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古代治疗瘟疫的方法和故事, 速看!

 大伟q4k7muvmf2 2020-02-27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很多次瘟疫,在中国古代,瘟疫过后,人们通常会把有效的方剂刻在石头上,或编成小故事,希望它永远流传下去,如果后代再遇到类似疾病,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解除病痛。

01

李东垣治疫故事

相传,在李东垣刚刚到济源的那年春天,一场瘟疫席卷了北方大地。那年的春天,热得稍微早了点,气候干燥,到阴历四月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症状类似的病人。

这些人最初的感觉跟普通的感冒有点相似,感觉身上发冷,浑身无力。但是,很快情形就和普通的感冒不同了,这些人的头面开始出现肿大的表现,肿胀到几乎眼睛都难以睁开,脑袋也显得比平时的大些。咽喉疼痛,说话的声音都哑了,喘气也有阻塞感,症状很快恶化,很多人没有多久就死去了。

一开始,人们没有注意到这种病的可怕性,别人有病了,还前去探望。结果,回来后自己也马上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找医生来看也没有用,过几天,也死了。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天啊,这是瘟疫来了!于是各家开始房门紧闭,不敢再轻易与人接触,街上空无一人。但为时已晚,瘟疫已经开始肆虐,几乎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人们很快为这种瘟疫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大头天行——大头瘟。

医生们此刻手脚忙乱,无方可出,手里拿着方书,来回地翻,采用了各种办法,总不见效。李东垣看到这一幕,把自己关在房门里,苦思数天不曾出屋,创制出方:“用黄芩、黄连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橘红苦辛,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臣;连翘、黍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兰根味苦寒,马勃、白僵蚕味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新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

在药买回来后,东垣帮助患者家属把药一半用水每次煎了五钱,另外的做成了药丸让病人含在嘴里。下半夜,患者忽然咳嗽起来,大家赶快围了过去,只见患者咳嗽了一阵,平静下来,突然说了句:“我饿了。”天啊,大家喜出望外,他已经几天不吃东西了。大家忙着给患者准备粥。李东垣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历经痛苦后的笑容,眼泪流了出来。天亮了,李东垣在患者家被各种嘈杂的声音惊醒,走出来,发现院子里站满了前来求药方的人。

这个方子的名为:普济消毒饮子,现在叫普济消毒饮,至今仍是中医治疗热性传染病的常用方。

02

吴又可治疫故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吴江瘟疫大流行,患者口中不时喷血,后不久毙命。吴江城在历史上从未有这么多人死亡,甚至一条巷内居民均得此病而亡,更不知有多少人全家死绝,一个活口都没留下。这场瘟疫持续了一个多月,夺走了大量吴江人的性命。

是时医者以外感病治法或伤寒治法,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恶化,枉死颇多,弄得医生们也束手无策。吴又可亲历疫情,有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众多一手资料,再借鉴前人对瘟疫的研究,自己潜心钻研,对瘟疫进行细致观察,推究病源,经过反复试验和临床治疗,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疫情防范和救治办法。

吴又可认为这种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空气中存在的一种“疬气”感人所至,与伤寒绝不相同,进而创立”温疫“学说。他的“疬气”致病之说,在古今中外医学界都是一大创举,得到后世广泛认可。他首先肯定了疫病传播是一种物质,”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从而否定了疫病是由“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旧观点,充实了我国温病学说的内容。

吴氏还认为疫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腑脏,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半表半里,既《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这都使得古代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有了较大的认识,较之前有较大突破,并且参考古今医案,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救治办法,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一书,领先西方直到近代才发现的疫病学说二百年。

吴又可给出的治疗原则为:切不可认为用麻黄、桂枝等辛温之药强行发汗。指出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解。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达原饮方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苓、甘草七味药组成。刘松峰言其“为治瘟疫之仙方”,龚络林亦称其为“真千古治疫妙剂”。

《瘟疫论》中诸多方法都为后世的诸多疫病防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世界各国对此顽虐之病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借助于三百多年前问世的神奇药方——达原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谓功不可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