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趣 习惯 责任

 木香草堂 2020-02-28

兴趣  习惯  责任

王 炎

    在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普及,升学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如何让孩子自觉、自主的学习,是当前困扰家庭教育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家庭和教育都尽了很大的努力,树立了许多典范。应该说,那些成功的案例,可能会有一些积极作用,但对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意义不大,真正要使孩子能自觉、自主的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是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兴趣、责任等方面人手,使自主性学习成为孩子的良好习惯。

    为了让孩子学到字正腔圆的英语,请洋家教已成为今天不少城市父母的选择。Lweis是上海交大的美国留学生,因为出色的汉语,他不但被一些学校聘为外教,更有许多中国家庭请他做家教。Lweis教过几十个中国学生的最大的感受是:“教中国学生很难,因为他们的学习并非出于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使人奋发,鼓励人不断探索,成为激发人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从兴趣的发生原理可以看出,只有兴趣成为人的一种迫切愿望和需求,才会产生相应的作用。这就是说,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并根据孩子的特点正确加以引导。试想,一个对电脑有着浓厚兴趣的孩子,硬是让他坐在“奥数班”的教室内,带着这样的情绪能够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吗?

    上个世纪末,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法国巴黎,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间题进行研讨。会议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重要知识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老者却说:“我是在幼儿园。在这里我学会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谁也没有想到,在我们看起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就了

这位科学家最辉煌的事业。人们常说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培养好的习惯,即是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习惯是经过反复增长、反复训练养成的生活方式。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时,应十分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做作业时不看电视、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等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好习惯。

    从教育的角度看,兴趣与习惯在孩子自主性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要使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责任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常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今天的孩子学习无兴趣、不自觉;学习无章法,缺少刻苦钻研精神。这些现象,实际上是学习目的性不强,缺乏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家长们要经常告诉孩子,学习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事清,它与整个家庭、社会、国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会直接影响到很多人的未来。要使孩子明确自己的使命与义务,增强他们学习的内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践证明,孩子只有牢固树立了责任感,才会更加热爱生活,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根本上解决学习的自主、自觉性问题。

(来自《现代家长报》2005年第304期)

http://jtjy./files/20100427161247233.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