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长寒假每日提升练22

 锦诗BGMENG 2020-02-28

一、基础知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如________,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________。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冰冷的历史,它们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而《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________,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请来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演员,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比比皆是 盛极一时 脱颖而出 休戚相关

B.雨后春笋 风靡一时 红极一时 息息相关

C.比比皆是 风靡一时 红极一时 休戚相关

D.雨后春笋 盛极一时 脱颖而出 息息相关

[解析] “雨后春笋”,指新生事物大量出现。“比比皆是”,到处都是,非常常见。根据语境,应用“雨后春笋”,可排除A、C两项。“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极为流传盛行。“盛极一时”,在一段时间内特别兴盛、流行。二者为近义成语,均符合语境。“红极一时”,指在一段时间内受人追捧。“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示出来。“脱颖而出”使用对象为人,此处说的是《国家宝藏》,排除A、D两项。“休戚相关”,彼此间福祸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此处不涉及“祸福”,排除A、C两项。故选B。

[答案] B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B.“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

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D.“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创造”缺少宾语中心语。B项,最后一个分句宾语中心语残缺,前两句的主干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创造了全新模式”,第二句承前省略主语,但“是”后边缺宾语中心语。C项,介词残缺,导致“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成为主语,抽取主干后为: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全新模式,是“纪录式综艺”。主宾不搭配。

[答案] D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演员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

B.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

C.尘封于历史的文物被这些演员演“活”了

D.演员的表演把这些文物真正演“活”了

[解析] 该句的主语为《国家宝藏》,A项,把主语偷换为“演员”;C项,把主语偷换为“文物”;D项,本身有语病,搭配不当。

[答案] B

二、名句默写(6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作者直言“益州疲弊”,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________________”,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图存,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报效国家的愿望。

[答案]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宜妄自菲薄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语言运用(11分)

5.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写的一首七律诗,请依据律诗的要求将下列标有序号的四句诗分别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5分)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解析] 既然是律诗,则必然要符合律诗平仄、对仗的要求。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政出和谐方大同”一句,此句为颈联的下句,可据此确定上句。根据平仄相对、词性相同的要求,只有②可以作为颈联的上句。其次,颔联也应当符合上下句词性相同的要求。由①与③中“快意”对“寒霜”,“秋月”对“一旗”,“满”对“红”,可知①③词性相同,为颔联,又根据“仄起平收”的要求,可确定①为上句,③为下句。由此可确定顺序为④①③②。

[答案] ④①③②

6.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的示意图,请把下图的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要求将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而且不能超过75个字。组织答案时应先明确该题为“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然后讲处理的流程及要求。

[答案] 材料收集好后,需要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适切题目,而且要注重特色。材料选择好后,整合同类材料,并将材料中冗繁的部分删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