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建设资料汇集

 迪哲abc123 2020-02-28


1、风城村艺术团成立2011年,在党支部,村委会支持下,投入巨资先后购置了一套全新的铜器及絲线乐器,大小麦克,扩大音箱,服装道具,排练厅,坐椅板凳,午台灯光及幕布等硬件设备。演职人员多达三十余人,年令最大的75岁,最小的五十岁。9年来,他们坚持白天劳动,晚上排练,每逢春节,五一,七一,国庆,重阳等节曰,在风城舞台举办文艺演出活动,。节目大都是自编自导自演,写农村人,演农村事,有协调家庭关系的小戏《感恩》,《婆媳情》,有传播孝道的表演唱《百孝篇》,有协调亲家关系的《接亲家》等节目,还有传统戏,现代戏节目,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和喜爱。

*还购置了字幕机及字幕,剧种有蒲剧,眉户,道情,碗碗腔,表演唱,歌舞等,节目丰富多彩,演出水平逐年提高。

2、文曲星:群友们,群主助理严建设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既然都是戏曲爱好者就应该向严建设同志学习,下点功夫把优酷软件搞好,既是娱乐自己的生活,又是对社会做点贡献。望各有群友下点功夫,免费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3、轻工城票友会成立2013.年,会长王辉伟,风城乡西赵村人,年已六旬,经营服装多年,现在又在轻工城古玩市场装裱字画,擅长书法,铁杆票友。原为夕阳红艺术团团员,夕阳红停办时,接手组建了轻工城票友会,得到了轻工城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购置铜器乐器,音箱。由于王团长热爱戏曲演唱,待人热情,一视同仁,城区农村,票友戏迷,积极响应,人员众多,新绛,襄汾,也常参与,每周三每六,定期在轻工城演出,路西及周边农村戏迷观众反映良好。还经常下乡或到养老院慰问演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4、吴俊云,新绛人,在侯马居住十余年之久,起初在街上以骑三轮車接送客人为生,现在平阳小学门口,经营早点。十分爱好蒲剧演唱,看到紫金园开展戏曲活动,便放弃挣钱,三轮車停放一边,参加演唱入迷,经常活动在夕阳红艺术团,轻工城票友会,呈王公园等演出团体。

*李维亚自我介绍

南老师:

以下是我的个人简历:

1952年生于太原,父母亲带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因父亲工作调动,去过运城,洪洞,临汾,侯马等多地。

在侯马上三完校,在洪洞上中学,插队,东庄务农开拖拉机,七三年上中专农机校,毕业后分配在侯马农机公司,(柜台不高三尺三,为了人民做贡献)九个月后又调到农机局干事,五年后,1980年调到市委办干事,干了三年后,调到侯马市宾馆当书记,干了一百天,又调到市行政办主任(也就是机关事务局局长,兼书记)具体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机关的吃、喝、拉、撒、睡。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1996年又兼任侯马市政府秘书处副秘书长,协助市长副市长工作,在这期间,当过市烟火总指挥十七年,当过侯马社火领导组组长七年,成绩均为优秀,2002年又被调整到市园林局任局长兼书记,在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首家园林城市。在园林局干了五年五个月零五天。在2007年8月31日上午九时离岗,当年55岁。

在位期间和现在还当任着,侯马市委市政府机关红白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就现在每年还得付岀150天左右,为社会无偿服务。

从小至今我都从事过:

放羊,割草,喂牲口,赶车,看庄稼,开拖垃机耕地,跑运输,生产队当过队长,当过兽医,教过学,学过木匠,泥瓦工,电焊工,小时侯卖过菜。

业余爱好自已做二胡,学拉二胡,(不成形),打兰球(在村里,学校,市委市政府都是主力队员)在二千多人的学校里百米赛冠军,铁并冠军,在侯马市全市的歌咏比赛中荣获冠军(我当的指挥打拍子)

退休后自己办过礼义公司,当过戏曲协会名誉主席,(主要是跑退),现还当任着侯马市书协副主席,侯马市老年书协副主席,省级会员……。

南老师,胡想胡写不成题统,请你修正指正。

有什么需咨询的听你指令。麻烦打搅了。

票友介绍——2020-03-01

1、张玲秀,洪洞县人,72年在侯纺参加工作,后调入配件厂,农行,农商行金融高级管理工作多年。从小受老舅宋清河,艺名庚娃(著名蒲剧板胡演奏家)影响,酷爱蒲剧眉户,11岁考入临汾蒲剧团,家人阻止未入团。自幼学唱戏曲,跟着留声机,录音机,磁帶学唱,还喜欢京剧,豫剧,黄梅戏。到目前,会唱百余段各种戏种选段。退休后于2011年至今担任市戏协主席后,每年组织春晚,元宵节,消夏,彭真故居文旅节戏曲活动。经常举办戏曲下乡,进社区,进企业,慰问养老院等活动,为活跃我市戏曲文化贡献极大。

*公安局张世忠(赞南上虎,群)

南团长,不一般。天赋才,常历练。胸才略,装心间。古曹植,今南团。临场发,不简单。古为今,现实联。反应快,知识全。艺术高,才有胆。久闻名,未谋面。今听课,算有缘。牵线人,群主严。愿栏目,火朝天。全群友,乐其间。疫情期,窝家中。不出门,作贡献。

*严建设介绍曲沃碗腔剧团王梅

曲沃县碗碗腔名旦,王梅,曲沃县景明村人,年过七旬,仍然返聘回团,参加演出,我因从小喜欢看戏,家离曲沃县城较近,每年都去县城看碗碗腔,也在附近村庄看过。2006年,剧团恢复后,只要在家乡,每年都看,先后在席村,东韩村,浍移庄,太子滩看过十余场,曾两次走进剧团内部,参观采访。

*票友王天恩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