耻辱,不值得被认为耻辱。知道是非不可划分界限,细微与庞大的没有划分的标准。听说‘不体察圣人,就得不到最高的修养,圣人通常是忘掉自己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几乎到了没有区别的地步。

庄子:跳脱世俗的认知局限,才有灵魂真正的自由

在生活中,主导一个人认知一件事情,以及在某种关键时刻促使他作出决定的背后,都是因为他的主观意识。

我们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事物定论好和坏的区别,又过度的排斥坏,过度的趋向于好,然而很多时候的好和坏,只不过是天地自然的规律呈现出的正常状态,不值得以自己的心思掺杂于其中,并且产生好恶之心,因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内心的嘈杂和痛苦,除此之外,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庄子就提出“世上的爵位和利禄不值得去追求,刑罚和耻辱也不值得被认为是耻辱”。

世间的一切,都不值得自己用主观心思狭隘的去判断,才能避免人性的愚昧和鄙陋。

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能够将自己置于一个更高的境界,跳脱世俗的认知,才能找到内心和灵魂真正的一种自由,所以圣人通常是忘掉自己的。

庄子:跳脱世俗的认知局限,才有灵魂真正的自由

文|国学书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